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领军班、实验班、创新班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烧制陶瓷 C. 东汉炼钢 D. 淘沙取金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A. Na2CO3·10H2O、Na2CO3 B. 盐酸、液氧
C. 石油、氨水(氨气水溶液) D. 干冰、碘酒
3.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酸:HCl、 B. 酸性氧化物:、
C. 盐:NaClO、 D. 碱性氧化物:CaO、
4.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 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B. 氧气和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 熔融的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6.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KClO3 Na2O NO
B Ca(OH)2 SO2 CaCO3 Fe2O3 CO2
C KOH HClO NaHSO4 CaO SO3
D NaOH HNO3 CuCl2 Na2O2 CO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各选项不能满足如图一系列关系的选项是
A. 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 X为二氧化碳、Y为碳酸钠、Z为碳酸氢钠
C. X为碳酸钙、Y为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 X为氢氧化钠、Y为氯化钠、Z为碳酸钠
8. X、Y、Z各代表一种物质,若,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A. 盐和碱的反应
B. 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反应
C. 酸与碱的反应
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9. 如图是小红学习“常见的碱”课题后,总结出的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B. ②中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C. ③中与硝酸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D. ④可解释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质
10.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B. 将Fe(OH)3胶体过滤,在滤纸上析出Fe(OH)3固体
C.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D.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Fe(OH)3胶体
11. 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A. H+和 B. 和 C. 和H+ D. Na+、和H+
12. 某无色溶液可能是强酸性也可能是强碱性,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H+、Na+、MnO、NO B. Na+、CO、Ca2+、Cl-
C. K+、Na+、Cl-、SO D. K+、Cl-、Ba2+、HCO
13.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是
A. 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
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
C. 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SO、Cl-
D. 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a2+、K+、HCO、NO
14. 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 ①③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15.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Na+2H2O=2NaOH+H2↑ B. CH4+2O2CO2+2H2O
C. 2KClO32KCl+3O2↑ D. CaCO3+2HCl=CaCl2+H2O+CO2↑
16. 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中,还原剂是
A. Li B. SOCl2 C. Li和SOCl2 D. SO2
17. 某班同学分组进行向一定体积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实验,并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可以用NaOH代替Ba(OH)2也能得到该曲线
B. 该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H++SO+Ba2++OH-=BaSO4↓+H2O
C. a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接近为0,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D. 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稀硫酸过量的原因
1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3Cu2++2Fe=2Fe3++3Cu
B.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MgSO4+2OH-=Mg(OH)2↓+SO
C. 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Cu(OH)2+2H+=Cu2++2H2O
D. 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2OH-+CO2=CO+H2O
19. 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 Mg变成MgO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在该反应中被还原
B. KMnO4受热分解,锰元素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锰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 CuSO4+2NaOH=Cu(OH)2↓+Na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2H2O2H2↑+O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液氨是非电解质
②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
④H+ + OH- = H2O可以表示所有的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
⑤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不导电
⑥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二、非选择题:
21. 已知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⑩晶体,请回答:
(1)属于盐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4)将⑩晶体溶于水,滴加溶液,出现___________色沉淀,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2.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碳酸氢钠溶液与稀H2SO4反应:___________。
②氧化铝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
③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
①3Cu+8HNO3=3Cu(NO3)2+2NO↑+4H2O:___________。
②SO2+Cl2+2H2O=H2SO4+2HCl:___________。
23.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
(2)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到_____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___________,可判断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他据此认为: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CaCl2.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
(4)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___________Cl-。(填“>”“<”或“=”)
②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__________有关。
24. 通过如图完成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实验步骤】
①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把盛有 CuSO4溶液和 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
(1)图中盛有饱和FeCl3溶液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Fe(OH)3胶体___________(“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请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2中能观察到现象为 ___________,胶体产生的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改为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领军班、实验班、创新班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⑦⑨⑩ ②. ⑤
(2) ①. ④⑥ ②. ②
(3) ①. ①③ ②. ②④
(4) ①. 蓝 ②.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Al2O3+6H+=2Al3++3H2O ③. CH3COOH+OH-=H2O+CH3COO-
(2) ①. ②.
【23题答案】
【答案】(1)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解变为黄色
(2)溶液变浑浊 (3) ①. 氢氧化钙消失了 ②. 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使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
(4) ①. > ②. 离子的浓度
【24题答案】
【答案】(1)胶头滴管
(2) ①. 不能 ②. Fe3++3H2OFe(OH)3(胶体)+3H+
(3) ①. Fe(OH)3胶体内部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②. 丁达尔效应 ③.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4) ①. 红褐色沉淀 ②. Fe3++3OH-=Fe(OH)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