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5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考点01 走向近代1.(2025·重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A.大学的兴起 B.殖民争霸战争 C.探寻新航路 D.资产阶级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历史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租地农场的出现和手工工厂的发展,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随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厂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因此,欧洲冒险家开始探寻新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各州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殖民者开始海外殖民掠夺,有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综上所述,①处应填入的是探寻新航路,C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国家开启了海外殖民扩张,在早起殖民扩张过程中,殖民争霸战争不断,排除B项;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出现了早起的殖民掠夺,以上事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2024·重庆A卷)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欧洲逐步走向近代社会。请回答2-3题。2.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纺织、制陶、制玻璃以及冶金方面的实用技术。这一现象(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关系 B.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C.导致了欧洲城市的衰落 D.推动了西欧大学的兴起3.16、17世纪,在西欧各大城市,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如1657年瑞典建立国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汇兑业务,发布市场信息以及与商贸有关的政治新闻。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发展 B.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C.《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建立【答案】1.B 2.A【解析】1.根据材料“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纺织、制陶、制玻璃以及冶金方面的实用技术”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对匠人以及实用工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说明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发挥了人的价值,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农村土地关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这一现象对欧洲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旨在强调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的作用,未体现对西欧大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2.根据材料“16、17世纪,在西欧各大城市,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汇兑业务,发布市场信息以及与商贸有关的政治新闻”联系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西班牙与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探险,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属于19世纪,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属于政治制度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重庆A卷)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答案】D【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流行,雕塑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从“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到“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雕塑的使用范围的确扩大了,不再仅仅作装饰用,更是让人欣赏,但这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AC两项;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宗教压迫,但宗教并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排除B项。故选D项。5.(2022·重庆A卷)下边两幅作品分别出自重庆大足宝顶山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其相同之处是( )养鸡女 《蒙娜丽莎》A.体现妇女地位提高 B.展示精湛雕刻技艺C.源于本土宗教题材 D.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答案】D【解析】养鸡女体现出农村现实生活,《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D项正确;两幅图并不能够体现出妇女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蒙娜丽莎》不是雕刻画,排除B项;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养鸡女体现的不是道教,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重庆A卷)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道,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C.引发了殖民掠夺 D.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可得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A项正确;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排除B项;引发了殖民掠夺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7.(2021·重庆B卷)2019年10月24日,某位文艺复兴巨匠逝世500周年纪念展在法国卢浮宫拉开帷幕,因为担心参观人数过多,主办方并没有展出其重要作品《蒙娜丽莎》。这位巨匠是( )A.但丁 B.米开朗琪罗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达 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故C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排除A;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有《大卫》等,排除B;《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排除D。故选C。8.(2021·重庆A卷)2021年3月,意大利各地举行了纪念某位著名人物逝世700周年的系列活动。其中有演员在线朗诵了其代表作品《神曲》片段。这位人物是(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故A正确;薄伽丘的作品是《十日谈》,彼特拉克的作品是《歌集》,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哈姆雷特》等,故BCD错误。9.(2021·重庆B卷)1500年到1800年间的几个世纪,刮起了以玉米、马铃薯、马等动植物为代表的洲际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交流之风开始出现的前提是( )A.垦殖运动的出现 B.新航路的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工业革命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将玉米、马铃薯、马等动植物带到欧洲,之后迅速传到全世界,这种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惊人的变化,这一交流之风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ACD与物种交换没有关系,排除。10.(2025·重庆二模)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这一变化( )A.突出美洲文明优于欧洲文明 B.更加肯定哥伦布的历史功绩C.强调了欧美文明的平等交流 D.批判哥伦布带来的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提法把美洲纳入欧洲文明,是欧洲中心论且忽视殖民侵略;拉美学者改称,是认识到哥伦布航行开启欧洲对美洲殖民,带来灾难,批判殖民扩张,D项正确;“两个文明汇合” 并非突出美洲文明优于欧洲文明,而是强调不同文明相遇,排除A项;改称体现对传统 “哥伦布发现美洲” 提法中欧洲中心论的反思,不是肯定哥伦布功绩,排除B项;本质是批判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殖民扩张,并非强调平等交流(实际是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不是平等 ),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5·重庆三模)从15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的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欧的宗教肖像画中,游戏不再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学习要与游戏和必要的锻炼交替进行,儿童才能达到智力敏捷。这一现象( )A.体现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反映出教育的人文化倾向C.得益于社会的阶级平等 D.旨在弘扬古希腊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游戏不再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学习要与游戏和必要的锻炼交替进行,儿童才能达到智力敏捷”的信息,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知识可知,15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游戏被正名、教育与游戏结合,体现了对儿童天性和个体发展的关注,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维多利诺是人文主义教育家,其理念代表教育的人文化转向,B项正确;游戏场景的出现和维多利诺的教育理念更多是人文主义的表现,而非教会权威的直接体现,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阶级问题,且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变革主要由人文主义推动,阶级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未直接提到“古希腊”,且现象的核心是“人文化”而非单纯复古,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5·重庆二模)下表为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在1600-1609年、1640-1649年期间毛纺布年均产量(单位:匹),表格中的变化主要源于( )时间(年) 威尼斯 佛罗伦萨1600-1609 22430 150001640-1649 11450 3000A.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C.奥斯曼帝国阻挠贸易 D.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在1600-1609年、1640-1649年期间毛纺布年均产量急剧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在新航路开辟后有所衰落,D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与“1600-1609年、1640-1649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文化运动,与“1600-1609年、1640-1649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阻滞的是东西贸易商路,与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毛纺布年均产量急剧下降联系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5·重庆一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地理上的发现指新航路开辟和发现新大陆B.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扩大和商品种类增加C.欧洲国家为获取亚洲、美洲资源展开了殖民扩张D.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未能改变封建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题意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商品种类增加、欧洲殖民扩张,这些因素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过渡,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结合所学知识,地理上的发现指新航路开辟和发现新大陆,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分析可知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扩大和商品种类增加,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分析可知欧洲国家为获取亚洲、美洲资源展开了殖民扩张,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5·重庆一模)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所学,以下思维导图①处填写最恰当的是( )A.租地农场的建立 B.手工工场的兴起C.早期的殖民掠夺 D.资本主义的萌芽【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教会的束缚,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自由,于是发起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根源。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典型事件,因此,①处填写最恰当的是资本主义的萌芽,D项正确;租地农场的建立和手工工场的兴起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排除AB项;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早期殖民掠夺开始于15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02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5.(2023·重庆B卷)理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序示意图,其中“光荣革命”应该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做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所以其中“光荣革命”应该位于图中的④,D项正确;①位于1640年之后,结合所学知识,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排除A项;②、③位于1649年至1660年之间,这一时期为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时期,排除BC项。故选D项。16.(2021·重庆A卷)某法律文件的问世与颁布,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史上起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它“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效仿。该法律文件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答案】D【解析】《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它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限制王权的主要文件之一,排除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排除B;19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的文告,排除C。故选D。17.(2025·重庆二模)如图是法国某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其中F1最有可能的是( )A.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 B.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C.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时间是1799-1815年,此为拿破仑执政(1799年雾月政变后开始掌权,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阶段。《拿破仑法典》颁布于 1804年,是拿破仑巩固统治、推动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举措,能成为法国这一阶段发展的动力(F ),D项正确;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是1789年,属于法国大革命开端,不在此时间段,排除A项;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是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事件,不符合1799-1815年,排除B项;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是1789年,属于法国大革命早期,排除C项。故选D项。18.(2025·重庆一模)下表反映出英国的民主进程( )英国法律文献(部分)时间 文件 成果1215年 《大宪章》 确立“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28年 《权利请愿书》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款1689年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1701年 《王位继承法》 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定,而非君主本人A.以立法形式确立民主共和制 B.资产阶级始终是主要推动力量C.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国王的权力逐渐受到更多制约【答案】D【解析】据材料“确立‘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原则”“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款”“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定,而非君主本人”可知,从《大宪章》确立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原则,到《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征税借款权,再到《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废除法律权力,以及《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由议会决定,一系列法律文献使国王的权力逐渐受到更多制约 ,D项正确;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并非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1215 年《大宪章》主要是封建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此时资产阶级尚未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排除B项;表格主要呈现的是英国法律文献对王权的限制,未直接体现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 ,排除C项。故选D项。19.(2025·重庆一模)1176年,英王亨利二世颁布《北安普顿敕令》,将全国划分为六个巡回区,每个巡回区配三名巡回法官。巡回法官在地方审判时采取陪审制度,案件的审理更加公正,于是原本由地方公共法院或封建法院审理的案件转移到国王法院。这表明英国( )A.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B.司法逐渐走向统一C.司法正义得到保障 D.英美法系逐渐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王划分巡回区并派巡回法官,原本由地方公共法院或封建法院审理的案件转移到国王法院,这使得原本分散的司法权逐渐向国王法院集中,体现了英国司法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中虽然英王通过颁布敕令调整司法体系,但目的是让案件审理更公正,且通过巡回法官和陪审制度来进行,并非将权力完全集中于国王一人,不能说明英国成为专制王权国家,排除A项;虽然材料提到巡回法官审判采取陪审制度使案件审理更加公正,但仅从这一点不能绝对地说司法正义就得到了保障,排除C项;材料仅仅讲述了 1176 年英国在司法审判方面的一次调整,远远不足以说明英美法系逐渐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03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0.(2023·重庆A卷)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解读思维导图可知,南北战争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是北方资本主义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由此可知,南北战争的本质是要调整生产关系,废除种植园经济中的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B项正确;奴隶制存废本质是要调整生产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更新行业比重,排除A项;美国的国家性质并没有因为南北战争而改变,排除C项;美国已经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21.(2023·重庆B卷)下图所示漫画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A.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B.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C.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D.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1865年发生在美国的事件是美国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所以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D项正确;美国内战是美国南方军队与北方军队进行的内战,与英国殖民者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排除B项;材料中南北双方最终握手,没有体现示威,排除C项。故选D项。22.(2022·重庆B卷)斯塔夫里阿诺斯(美)认为:“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着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A.有利因素 B.发展过程 C.具体内容 D.重要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中分析日本曾经有过学习中国文化的传统,因此在近代学习西方时候阻力较少。这里显然是分析明治维新实行的有利因素,A项正确;材料不是分析明治维新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和地位,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23.(2025·重庆三模)时势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和趋向,在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社会风貌常随之改变。以下关于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图一 彼得一世时期强迫行人剪胡子 图二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A.都体现了本国封建势力的主动革新 B.借助习俗改革推动社会近代化进程C.促使本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 D.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社会性质的改变【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图一彼得一世时期强迫行人剪胡子”“ 图二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信息和所学可知,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中实行强制剪胡子等西化政策,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君主主动推动的近代化改革;中国剪辫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破除封建旧俗的标志,推动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所以两者均是以习俗改革作为推动近代化的手段, B项正确;辛亥革命剪辫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行为,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能够建立起本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辛亥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也未能巩固,排除C项;两者均未实现社会性质的彻底改变,俄国仍是封建农奴制,中国仍然陷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排除D项。故选B项。24.(2025·重庆二模)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A.《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D.日本倒幕派发动政变【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涵盖了多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如美国南北战争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明治维新让日本实现资本主义化等,是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多个历史事件呈现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属于历史现象,B项正确;《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和约,主要规定了德国的领土、军事、赔款等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青年学生发起示威游行,随后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它是一个特定时间、地点发生的具有明确起因和过程的事件,排除C项;日本倒幕派发动政变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是日本明治维新前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的行动,是一个单独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不具备历史现象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25.(2025·重庆一模)小勇同学学习历史时,梳理出了以下表格内容,下列结论最符合表格主旨的是( )事件 解读美国独立战争 1773年,一些波士顿市民登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把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热情。法国大革命 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了。美国南北战争 1862年,林肯领导政府调动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建立巴黎公社 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A.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B.历史进程具有很大偶然性C.不同国家历史发展路径是类似的 D.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一些波士顿市民登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把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热情”“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林肯领导政府调动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可知,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建立巴黎公社等的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力量,为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总之,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发展,D项正确;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实现,偶然性受必然性制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历史进程的偶然性,排除B项;不同国家历史发展路径是类似的,不是题干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0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26.(2024·重庆B卷)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叙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C.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后研制出无烟炸药D.1937年8月至9月,民生公司将数万名川军运送出川对日作战【答案】B【解析】根据提干“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客观叙述。ACD项均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27.(2024·重庆A卷)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近代科技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C.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解放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乔治·华盛顿、玻利瓦尔、孙中山、甘地”和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甘地领导印度人民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抵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民族解放运动,D项正确;近代科技的发展涉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生物进化论等,排除A项;社会主义运动主要涉及十月革命等,排除B项;文学艺术的发展主要涉及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排除C项。故选D项。28.(2023·重庆A卷)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的是( )A.重庆发现了多座石阙,其中在忠县有三座B.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C.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被刺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D.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八路军办事处分迁到红岩嘴13号和曾家岩50号两处【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要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史事的时间和空间需要表述完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符合题意,B项正确;AD项都是缺失史事的时间,C项缺失史事的空间,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9.(2021·重庆B卷)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A.秦始皇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五四运动的爆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历史现象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指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故选B;A是历史人物,排除;CD是历史事件,排除。考点05 近代科学文化无30.(2025·重庆二模)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2位文学巨匠的作品都( )A.大力宣扬了道德上的“博爱” B.抨击了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 D.找到了人类解放的正确途径【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故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C项正确;两部作品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没有体现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排除A项;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病,不是封建专制,巴尔扎克作品再现的是法国社会,排除B项;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途径与题干作家作品反映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1.(2025·重庆一模)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认为:“如果说理性是一个严厉的男监工,迫使人们压抑自己的感觉和欲望,那么艺术是鼓舞人心的女主人,唤醒人们的情感并指导它们依据道德行事。”据此可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 )A.突显了对理性的批判 B.重视艺术对公民的教化功能C.满足了社会转型需要 D.寻求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均衡【答案】B【解析】据材料“艺术是鼓舞人心的女主人,唤醒人们的情感并指导它们依据道德行事”可知,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看来,艺术具有形而上学的地位,是公民教育的工具和政治变迁的关键,很重视其对公民的教化功能,B项正确;材料并未侧重对理性的批判而是强调艺术的作用,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其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C项;“寻求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5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考点01 走向近代1.(2025·重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A.大学的兴起 B.殖民争霸战争 C.探寻新航路 D.资产阶级革命(2024·重庆A卷)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欧洲逐步走向近代社会。请回答2-3题。2.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纺织、制陶、制玻璃以及冶金方面的实用技术。这一现象(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关系 B.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C.导致了欧洲城市的衰落 D.推动了西欧大学的兴起3.16、17世纪,在西欧各大城市,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如1657年瑞典建立国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汇兑业务,发布市场信息以及与商贸有关的政治新闻。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发展 B.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C.《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建立4.(2023·重庆A卷)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5.(2022·重庆A卷)下边两幅作品分别出自重庆大足宝顶山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其相同之处是( )养鸡女 《蒙娜丽莎》A.体现妇女地位提高 B.展示精湛雕刻技艺C.源于本土宗教题材 D.反映人们现实生活6.(2022·重庆A卷)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道,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C.引发了殖民掠夺 D.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7.(2021·重庆B卷)2019年10月24日,某位文艺复兴巨匠逝世500周年纪念展在法国卢浮宫拉开帷幕,因为担心参观人数过多,主办方并没有展出其重要作品《蒙娜丽莎》。这位巨匠是( )A.但丁 B.米开朗琪罗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8.(2021·重庆A卷)2021年3月,意大利各地举行了纪念某位著名人物逝世700周年的系列活动。其中有演员在线朗诵了其代表作品《神曲》片段。这位人物是(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9.(2021·重庆B卷)1500年到1800年间的几个世纪,刮起了以玉米、马铃薯、马等动植物为代表的洲际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交流之风开始出现的前提是( )A.垦殖运动的出现 B.新航路的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工业革命兴起10.(2025·重庆二模)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这一变化( )A.突出美洲文明优于欧洲文明 B.更加肯定哥伦布的历史功绩C.强调了欧美文明的平等交流 D.批判哥伦布带来的殖民扩张11.(2025·重庆三模)从15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的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欧的宗教肖像画中,游戏不再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学习要与游戏和必要的锻炼交替进行,儿童才能达到智力敏捷。这一现象( )A.体现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反映出教育的人文化倾向C.得益于社会的阶级平等 D.旨在弘扬古希腊民主政治12.(2025·重庆二模)下表为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在1600-1609年、1640-1649年期间毛纺布年均产量(单位:匹),表格中的变化主要源于( )时间(年) 威尼斯 佛罗伦萨1600-1609 22430 150001640-1649 11450 3000A.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C.奥斯曼帝国阻挠贸易 D.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13.(2025·重庆一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地理上的发现指新航路开辟和发现新大陆B.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扩大和商品种类增加C.欧洲国家为获取亚洲、美洲资源展开了殖民扩张D.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未能改变封建生产方式14.(2025·重庆一模)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所学,以下思维导图①处填写最恰当的是( )A.租地农场的建立 B.手工工场的兴起C.早期的殖民掠夺 D.资本主义的萌芽考点02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5.(2023·重庆B卷)理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序示意图,其中“光荣革命”应该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6.(2021·重庆A卷)某法律文件的问世与颁布,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史上起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它“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效仿。该法律文件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17.(2025·重庆二模)如图是法国某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其中F1最有可能的是( )A.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 B.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C.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18.(2025·重庆一模)下表反映出英国的民主进程( )英国法律文献(部分)时间 文件 成果1215年 《大宪章》 确立“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28年 《权利请愿书》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款1689年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1701年 《王位继承法》 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定,而非君主本人A.以立法形式确立民主共和制 B.资产阶级始终是主要推动力量C.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国王的权力逐渐受到更多制约19.(2025·重庆一模)1176年,英王亨利二世颁布《北安普顿敕令》,将全国划分为六个巡回区,每个巡回区配三名巡回法官。巡回法官在地方审判时采取陪审制度,案件的审理更加公正,于是原本由地方公共法院或封建法院审理的案件转移到国王法院。这表明英国( )A.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B.司法逐渐走向统一C.司法正义得到保障 D.英美法系逐渐形成考点03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0.(2023·重庆A卷)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21.(2023·重庆B卷)下图所示漫画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A.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B.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C.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D.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22.(2022·重庆B卷)斯塔夫里阿诺斯(美)认为:“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着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A.有利因素 B.发展过程 C.具体内容 D.重要地位23.(2025·重庆三模)时势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和趋向,在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社会风貌常随之改变。以下关于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图一 彼得一世时期强迫行人剪胡子 图二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A.都体现了本国封建势力的主动革新 B.借助习俗改革推动社会近代化进程C.促使本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 D.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社会性质的改变24.(2025·重庆二模)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A.《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D.日本倒幕派发动政变25.(2025·重庆一模)小勇同学学习历史时,梳理出了以下表格内容,下列结论最符合表格主旨的是( )事件 解读美国独立战争 1773年,一些波士顿市民登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把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热情。法国大革命 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了。美国南北战争 1862年,林肯领导政府调动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建立巴黎公社 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A.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B.历史进程具有很大偶然性C.不同国家历史发展路径是类似的 D.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考点0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26.(2024·重庆B卷)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叙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C.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后研制出无烟炸药D.1937年8月至9月,民生公司将数万名川军运送出川对日作战27.(2024·重庆A卷)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近代科技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C.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解放运动28.(2023·重庆A卷)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的是( )A.重庆发现了多座石阙,其中在忠县有三座B.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C.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被刺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D.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八路军办事处分迁到红岩嘴13号和曾家岩50号两处29.(2021·重庆B卷)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A.秦始皇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五四运动的爆发考点05 近代科学文化无30.(2025·重庆二模)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2位文学巨匠的作品都( )A.大力宣扬了道德上的“博爱” B.抨击了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 D.找到了人类解放的正确途径31.(2025·重庆一模)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认为:“如果说理性是一个严厉的男监工,迫使人们压抑自己的感觉和欲望,那么艺术是鼓舞人心的女主人,唤醒人们的情感并指导它们依据道德行事。”据此可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 )A.突显了对理性的批判 B.重视艺术对公民的教化功能C.满足了社会转型需要 D.寻求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均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5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重庆专用)(原卷版).docx 专题05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