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禹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钠置于空气中变质 B. 牛奶置于空气中变质 C. 天然气燃烧 D. 碳酸钙高温分解
2. 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4.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水
B. 复合肥:硝酸钾、硝酸铵、碳酸铵
C.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 金属材料:钛合金、铝、玻璃钢
5. 以 Fe、CuO和 HSO4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 Cu,下列涉及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6.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7. “奋斗者号”载人深海潜水器在海底拍到如图所示的壮丽景象。其中的光柱主要源于
A. 分子运动 B. 丁达尔效应 C. 光的反射 D. 海水的流动
8. 依据下列实验事实证据,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铜丝能导电 固体不导电
A.铜是电解质 B.固体中不含离子
溶液能导电 熔融能导电
C.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D.是电解质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钠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Cu
B. 是碱性氧化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C. 将足量的、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D. 与水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只有KNO3
B. S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反应
C. 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2S和CO2
D. 每生成1个CO2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4个
11. 我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水晒盐得到粗盐中含有、、,粗盐经过如图步骤得到精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除杂”时,可依次加入溶液、溶液、溶液
B. 通入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和
C. “操作X”为蒸发结晶,可将多余的HCl除去
D. 向“滤液”中先加过量稀硝酸,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2. 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所测混合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 a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呈中性
C. 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D. 用NaOH溶液代替Ba(OH)2重复上述实验,溶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与上图相同
13. 将 SO2气体与足量 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 再加入K2Cr2O7溶液, 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SO2+2Fe3++2H2O=+2Fe2++4H+,Cr2O+6Fe2++14H =2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r2O中Cr元素为+5价
B. 还原性
C. 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D. Cr2O能将SO2氧化成SO
14. 工业副产物可用Deacon催化法制成,实现氯资源再利用。下图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为化合反应,③为分解反应 B. ⑤中反应的和个数比为
C. 反应④中,为还原产物 D. 总反应为
二、非选择题:
15. Ⅰ.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图中对某些物质进行分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分类方法是___________分类法。
(2)写出MgO与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由该反应可推断MgO为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写出H3PO2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___________。
II.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5)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②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③FeCl3溶液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后会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④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⑤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16.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原理为。
①该反应中,体现了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还原产物为_______(填化学名称)。
②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③氢硫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气体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溶液,发生的反应有:
反应Ⅰ.
反应Ⅱ.
①氧化性:_______(填“”或“”)
②根据反应Ⅰ和反应Ⅱ,得出酸性溶液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查阅资料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已知:常温下,溶于水)。
17.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③Cl-、④、⑤、⑥H+、⑦Cu2+中的几种,且单位体积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数目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1)由题干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向原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则可证明___________的存在。
(2)向原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证明___________的存在。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原溶液中Na+___________存在(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下同),Cl-___________存在。
18.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钠与MgSO4溶液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金属钠,再从U形管左端加入Mg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的钠保存在___________中,从试剂瓶取出后剩余的Na能否放回原试剂瓶?___________(填“能”或“否”)。
(2)U形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 B. 钠在煤油面上四处游动
C. 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生成 D. 溶液变浑浊
(3)写出钠与Mg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铜丝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
(5)U形管中加入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若将MgSO4溶液替换为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中主要的阴离子如何检验?(不考虑水解)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如何分离U形管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与溶液?(写出操作名称)___________。
禹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5题答案】
【答案】(1)树状 (2) ①. ②. 碱性
(3)
(4)
(5)
(6)②④⑤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还原性 ②. 水 ③. ④.
(2) ①. > ②. ③.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Cu2+ ②. H+
(2) ①. ②.
(3)
(4) ①. 一定 ②. 一定不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煤油 ②. 能 (2)AD
(3)
(4)黑色变为红色 (5)隔绝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同时使钠处于界面,便于与溶液中的水反应
(6)检验:取少量上清液于试管中,先加入HCl,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7)过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