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下表为唐朝天宝年间赋役承担情况表,表中数据反映出高三历史试卷(一)课户不课户课口不课口天宝十三年(754年)5301044388650476628004452848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天宝十四年(755年)53492803565501820832144470988学注意事项:(注:“课户”是指承担赋役的民户,“课口”是指承担赋役的丁口)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A.两税法的实施减轻农民负担B.藩镇割据影响中央赋税收入考举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C.租庸调制下赋役负担不公平D.安史之乱导致人口数量锐减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下表所示反映了现代宋史研究者对宋代政治的认识。据此可知,他们认为宋代姓名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概况出处“北宋文官制度发达,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张其凡《北宋政治架构探微》天下’的成规合题目要求。1.石峁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一公元前1800年)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同是一个政治单元中的王瑞来《皇权再论》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皇城台”是该遗址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的核心分布员。把皇权看作是同一权力结构中的一部分”区,遗址内的大型墓葬中出土陶、石、骨器千余件,一些墓葬还出现了人殉的情况。对石峁“不能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此强彼遗址解读正确的是张炜炜《论宋代的皇权与相权》弱或此弱彼强的关系A.多元一体的格局已形成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C.仍处于旧石器时代阶段D.社会生产分工日趋细致A.科举制度完善提升了士大夫地位B.政治制度中蕴含着民主的趋向2.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分”论礼、以“法”说礼、以“伪”释礼,创造性地提出了明分使群、隆礼至法、化性起伪等新的思想主张。在此影响下,“礼”作为“人道之极”“治辨之C.皇权与相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D.文官制度发达动摇了专制皇权极”的社会政治意义得以显现出来。荀子的这一贡献6.德国著名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提出,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A.继承了西周礼的思想内涵B.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认同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另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记载,15世纪C.重点阐述礼法之间的关系D.适应了周秦之变的社会转型3.下表是西汉前期部分封邑民户数量统计表。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初期明朝的米价为2一3钱/石,15世纪后半期有所上涨,达到5钱/石,此后一直到17世纪封邑侯名初封户数封国年限封国废除时户数的100多年里,米价一直维持在这种超稳定状态。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B.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文帝20年酆(今河南境内)萧何8000户40年间26000户(公元前160年前)C.明朝百姓生活相对稳定D.白银尚不是中国的通用货币7.毛泽东在1928年发表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中国红色政权景帝14年柳丘(今河北境内)戎赐1000户约60年间3000户(公元前143年前)》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武帝12年曲逆(今河北境内)陈平5000户约70年间16000户(公元前130年前)》广东、湖北、江西等省”。毛泽东意在强调A.王国问题亟待解决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A.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B.重视团结各阶级建立统一战线C.社会经济恢复发展D.经济重心仍在北方C.群众基础对政权建设的重要性D.农民应该在党内发挥先锋作用高三历史试卷(一)第1页(共8页)高三历史试卷(一)第2页(共8页)参考答案及解析高三历史试卷(一)据局面在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一、选择题之乱前的数据,排除B、D项。1.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5.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公元前2300三则材料是将宋代皇权与相权作为对立统一体来年一公元前1800年石峁遗址发现城市、大型宫殿、进行探讨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与官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中的人殉等文化遗存,说明其已僚士大夫同是一个政治单元中的一员”“不能将皇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B项正确;仅此一处遗址不权与相权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此强被弱或此弱彼足以说明当时已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排除A项;强的关系”,均体现了皇权与相权是相互依存的关仍处于旧石器时代阶段与城市、宫殿和人殉等现象系,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和民主趋向,排除的出现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生产分工A、B两项;D项动摇了专制皇权”与表格内容不符,排除D项。日趋细致,排除D项。2.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6.B【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流通的货币过多,明朝时白国)。根据材料信息“荀子以‘分’论礼、以‘法’说银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从道理上讲,国外大量礼、以‘伪’释礼,创造性地提出了明分使群、隆礼至白银流入中国势必导致物价上涨。其中白银流入中法、化性起伪等新的思想主张”可知,材料中强调儒国是事实,物价稳定也是事实,只能说明白银流入了家之“礼”经由荀子的重构与创新,使其作为制度建中国,但并未流入市场,尤其是消费领域,B项正确;构的政治意义显现出来,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D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百姓生活项正确;材料中荀子的做法是对周礼思想的丰富与稳定无关,排除C项:明中叶以后白银已成为主要发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观点,与西周礼旨在流通货币,排除D项。维护奴隶制的思想有着质的不同,排除A项:材料7.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信息没有提及统治阶级的主张,无法得出荀子的思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想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排除B项:材料涉及“明分据材料“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使群、隆礼至法、化性起伪等新的思想主张”,礼法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可关系仅是荀子思想主张之一,排除C项。知,毛泽东强调红色政权存在的地方是曾经民族革3.C【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命影响过的地区,强调工农兵士群众起来过的地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前期(中表明其强调群众基础对红色政权的重要性,C项正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年,封国管辖的人口数确;工农武装割据强调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革命根量均有显著增加,这说明伴随着国家休养生息政策据地,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毛泽东强调工的推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农兵士等底层群众,不能涵盖“各阶级”,排除B项;与王国问题亟待解决无关,且反映的是王国废除时材料没有强调农民的重要性,排除D项。期的户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反映的8.D【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是人口的增加,排除B项;材料与经济重心无关,排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一除D项。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4.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国)。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天宝年间不课户、不课口优惠政策。’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占的比重相当大,反映出租庸调制下赋役负担不公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可知,平,C项正确:两税法是780年开始实施的,而且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格数据无法反映农民负担减轻,排除A项:藩镇割贫民之决定》,极大地刺激了移民开荒的积极性,对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5年11月高三学年期中联考巩固卷(一)历史.pdf 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5年11月高三学年期中联考巩固卷(一)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