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B A B B A C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D A B A A D二、综合题 (共52分)17.(18 分)【答案】(1) 横 纵(2分)(2) 莫霍 地壳 地幔(6分)(3) 消失 突然减慢 古登堡 地核(8分)(4) A(2分)18. (16分)【答案】(1) 冲积扇 沙丘 V形谷 风蚀蘑菇(4分)(2) 河流出山口(山麓地区)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4分)(3) 干旱/半干旱 西北(4分)(4) C D(4分)19.(18分)【答案】(1) 反射 地面辐射(4分)(2) 削弱 D 大气逆辐射 长波(4分)(3) ② (2分) (4) 具有 (2分)(5) 大 (2分) 新疆气候于旱、降水少,多晴朗天气,使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夜晚气温较低。因此新疆昼夜温差大。(4分)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首先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然后使用0.5毫米墨水签字笔将考生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要使用橡皮擦干净。正确填涂样例:■意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清楚。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指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事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和修正液。项5.未按上述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质量,后果自负。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联合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木星和土星后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又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图是太阳系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的四个行星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⑧ C.④⑤⑥⑦ D.⑤⑥⑦⑧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 ②中秋节时的月亮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的陨石 ④天空中飞行的飞机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某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之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遍及整个东部地区,而发生的这一切是因为太阳耀斑活动引起的。3太阳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A.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B.引起了极昼极夜现象C.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各地水旱灾害频繁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4.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5.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的有( )①煤 ②石油 ③核能 ④地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8.根据图中化石推断,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挪威峡湾众多,有“峡湾国家”之称。下图为该国的盖朗厄尔峡湾,该峡湾深入陆地十多千米,两侧陡崖巍然,景色壮丽。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峡湾横剖面近似( )A.新月形 B.扇形 C.V字形 D.U形10.图示峡湾属于( )A.流水侵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C.冰川侵蚀地貌 D.冰川堆积地貌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层厚度大C.植被覆盖率高 D.岩石具有可溶性12.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②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③岩层渗水性强,土壤持水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④土层疏松,钙磷等矿物养分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右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目。13.随高度增加,大气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是( )A.气温不断上升 B.气压不断降低C.大气成分不变 D.空气湿度增加14.各层大气的特点( )A.Ⅰ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Ⅱ层有极光现象发生C.Ⅱ层足以反射无线电波D.Ⅲ层利于飞机高空飞行青岛濒临黄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是夏季避暑胜地。下图示意7月某日某时一位游客在青岛海边度假村绘制的近地面等压面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日当时,海边风向及其发生的昼夜情景最可能是( )A. B.C. D.16.海洋对青岛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海洋调节作用,夏季相对温暖 ②海风可以根治青岛城市热岛效应③海风带来降水,可以缓解酷暑 ④海风气温较低,可降低白天气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17.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左图)及“火山喷发图”(下右图),完成下题。(18分)(1)图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2分)(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6分)(3)图中F处,A波完全 ,B波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 界面,G+H为 。(8分)(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18.读下列一组地貌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写出各图所表示的地貌名称:A ,B ,C ,D 。(4分)(2)图A所示的地貌多位于 ,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物的分布规律是 。(4分)(3)图B所表示的地貌多形成于 的气候条件下,通常分布在我国 地区。(4分)(4)属于侵蚀地貌是: 、 (填字母序号)。(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材料一:我国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无论昼或夜,多是晴朗天气。新疆也是著名的瓜果之乡,其中,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驰名中外。冰糖心苹果中,近果核部分的果肉中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特殊的“冰糖心”。研充表明,昼夜温差与果实糖分的积累呈正相关。材料二: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填写图中字母或序号对应的地理现象名称:③ ;C 。(4分)(2)由A到B的箭头粗细变化,是 作用(填名称)所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与图中字母 所表示的 关系密切,它属于 (填“长波/短波”)辐射。(4分)(3)晴朗天空多呈蔚蓝色,与 (填图中字母或序号)关系密切。(2分)(4)①作用 (填“具有/不具有”)选择性。(2分)(5)据材料一,新疆的昼夜温差 。(2分)试结合所学解释其原因(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地理答案.docx 高一地理答题卡.docx 高一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