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2025.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 8 页,选择题部分 40 分,非选择题部分 60 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化学可以创造新物质 B. 化学可以研制新材料
C.化学可以提供新能源 D. 化学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矿石粉碎 C. 钢铁生锈 D. 水结成冰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黄泥水 B. 取用固体 C. 倾倒液体 D. 量取液体
4.下列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 B. 酒精洒在桌面起火后,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 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口不可朝向人 D.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室的药品,也不能品尝任何药品
5.“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则空气质量越好
B. 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C. 为降低生产成本,工业污水可不处理直接排放附近河道
D.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要节约用水
6.歼 20 隐形战斗机涂层中的稀土元素,能够吸收雷达波,从而实现隐身效果。如图为稀土元素钆(gá)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64 B. 钆属于第六周期元素
C. 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57.2g D. 钆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后可以形成 Gd
7.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消失 ——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
B. 水沸腾把壶盖顶开 —— 温度升高,水分子体积变大
C. 氧气能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D.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 水分子不断运动
8.牛奶中的糖类大部分是乳糖(化学式为 C H O ),乳糖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参与婴幼儿大脑发育进程。下列关于乳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乳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1 个乳糖分子由 12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 11 个氧原子构成
C. 乳糖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72:11
D. 乳糖属于氧化物
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可验证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 乙:可证明石蜡由碳、氢元素组成
C. 丙: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丁:可比较两种气体样品中 CO 含量的不同
10.甲烷制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甲烷、水蒸气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取氢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Fe、FeO 可循环使用
B. Fe 和 H 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 生成 CO 和 H 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D. 若有 32g 甲烷(CH )完全反应,理论上最终可以生成 6g 氢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 分,选对一个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H 和 H O 可以相互转化
B. 3g 木炭与 10g 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 13g 二氧化碳
C.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12.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小明得出的下列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 B. 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3.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固体 M 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固体 M 不含结晶水,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中的现象,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1:21
C. 丁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 66g D. 乙、丙、丁三份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丙
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B. 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 观察颜色区分氧化铜和碳粉 D. 过滤除去水中可溶性矿物质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取足量白磷采用图 1 装置测定空气中 O 含量,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 2 和图 3 所示。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 1 中可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B. 由图 2 可知,该实验中白磷消耗的 O 占空气体积的 20%
C. 图 3 中,BC 段压强增大,是反应刚开始,温度升高比气体减少对压强的影响大
D. 图 3 中,CD 段压强减小,唯一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 60 分)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0 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①三个碳原子________ ②两个钠离子________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______④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纯氧中点燃铁丝________
②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________
③在空气中加热铜粉________
17.(10 分)化学为推进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化学助力新能源发展。在九三阅兵中,国产新能源汽车承担了路面环卫保障任务,新能源环卫汽车主要搭载磷酸铁锂(LiFePO )电池。
①在磷酸铁锂(LiFePO )中,已知锂(Li)元素显 + 1 价,磷酸根(PO )显 - 3 价,则铁(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催化处理装置,可将尾气中的 CO、NO 转化为两种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通过上图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选填 “分子” 或 “原子”)。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化学助力国之重器。偏二甲肼(C H N )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①偏二甲肼(C H N )属于________(选 “混合物” 或 “化合物”)。
②偏二甲肼(C H N )分子中,碳、氮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偏二甲肼(C H N )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偏二甲肼(C H N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氮气,请计算 30kg 偏二甲肼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精确至 0.1)。
(3) 化学助力航空工业。钛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战斗机的发动机。工业制造金属钛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之一为:TiF +2H SO 4HF+2X+TiO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8.(10 分)随着 “国家水网” 重大工程的全面推进与 “智慧城市” 的深度建设,化学科技正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 2025 年我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突破 290 万吨/日,让 “向大海要水喝” 成为现实。海水在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能量 B. 大小 C. 间隔 D. 排列方式
(2)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 B. 过滤操作可以去除水中的所有杂质
C.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可加入明矾作消毒剂 D.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
(3)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将燃烧的木条放在 M 管处,能看到________(填实验现象);
②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 水是常用的溶剂。某实验小组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操作配制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6% 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 1g/mL)。
②称量: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________(填选项序号)。
移动游码 B. 增加砝码 C. 移走适量氯化钠 D. 继续添加氯化钠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将其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氯化钠全部溶解。其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④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贴上标签。
⑤反思评价:配制过程中,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在称量时砝码反放,并使用了游码 B. 使用内壁有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C. 转移量筒中的水时,有少量撒出 D. 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19.(14 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总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不断深化的。
(1)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①小方选择用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按照图 1 设计了实验装置。小丽认为该实验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她的理由是________。
②小丽采用图 2 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物质总质量减少了
B. 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小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C. 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D.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通过化学变化定量研究物质的组成。小明将某可燃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反应前后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无其他物质生成),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某可燃物 水蒸气 二氧化碳 合计
反应前 3.2g 0.0g 0.0g 3.2g
反应后 0.0g 3.6g 4.4g 8.0g
①分析上表数据中反应前合计质量与反应后合计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该反应属于________(选填 “化合”、“分解” 或 “氧化” 之一)反应。
③若该可燃物为纯净物,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可燃物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CH B. C H C. CH O D. C H O
(3) 通过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天工开物》中有 “煤饼烧石成灰” 的记载,是指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 )使之转化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 CaO),同时得到 CO (反应方程式为:CaCO CaO+CO ↑)。计算煅烧 1000 吨 CaCO 质量分数为 80% 的石灰石(杂质不反应)能得到 CaO 多少吨?(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20.(16 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某科学小组对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①认识氧气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
B.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C. 金属生锈、蜡烛燃烧都需要氧气,它们都属于缓慢氧化
D. 氧气性质活泼,它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右图中,两个实验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________(选 “相同” 或 “不同”)。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氧气的制取。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①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需要考虑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药品是否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 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C. 操作是否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 反应速率是否符合要求
②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____(填仪器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仪器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 5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为 1.1g/mL)配制上述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 1g/mL,结果精确至 0.1)。
④在实验室中用加热 2.45g 氯酸钾和 1.58g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方法进行了制取氧气的研究,反应时间与生成氧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2KClO 2KCl + 3O ↑)(含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b - c 段产生氧气的速度明显比 0 - b 段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求 c 点对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精确至 0.01)。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D 2.C 3.C 4.A 5.D 6.C 7.B 8.D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1.ACD 12.BCD 13.BD 14.AD 15.BD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
16.(10 分)(1) ① 3C;② 2Na+;③ N2;④
(2) ①3Fe+2O2Fe3O4;②2H2+O22H2O;③2Cu+O22CuO
17.(10 分)(1) ① +2;② 原子;14:15
(2) ① 化合物;② 1:1;③ N;④ 44.0 (3) SO3
18.(10 分)(1) B (2) BC (3) ①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②2H2O 2H2+O2
(4) ① 32;168;② C;③ 加快溶解速率;⑤ CD
19.(14 分)(1) ①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导致天平无法平衡;② C (2) ① 反应前未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② 氧化;③ C
(3) 解:石灰石中的质量为1000t×80%=800t
设生成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800t x
=
解得x=448.0t
答:能得到的质量为448.0t
20.(16 分)(1) ① B;② 不同;S+O2SO2
(2) ① ABCD;② AC;2KMnO4K2MnO4+MnO2+O2↑
③ B;2H2O22H2O+O2↑;275.0
④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0.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