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阳彩臂金龟(如图所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有足和鞘翅。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它属于( )
A. 扁形动物 B. 环节动物 C. 节肢动物 D. 爬行动物
2.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和鹰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3. 我们的家乡东营市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带鱼、大黄鱼、银鲳等),每年的4月到7月是东营市的禁渔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带鱼属于脊椎动物,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在肺
B. 禁渔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护东营沿海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大黄鱼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体外受精,卵生
D. 适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很小,因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B. 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生殖方式为卵生
C. 环节动物的运动仅靠刚毛完成,身体呈圆筒形
D.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角质层,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 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动物 蝗虫 蛏 青蛙 蝙蝠
气体交换的部位 气门 鳃 肺和皮肤 肺
所属类群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A. A B. B C. C D. D
6. 明代《二如亭群芳谱》记载:“凡接梅花于杏树者,用劈枝法。三月取梅嫩枝长二寸许,削去半边皮,插入杏木裂口内。以麻缠紧,泥封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三月环境适宜,在此时操作梅枝成活率较高
B. 削半边皮的梅枝、杏木裂口均需露出形成层
C. 要确保接口处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D. 接口愈合后,梅枝上既可开梅花又可开杏花
7.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鹭就捕鱼吃。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B. 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 这种行为的出现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 D. 这种行为出现后,是能够遗传给后代个体的
8. 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①葫芦藓通过孢子萌发产生新个体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③无心插柳柳成荫④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⑤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⑥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9. 至今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因其附肢分节而得名 B. 血吸虫与猪肉绦虫、涡虫同属于两侧对称
C. 沙蚕是一种节肢动物,靠疣足辅助运动 D. 蜘蛛不属于昆虫,具有四对足,没有触角
10.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 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 夜晚一只狗狂吠,其他狗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起了信息交流的作用
D.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11.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之一,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B. 与转基因鼠的培育是一样的,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C. 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 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12. 军体拳进校园,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下列关于此项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扎马步——躯体下蹲过程中,膝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B. 出拳——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学会打军体拳这一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学习行为
D. 打好一套军体拳仅依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13. 下列成语或俗语及其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 狼狈为奸——生物间的合作关系
C.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D. 蜻蜓点水——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4. 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是基因,2是DNA B. 3是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 4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 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15. 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取材部位对某种月季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扦插属于无性生殖
B. 芽成活率低于嫩枝
C. 光照强度对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要小于芽
D. 此月季更适宜在半遮阴条件下用芽扦插繁殖
16. 如图是有关植物的四种繁殖方式,其中能获得无毒植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在花卉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造型像“棒棒糖”的月季,一根主干上长有很多枝条,不同枝条上开出了颜色、形状不同的花。培育这种月季时,采用的繁殖方法最可能是( )
A. 压条 B. 扦插 C. 嫁接 D. 种子繁殖
18. 鸟卵的结构特征是鸟类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鸟卵结构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 )
A. ④和⑥ B. ⑤和⑥ C. ②和⑦ D. ②和④
19. 某同学在家看电视,看到高兴之处则手舞足蹈,看到悲伤情节则会掩面流泪。下列与之相似的行为是(  )
A. 鹦鹉学舌、婴儿吮奶、猫捉老鼠
B. 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杯弓蛇影
C.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20. 如图是探究小鼠走迷宫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小鼠第一次走出迷宫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B. 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C.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走出迷宫的路线
D. 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出迷宫的时间可能会减少
21. 经实验测得衣藻DNA在细胞中分布如下: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中,1%在线粒体中,1%游离于细胞质中。这些数据说明( )
A. 衣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衣藻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 衣藻细胞质中的DNA含量为1%
D. 衣藻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22. 下列表示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23. 环节动物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飞跃,原因是(  )
A. 形成了大脑,神经组织更加集中
B. 身体的腹部出现了刚毛,可以起到保护体壁的作用
C. 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
D. 有了专门的运动器官—足,使运动更快捷
24.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珍稀动物朱鹮、大熊猫、扬子鳄的共同特征,符合的选项是( )
A. 体温恒定 B. 用肺呼吸 C. 胎生哺乳 D. 牙齿分化
25. 人类很懂得运用植物的生殖来繁殖植物,请问下列哪一项繁殖方法最容易产生变异,所以可以用来改良品种 ( )
A. 播种水稻收获种子 B. 蜜桃的嫁接 C. 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D. 椒草用叶繁殖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暑假里小明到农村爷爷家度假,在田间、池塘、草丛、庭院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请根据下图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相关问题:
(1)小明在树枝上看到了喜鹊并发现了不少鸟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喜鹊有许多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请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运动系统方面的结构特征(答一项即可)如__________,喜鹊体内有发达的__________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以满足飞行时消耗大量氧气的需求。喜鹊每年都会在选中的树上筑巢,这种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动物具有这种行为的意义是__________。从行为的目的来看,喜鹊筑巢属于__________。
(2)用手触摸B的身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比较硬,是因为在它的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__________,该结构导致蜕皮现象的出现,蜕皮的意义是__________。
(3)小明在帮爷爷锄草时发现了被翻到地面上的E,在观察E时小明不时地在它的体表滴1-2滴水,因为小明知道E要靠__________呼吸
(4)在池塘边小明看到了C,C还不是真正的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从生殖发育方面看,原因是__________,D属于__________动物。
(5)草丛中,小明发现蜗牛在地上缓慢的爬行,其爬行时依靠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蜗牛的壳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7. 某班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几种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蝗虫、涡虫、水螅、蚯蚓分为一类,鱼、青蛙、蜥蜴、鸟、黑帽悬猴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
(2)水螅是一种简单低等的水生动物,身体呈______对称,体表有许多刺细胞能帮助其捕食和御敌,它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3)鱼适于水生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___。鱼又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呢?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图中所示实验,实验现象说明从鱼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含量_____(填“增加”或“减少”)。
(4)2020年2月东非地区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十年未见。成千上万的鸭子被“部署”到中国的新疆边境,与蝗虫正面“作战”。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鸭子每天进食两次,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文中提到“蝗虫纷纷跳起”,那么蝗虫的运动器官分布在身体的[ ]______,蝗虫一生中有“蜕皮”现象这里的“皮”指的是_______。
28. 精彩纷呈的青少年机器人比赛让人目不暇接。受此启发,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能与人对打的“智能机器人”模型(如图一所示),图二是人体手臂的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示意图,图三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兴趣小组在设计该机器人的手臂时,图一中的轻质铝材相当于_____(填结构名称)。图二中所示骨骼肌的A端结构______应连接在_____(选填“B”或“C”)上,关节能灵活自如与图三中的[ ]_____及[ ] _____分泌的_____有关。
(2)当乒乓球飞来时,监控摄像头将信息传到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B模拟人体的_____(填该组肌肉具体名称)进行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在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A的配合下,“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屈肘,完成接球动作。
(3)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6周的跑台运动实验,研究影响大鼠股骨发育的因素,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12/min) 高强度运动组(20/min)
骨重量(g)(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最大负荷量(N)(骨硬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弹性挠度(mm)(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I.该实验探究了_____对大鼠股骨发育是否有影响,实验选取多只大小、生命活力相似的大鼠进行实验。请据表中所给信息写出实验结论:_____。
Ⅱ.骨骼肌修复有一定限度,为减少损伤发生,采取的科学运动方式有_____(多选,填字母)。
a.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b.运动中做好保护措施
c.长时间超负荷的运动 d.运动后做好拉伸放松
29. 如图草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物成分,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_____作用。
(2)图中的_____代表的是细菌和真菌。细菌细胞内没有_____,大部分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草原上的枯草会逐渐被细菌和真菌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在自然界起到_____的作用。
(4)过去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规模猎杀狼,随后野兔、草原鼠数量大增,与牛、羊争草,加速草场退化。事实说明动物在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
(5)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子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针”,人们在这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_______。
30. 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M表示三种生物发育过程的共同特点,都属于_____。
(2)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丙和图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图丁代表_____。图丙中鸟卵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该结构与_____(填序号)共同组成完整的卵细胞。
(4)对比图甲、乙、丙、丁所示的生殖方式,只有图戊属于_____生殖。该方式成活的关键是________。
(5)下列生物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有______(填字母)。
A. 草莓利用茎进行繁殖 B. 细菌分裂
C. 试管婴儿 D. 桃树开花结果
31. 微塑料系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____组成。
(2)鲸体毛退化,俗称“鲸鱼”,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原因是____。
(3)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____。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至少两条)____。
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或者胸肌发达 ②. 气囊 ③. 先天性行为 ④. 动物适应环境 ⑤. 繁殖行为
(2) ①. 外骨骼 ②. 有利于B的发育和长大
(3)湿润体壁 (4) ①. 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生殖和发育没有摆脱对水的依赖 ②. 两栖
(5) ①. 足 ②. 外套膜
【27题答案】
【答案】(1)体内有无脊柱
(2) ①. 辐射 ②. 有口无肛门
(3) ①. 鳃、鳍 ②. 增加
(4) ①. Ⅱ胸部 ②. 外骨骼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骨 ②. 肌腱 ③. C ④. 5关节软骨 ⑤. 2关节囊 ⑥. 滑液
(2) ①. 肱二头肌 ②. 收缩
(3) ①. 运动强度 ②. 低强度的运动能促进股骨发育 ③. abd
【29题答案】
【答案】(1)光合 (2) ① 甲 ②. 叶绿体
(3)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维持生态平衡 (5)传播种子
【30题答案】
【答案】(1)变态发育
(2)D→A→C (3) ①. 胎生 ②. 5胚盘 ③. 6、8
(4) ①. 无性 ②. 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5)AB
【31题答案】
【答案】(1)相似的体节
(2)胎生、哺乳 (3) ①.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②. 两组小鼠饲喂的饲料中所含微塑料M的浓度不同,微塑料浓度越高,对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越大(合理即可)
(4)不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垃圾;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