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原卷版+解析版)-【好题精选】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4 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原卷版+解析版)-【好题精选】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世界古代史·选择题
考点01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1.(2024·重庆B卷)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B.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及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带到他所征服的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项正确;题干内容描述的是亚历山大东征所带来的影响,与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无关,排除A项;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无法直接表明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排除B项;题干中并没有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叙述,且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是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重庆B卷)帕特农意为贞女,指雅典娜女神,她是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帕特农神庙极为宏伟隆重,在细部安置和工程质量上皆精益求精,艺术设计尤为巧妙,神庙的雕刻被人们誉为“虽出自人工之手,却具有神奇永恒的生命”。这反映出( )
A.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B.雅典民主政治受到神权冲击
C.古希腊的艺术成就十分辉煌 D.帕特农神庙至今仍保存完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帕特农意为贞女,指雅典娜女神,她是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帕特农神庙极为宏伟隆重,在细部安置和工程质量上皆精益求精,艺术设计尤为巧妙,神庙的雕刻被人们誉为‘虽出自人工之手,却具有神奇永恒的生命’。”和所学知识可知,帕特农神庙反应出古希腊的艺术成就十分辉煌,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C项正确;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雅典民主政治受到神权冲击,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1687年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作战时,神庙遭到破坏,19世纪下半叶,曾对神庙进行过部分修复,已无法恢复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重庆B卷)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传承性 B.多元性 C.交互性 D.同一性
【答案】B
【解析】图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文明成就。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因此图片体现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B项正确;三幅图不存在传承性,排除A项;古代文明基本处于孤立状态,不是交互性,排除C项;三者文明不具有同一性,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重庆A卷)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C.司母戊鼎 D.帕特农神庙
【答案】B
【解析】根据“古巴比伦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司母戊鼎是古中国文明,排除C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5·重庆一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其是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由此说明该法典( )
A.反映人类法制源远流长 B.证明了商品经济活跃
C.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D.具有公平正义的特征
【答案】C
【解析】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不能反映人类法制源远流长,与题干主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奴隶的惩罚,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5·重庆一模)古代埃及以河流为中心,水利灌溉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有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而形成的自然灌溉,又有修建堤坝、开凿河渠的人工灌溉。由此可知( )
A.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埃及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农耕经济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古代埃及以河流为中心,水利灌溉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有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而形成的自然灌溉,又有修建堤坝、开凿河渠的人工灌溉”可知,水利灌溉对古代埃及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这直接体现了地理环境影响了古埃及文明发展,C项正确;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但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主旨反映了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没有体现“埃及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发展”,排除B项;题干中有水利灌溉,并不能说明农耕经济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5·重庆二模)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揭示了历史本质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
B.《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C.种姓制度之下的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D.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契约性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揭示了历史本质的是”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经济利益,揭示了法律背后的阶级属性这一历史本质,即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 只是在陈述法典在内容方面呈现出的表象,没有深入到法典的本质层面,比如其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等本质属性,排除A项;“种姓制度之下的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仅仅是在描述种姓制度下不同等级之间外在的等级差异表现,没有触及到种姓制度这种社会等级划分背后的政治、经济根源等本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契约性” 是在阐述封君封臣关系在形式上的一个特征,没有深入到这种关系背后的经济基础(如封建庄园经济等)以及其对封建统治秩序构建等本质层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5·重庆二模)下图是北周时期传入中国的“鎏金银壶”,出土于宁夏固原市。经考证,这件器物的制造地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是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制品。壶身图像表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由此可知北周时期( )
A.手工业技艺水平的高超 B.固原是中西交流的中心
C.欧亚大陆存在文化交流 D.海陆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北周时期传入中国的‘鎏金银壶’,出土于宁夏固原市。经考证,这件器物的制造地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是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制品。壶身图像表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可知,该银壶具有希腊、罗马风格,且经考证产自中亚巴克特里亚地区。北周时期该器物已传入中国,说明当时经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中西之间不仅有商贸往来,更有跨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器物的来源和风格特点,而非手工业技艺水平,排除A项;虽然固原出土了这件器物,但题干并未提供足够的信息证明固原是中西交流的中心,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器物的来源和风格特点,并未提及海陆丝绸之路的交通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5·重庆一模)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学习笔记,由此推测他们可能在学习( )
文明古国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中国 分封制 青铜器 甲骨文
古代罗马 《十二铜表法》 罗马大竞技场
A.文明交流推动制度趋同 B.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
C.早期文明呈现出多样性 D.法制建设规范社会行为
【答案】C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古代埃及有金字塔、象形文字;古代中国有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古代罗马有《十二铜表法》、罗马大竞技场。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文明成果,体现了早期文明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中仅列举了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各自的文明成就,未体现文明之间的交流以及制度趋同相关内容,排除A项;笔记里没有涉及地理环境相关信息,没有阐述地理环境对这些文明成就产生的影响,无法得出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这一结论,排除B项;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中,金字塔、象形文字、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并非主要体现法制建设,只有古代罗马《十二铜表法》涉及法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5·重庆一模)张老师组织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班级群推送了资源包(见下表),如果为该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地区 内容
非洲 金字塔的建造;象形文字的出现;太阳历的制定
欧洲 雅典的民主政治;《十二铜表法》的诞生;《荷马史诗》的形成
南亚 佛教的创立;阿拉伯数字的起源;种姓制度的建立
东亚 分封制的推行;青铜器的铸造;诸侯争霸
欧亚文明的演进 B.中古文明的璀璨
C.上古文明的多元 D.亚洲文明的领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题意可知列举的内容均为古代文明成就,时间集中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后,属于上古时期(原始社会至公元5世纪左右),各地区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雅典民主、佛教、分封制等)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展现了上古时期人类文明的多样性,C项正确;“欧亚文明”未涵盖非洲,且未突出“多元性”,排除A项;中古指5-15世纪的中世纪,排除B项;“亚洲领先”片面,忽视了非洲和欧洲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5·重庆一模)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爆发。当时希腊世界是分裂的,要培养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无法用“保卫祖国”这样的口号,于是一种说法就出现了:希腊是自由的,波斯帝国则代表强权。“东方专制主义”由此出现,逐渐成为无须思考的意识形态、一种不言自明的“信念”。这说明( )
A.“希腊自由”为希腊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持
B.西方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东方专制主义”根植于久远的历史叙述
D.希腊对民主制度的认同
【答案】C
【解析】材根题干信息“‘东方专制主义’由此出现,逐渐成为无须思考的意识形态、一种不言自明的‘信念’”可知,强调“东方专制主义”的观念产生于希波战争时,且在战争胜利以后延续下来,成为西方矮化东方的一种话语形式,因此“东方专制主义”根植于久远的历史叙述说法符合题意,C项正确;题干主旨是强调“东方专制主义”根植于久远的历史叙述,与“希腊自由”为希腊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持无关,排除A项;西方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在近代,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希腊的斯巴达并不认同民主政治,因此希腊对民主制度的认同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12.(2025.重庆)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将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区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国家相毗邻。这一局面有利于( )
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罗马法典的编撰 C.伊斯兰教的产生 D.创造0到9计数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阿拉伯帝国······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国家相毗邻”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且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国家相邻。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文明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下,会通过贸易往来、人员交流、文化传播等方式相互接触、相互影响 ,进而促进多元文明的交融,排除A项;罗马法典编撰是古罗马时期的法律文化成果,主要是古罗马自身法律发展、完善的体现,和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及与其他文明相邻的局面无关,排除B项;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是在阿拉伯半岛特定的历史、宗教、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并非因为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及与其他文明相邻的局面才产生,排除C项;0到9计数法(阿拉伯数字相关计数法等 )是古印度人创造的,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不是阿拉伯帝国这种跨区域局面直接创造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3·重庆A卷)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市场上拥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非洲各地的商品,说明阿拉伯帝国与海外市场联系加强,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信息,得不出疆域辽阔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人口分布情况,得不出人口密集的结论,排除C项;港口众多在材料没有体现,只是强调贸易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2·重庆B卷)下图为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国家兴起于两河流域
B.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扼守红海交通要冲
C.8世纪中期,地中海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湖
D.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D项正确;两河流域产生古巴比伦王国,排除A项;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底格里斯河的码头,沟通世界贸易起重要作用,排除B项;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横跨亚非欧,地中海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2·重庆A卷)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都进行了侵略扩张、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就实行封建专制,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6.(2025·重庆一模)初三某同学收集了以下表格内容,从中可以得到的共同点是( )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罗马共和国 拜占庭帝国
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获释奴未立遗嘱而死亡时,如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归恩主所有。 保留了奴隶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人的冒犯。
A.都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B.都没有改善奴隶的处境
C.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都体现了公正平等的法律精神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十二铜表法》中“获释奴未立遗嘱而死亡时,如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归恩主所有”,《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奴隶法,据此可知,三者都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中保留了奴隶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人的冒犯,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处境,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中“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十二铜表法》中“获释奴未立遗嘱而死亡时,如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归恩主所有”,《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奴隶法,这些都体现了阶级压迫,未体现公正平等的法律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世界古代史·选择题
考点01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1.(2024·重庆B卷)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B.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
2.(2023·重庆B卷)帕特农意为贞女,指雅典娜女神,她是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帕特农神庙极为宏伟隆重,在细部安置和工程质量上皆精益求精,艺术设计尤为巧妙,神庙的雕刻被人们誉为“虽出自人工之手,却具有神奇永恒的生命”。这反映出( )
A.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B.雅典民主政治受到神权冲击
C.古希腊的艺术成就十分辉煌 D.帕特农神庙至今仍保存完好
3.(2022·重庆B卷)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传承性 B.多元性 C.交互性 D.同一性
4.(2022·重庆A卷)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C.司母戊鼎 D.帕特农神庙
5.(2025·重庆一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其是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由此说明该法典( )
A.反映人类法制源远流长 B.证明了商品经济活跃
C.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D.具有公平正义的特征
6.(2025·重庆一模)古代埃及以河流为中心,水利灌溉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有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而形成的自然灌溉,又有修建堤坝、开凿河渠的人工灌溉。由此可知( )
A.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埃及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农耕经济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7.(2025·重庆二模)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揭示了历史本质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
B.《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C.种姓制度之下的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D.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契约性
8.(2025·重庆二模)下图是北周时期传入中国的“鎏金银壶”,出土于宁夏固原市。经考证,这件器物的制造地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是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制品。壶身图像表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由此可知北周时期( )
A.手工业技艺水平的高超 B.固原是中西交流的中心
C.欧亚大陆存在文化交流 D.海陆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9.(2025·重庆一模)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学习笔记,由此推测他们可能在学习( )
文明古国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中国 分封制 青铜器 甲骨文
古代罗马 《十二铜表法》 罗马大竞技场
A.文明交流推动制度趋同 B.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
C.早期文明呈现出多样性 D.法制建设规范社会行为
10.(2025·重庆一模)张老师组织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班级群推送了资源包(见下表),如果为该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地区 内容
非洲 金字塔的建造;象形文字的出现;太阳历的制定
欧洲 雅典的民主政治;《十二铜表法》的诞生;《荷马史诗》的形成
南亚 佛教的创立;阿拉伯数字的起源;种姓制度的建立
东亚 分封制的推行;青铜器的铸造;诸侯争霸
欧亚文明的演进 B.中古文明的璀璨
C.上古文明的多元 D.亚洲文明的领先
11.(2025·重庆一模)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爆发。当时希腊世界是分裂的,要培养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无法用“保卫祖国”这样的口号,于是一种说法就出现了:希腊是自由的,波斯帝国则代表强权。“东方专制主义”由此出现,逐渐成为无须思考的意识形态、一种不言自明的“信念”。这说明( )
A.“希腊自由”为希腊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持
B.西方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东方专制主义”根植于久远的历史叙述
D.希腊对民主制度的认同
考点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12.(2025.重庆)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将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区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国家相毗邻。这一局面有利于( )
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罗马法典的编撰 C.伊斯兰教的产生 D.创造0到9计数法
13.(2023·重庆A卷)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
14.(2022·重庆B卷)下图为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国家兴起于两河流域
B.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扼守红海交通要冲
C.8世纪中期,地中海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湖
D.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
15.(2022·重庆A卷)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16.(2025·重庆一模)初三某同学收集了以下表格内容,从中可以得到的共同点是( )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 罗马共和国 拜占庭帝国
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获释奴未立遗嘱而死亡时,如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归恩主所有。 保留了奴隶法,但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对他人的冒犯。
A.都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B.都没有改善奴隶的处境
C.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都体现了公正平等的法律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