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总分评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得分1.(2025九下·攸县期末)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C.液氧 D.澄清透明的酒仙湖水【答案】C【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空气中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高锰酸钾加热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后的固体为锰酸钾、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D、澄清透明的酒仙湖水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来解答。2.(2025九上·普陀期末)获取青蒿素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取汁”的方法相当于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答案】C【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取汁”的方法相当于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分析。3.(2025九下·攸县期末)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量水C.滴加液体 D.检查气密性【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解答】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容易引起失火,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读数,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滴加液体要垂直于容器的正上方进行滴加,不得接触容器壁,也不得伸入容器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检查气密性时,首先组装好仪器再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上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是用灯帽盖灭来解答;B、根据液体的量取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读数来解答;C、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悬于容器上方,防止污染药品来解答;D、根据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先把导管放与水中后,再双手掌紧贴试管外壁观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来判别气密性来解答。4.(2025九下·攸县期末)氮元素有、0、、、、、等多种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价的是A.B.C.D.(氢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显价)【答案】B【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A、二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不符合题意;B、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符合题意;C、三氧化二氮中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不符合题意;D、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5.(2025九上·广元期末)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2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原子的中子数为42【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元素名称带“钅”旁的都属于金属元素,因此钼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42,核外电子数=424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2,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5.96,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质子数=42,最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95.96≈96,所以中子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元素周期表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6.(2025九上·洪山期末)洪山菜薹是武汉地理标志性农产品,2024年11月26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菜薹 B.清洗晾干 C.大火清炒 D.清香四溢【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采摘菜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清洗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大火清炒过程中涉及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清香四溢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来解答。7.(2025九上·洪山期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个数比是1:1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的质量之比为2:73D.反应中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C【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四氯化硅、乙为氢气、丙为硅、丁为氯化氢。该反应为四氯化硅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A、由分析可知,丙为硅、丁为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个数比是,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则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乙为氢气、丁为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的质量之比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甲为四氯化硅、乙为氢气、丙为硅、丁为氯化氢,其中四氯化硅、氢气、氯化氢均由分子构成,硅由硅原子直接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四氯化硅、氢气、硅、氯化氢,以及该反应的方程式,以及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来解答。8.(2024九上·大渡口月考)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 B.C. D.【答案】C【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 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 含有四种粒子,表示由四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 含有一种粒子,表示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符合题意;D. 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特点分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从微观上看,纯净物中含有不同种粒子。9.(2024·长沙) 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习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在加油站用手机打电话 D.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高铁【答案】A【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解析】【解答】A.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正确。B.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试管可能会因骤冷而炸裂,故错误。C. 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用手机打电话,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导致发生爆炸,故错误。D. 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高铁,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故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分析。B、根据洗涤试管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遇到明火有爆炸危险分析。D、根据易燃、易爆品的安全知识分析。10.(2024·如皋模拟)取4.66g碱式碳酸镁晶体[xMgCO3 yMg(OH)2 zH2O]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实验时依次发生如下反应:晶体失去结晶水、Mg(OH)2分解为MgO和H2O、MgCO3分解为两种氧化物,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4~t5段固体的成分为MgO和MgCO3B.该晶体中x:y:z的最简比=1:4:4C.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D.整个实验过程产生了0.9g水【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利用题意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先失去结晶水,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当碱式碳酸镁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是氧化镁。A、由分析可知,t3~t4时间段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水,则t4~t5段中为固体为MgO和MgCO3,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t1~t2段固体减少的质量为结晶水的质量,故结晶水的质量为4.66g-3.94g=0.72g;t3~t4段是Mg(OH)2受热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3.94g-3.76g=0.18g,由,可求出晶体中Mg(OH)2的质量为0.58g; MgCO3的质量为4.66g-0.72g-0.58g =3.36g;所以x:y:z=: : =4:1:4,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故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知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3.76g=0.9g,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像可知,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失去结晶水;t1~t2时间段碱式碳酸镁晶体脱去结晶水;t3~t4时间段Mg(OH)2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在t5~t6时间段温度较高时MgCO3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来解答。11.(2024九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本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B.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C.a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D.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答案】C【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有稳定的液面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防止产生误差,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a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序留下,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导致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如图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有稳定的液面差来解答;B、根据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来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数来解答;C、根据a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序留下来解答;D、根据二氧化碳不溶于油来解答。12.(2024九下·广东期末)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D.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答案】B【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O和NO反应生成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CO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质量比为[(12+16×2)×2]:(14×2)=22:7,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题干可知,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则尾气中仍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以及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来解答。13.(2024九上·青白江期末)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甲)。按以下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实验:①塑料瓶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是( )A.MN段能说明氧分子被分解B.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低约为30%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解析】【解答】A.塑料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MN段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而不是氧气被分解,错误;B.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最终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约为21%,错误;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微粒是在不断运动分析;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约为21%,据此解答;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14.(2024八下·泰山期末)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反应前质量 50 1 1 23反应后质量 2 45 28A.的值是0B.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该反应中物质含碳元素的质量为【答案】D【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50g+1g+1g+23g=2g+45g+28g+x,则X的值是0,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则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27,正确;C、反应后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物质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由图中数据可知,氧气和W属于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属于生成物,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正确;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反应中物质W含碳元素质量,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B.根据图示计算物质的质量比;C.根据图示数据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结合氧化反应的概念判断;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计算。15.(2024九上·环江期末)2023年12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级SM芯片正式发布。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 B. C. D.【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X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分析。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40分)得分16.(2023九上·贵阳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素养。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水蒸气液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变化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图2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从微观视角解释图1、图2所示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4)图3中,A、B、C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若一定质量的物质D和12.8gA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8.8gB和7.2gC,则物质D中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答案】(1)物理(2);分解反应(3)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4)CO2、H2O;C:H=1:4【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水蒸气液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3)从微观视角解释,图1、图2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4)A为O2,B为CO2,C为H2O,其中CO2、H2O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若一定质量的物质D和12.8gA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8.8gB和7.2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D的质量为8.8g+7.2g-12.8g=3.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则D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B中碳元素的质量:,D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C中氢元素的质量:,0.8g+2.4g=3.2g,则说明D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D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分析】(1)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2)根据图中粒子构成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再写出反应方程式,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1)水蒸气液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3)从微观视角解释,图1、图2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4)A为O2,B为CO2,C为H2O,其中CO2、H2O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若一定质量的物质D和12.8gA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8.8gB和7.2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D的质量为8.8g+7.2g-12.8g=3.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则D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B中碳元素的质量:,D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C中氢元素的质量:,0.8g+2.4g=3.2g,则说明D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D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7.(2024九上·大观期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1)五氧化二氮 。(2)两个铁离子 。(3)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4)氮化镁中镁、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和-3,其化学式为 。(5)3SO2 。(6)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N2O5(2)2Fe3+(3)C60(4)Mg3N2(5)三个二氧化硫分子(6)【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1)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故答案为: N2O5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故答案为: 2Fe3+ ;(3)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则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的符号为C60;故答案为:C60;(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氮化镁中镁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氮化镁的化学式是Mg3N2;故答案为:Mg3N2;(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SO2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故答案为:3个二氧化硫分子;(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在相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1)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3)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则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的符号为C60;(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氮化镁中镁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氮化镁的化学式是Mg3N2;(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SO2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18.(2024九上·于洪期末)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水常含杂质不能直接饮用。净化水的操作有a.过滤 b.蒸馏 c.静置沉淀 d.吸附等多种。①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填序号)。②如图“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其中超滤膜和PP棉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水的组成(2)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 。打开b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观察到气体燃烧,发出 色火焰,若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气体,则此时b中应该大约收集到了 气体。【答案】b;a;氧气;淡蓝;20【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解析】【解答】(1)①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b蒸馏,因为蒸馏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②超滤膜和PP棉起的作用是a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2)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端产生氢气,打开b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观察到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若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 10mL 氧气,则此时b中应该大约收集到了20 mL 氢气。【分析】(1)蒸馏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过滤为固液分离的操作;(2)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据此分析。19.(2025九上·邵阳期末)我国高铁创造的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学习小组对高铁建设中的铁制品生锈展开了项目式探究。【任务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1:(1)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1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只有 (填字母序号)试管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生锈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存在。【任务二】探究铁生锈速率的影响因素【查阅资料】炭粉可加快铁的生锈,炭粉不与食盐和醋酸反应实验2: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2进行分组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判断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下表: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时氧气浓度/%水/ 食盐质量/ 醋酸/滴① 0 0 0 20.8 20.8② 1.0 0 0 20.8 15.2③ 1.0 0 5 20.8 12.7④ 1.0 1.0 0 20.8 8.0(2)①中时氧气浓度没有变化的原因是 。(3)对比②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小组同学猜想铁生锈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为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任务三】探究铁生锈能量的变化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的实验3在室温下进行实验,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检查气密性后,将铁粉,炭粉和食盐加入集气瓶中,时刻加入水。(5)时刻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拓展交流】(6)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分析,铁粉在生活中的相关用途有 (任写一点)【答案】A;铁粉未与水接触,没有生锈,氧气浓度不变;食盐能加快铁的生锈;将大小相同的2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浓度不同的氧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氧气浓度较高的试管中铁钉生锈更严重。由此可得出氧气浓度越高,铁生锈越快;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产生的热量小于体系散失的热量(合理即可);干燥剂【知识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解析】【解答】(1)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1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只有A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出现了明显生锈现象,B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C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由此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故填:A。(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接触水和氧气,实验2的①中只有氧气,没有水,铁粉不会生锈,所以氧气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3)由表中数据可知,②中没有加食盐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盐,没有加稀醋酸,唯一的变量是是否加食盐,④中200s时氧气的浓度更低,说明铁消耗氧气的速率更快,由此可得出食盐可以加快铁生锈。(4)若想证明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其实验方案为:将大小相同的2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浓度不同的氧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氧气浓度较高的试管中铁钉生锈更严重。由此可得出氧气浓度越高,铁生锈越快。(5)由图可知,集气瓶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产生的热量小于体系散失的热量。(6)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利用铁粉生锈的原理,可用作干燥剂、除氧剂、暖宝宝或发热贴。【分析】(1)根据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1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只有A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出现了明显生锈现象,B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C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分析判断。(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接触水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②中没有加食盐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盐,没有加稀醋酸,唯一的变量是是否加食盐,④中200s时氧气的浓度更低,说明铁消耗氧气的速率更快,分析判断。(4)根据控制变量法,变量是一种,若想证明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分析实验方案。(5)根据图可知,集气瓶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分析判断。(6)根据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分析判断。20.(2025九下·攸县期末)基钢铁厂每天可冶炼5000t含的赤铁矿石。(1)该钢铁厂冶炼赤铁矿的过程,在质量上会遵循 定律。(2)该厂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质量守恒(2)解设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为x解得x答: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约为2714.3t。【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解析】【解答】(1)该钢铁厂冶炼赤铁矿的过程,在质量上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解: 解设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为x解得x答: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约为2714.3t。【分析】根据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氧化铁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铁的质量来解答。(1)该钢铁厂冶炼赤铁矿的过程,在质量上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见答案。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总分评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得分1.(2025九下·攸县期末)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C.液氧 D.澄清透明的酒仙湖水2.(2025九上·普陀期末)获取青蒿素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取汁”的方法相当于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3.(2025九下·攸县期末)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量水C.滴加液体 D.检查气密性4.(2025九下·攸县期末)氮元素有、0、、、、、等多种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价的是A.B.C.D.(氢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显价)5.(2025九上·广元期末)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2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原子的中子数为426.(2025九上·洪山期末)洪山菜薹是武汉地理标志性农产品,2024年11月26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菜薹 B.清洗晾干 C.大火清炒 D.清香四溢7.(2025九上·洪山期末)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个数比是1:1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的质量之比为2:73D.反应中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8.(2024九上·大渡口月考)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 B.C. D.9.(2024·长沙) 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习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在加油站用手机打电话 D.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高铁10.(2024·如皋模拟)取4.66g碱式碳酸镁晶体[xMgCO3 yMg(OH)2 zH2O]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实验时依次发生如下反应:晶体失去结晶水、Mg(OH)2分解为MgO和H2O、MgCO3分解为两种氧化物,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4~t5段固体的成分为MgO和MgCO3B.该晶体中x:y:z的最简比=1:4:4C.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D.整个实验过程产生了0.9g水11.(2024九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本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B.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C.a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D.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12.(2024九下·广东期末)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相互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C.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D.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13.(2024九上·青白江期末)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甲)。按以下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实验:①塑料瓶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是( )A.MN段能说明氧分子被分解B.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低约为30%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14.(2024八下·泰山期末)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反应前质量 50 1 1 23反应后质量 2 45 28A.的值是0B.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该反应中物质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5.(2024九上·环江期末)2023年12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级SM芯片正式发布。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 B. C. D.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40分)得分16.(2023九上·贵阳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素养。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水蒸气液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变化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图2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从微观视角解释图1、图2所示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4)图3中,A、B、C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若一定质量的物质D和12.8gA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8.8gB和7.2gC,则物质D中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7.(2024九上·大观期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1)五氧化二氮 。(2)两个铁离子 。(3)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4)氮化镁中镁、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和-3,其化学式为 。(5)3SO2 。(6)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18.(2024九上·于洪期末)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水常含杂质不能直接饮用。净化水的操作有a.过滤 b.蒸馏 c.静置沉淀 d.吸附等多种。①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填序号)。②如图“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其中超滤膜和PP棉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水的组成(2)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 。打开b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观察到气体燃烧,发出 色火焰,若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气体,则此时b中应该大约收集到了 气体。19.(2025九上·邵阳期末)我国高铁创造的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学习小组对高铁建设中的铁制品生锈展开了项目式探究。【任务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1:(1)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1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只有 (填字母序号)试管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生锈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存在。【任务二】探究铁生锈速率的影响因素【查阅资料】炭粉可加快铁的生锈,炭粉不与食盐和醋酸反应实验2: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2进行分组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判断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下表: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时氧气浓度/%水/ 食盐质量/ 醋酸/滴① 0 0 0 20.8 20.8② 1.0 0 0 20.8 15.2③ 1.0 0 5 20.8 12.7④ 1.0 1.0 0 20.8 8.0(2)①中时氧气浓度没有变化的原因是 。(3)对比②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小组同学猜想铁生锈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为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任务三】探究铁生锈能量的变化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的实验3在室温下进行实验,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检查气密性后,将铁粉,炭粉和食盐加入集气瓶中,时刻加入水。(5)时刻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拓展交流】(6)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分析,铁粉在生活中的相关用途有 (任写一点)20.(2025九下·攸县期末)基钢铁厂每天可冶炼5000t含的赤铁矿石。(1)该钢铁厂冶炼赤铁矿的过程,在质量上会遵循 定律。(2)该厂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空气中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高锰酸钾加热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后的固体为锰酸钾、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D、澄清透明的酒仙湖水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来解答。2.【答案】C【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取汁”的方法相当于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分析。3.【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解答】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容易引起失火,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读数,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滴加液体要垂直于容器的正上方进行滴加,不得接触容器壁,也不得伸入容器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检查气密性时,首先组装好仪器再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上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是用灯帽盖灭来解答;B、根据液体的量取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读数来解答;C、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悬于容器上方,防止污染药品来解答;D、根据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先把导管放与水中后,再双手掌紧贴试管外壁观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来判别气密性来解答。4.【答案】B【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A、二氧化氮中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不符合题意;B、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符合题意;C、三氧化二氮中氧元素显-2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不符合题意;D、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5.【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元素名称带“钅”旁的都属于金属元素,因此钼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42,核外电子数=424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2,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5.96,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质子数=42,最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95.96≈96,所以中子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元素周期表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6.【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采摘菜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清洗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大火清炒过程中涉及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清香四溢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来解答。7.【答案】C【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四氯化硅、乙为氢气、丙为硅、丁为氯化氢。该反应为四氯化硅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A、由分析可知,丙为硅、丁为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的丙和丁的微粒个数比是,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则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乙为氢气、丁为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的质量之比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甲为四氯化硅、乙为氢气、丙为硅、丁为氯化氢,其中四氯化硅、氢气、氯化氢均由分子构成,硅由硅原子直接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四氯化硅、氢气、硅、氯化氢,以及该反应的方程式,以及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来解答。8.【答案】C【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 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 含有四种粒子,表示由四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 含有一种粒子,表示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符合题意;D. 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特点分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从微观上看,纯净物中含有不同种粒子。9.【答案】A【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解析】【解答】A.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正确。B.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试管可能会因骤冷而炸裂,故错误。C. 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用手机打电话,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导致发生爆炸,故错误。D. 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高铁,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故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分析。B、根据洗涤试管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遇到明火有爆炸危险分析。D、根据易燃、易爆品的安全知识分析。10.【答案】B【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利用题意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先失去结晶水,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当碱式碳酸镁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是氧化镁。A、由分析可知,t3~t4时间段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水,则t4~t5段中为固体为MgO和MgCO3,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t1~t2段固体减少的质量为结晶水的质量,故结晶水的质量为4.66g-3.94g=0.72g;t3~t4段是Mg(OH)2受热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3.94g-3.76g=0.18g,由,可求出晶体中Mg(OH)2的质量为0.58g; MgCO3的质量为4.66g-0.72g-0.58g =3.36g;所以x:y:z=: : =4:1:4,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故0~t1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晶体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知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3.76g=0.9g,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像可知,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失去结晶水;t1~t2时间段碱式碳酸镁晶体脱去结晶水;t3~t4时间段Mg(OH)2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在t5~t6时间段温度较高时MgCO3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来解答。11.【答案】C【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有稳定的液面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时,要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防止产生误差,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a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序留下,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b管中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导致实验测定的结果偏小,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如图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向上移动c管,观察b、c管中是否有稳定的液面差,有稳定的液面差来解答;B、根据移动c管,使b、c管中的液面保持同一高度来读取b管中的气体体积数来解答;C、根据a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序留下来解答;D、根据二氧化碳不溶于油来解答。12.【答案】B【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O和NO反应生成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CO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质量比为[(12+16×2)×2]:(14×2)=22:7,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题干可知,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则尾气中仍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以及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来解答。13.【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解析】【解答】A.塑料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MN段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而不是氧气被分解,错误;B.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最终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约为21%,错误;C.PQ段的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错误;D.NP段和MN段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微粒是在不断运动分析;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约为21%,据此解答;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14.【答案】D【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50g+1g+1g+23g=2g+45g+28g+x,则X的值是0,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则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27,正确;C、反应后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物质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由图中数据可知,氧气和W属于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属于生成物,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正确;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反应中物质W含碳元素质量,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B.根据图示计算物质的质量比;C.根据图示数据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结合氧化反应的概念判断;D.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计算。15.【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X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分析。16.【答案】(1)物理(2);分解反应(3)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4)CO2、H2O;C:H=1:4【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水蒸气液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3)从微观视角解释,图1、图2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4)A为O2,B为CO2,C为H2O,其中CO2、H2O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若一定质量的物质D和12.8gA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8.8gB和7.2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D的质量为8.8g+7.2g-12.8g=3.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则D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B中碳元素的质量:,D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C中氢元素的质量:,0.8g+2.4g=3.2g,则说明D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D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分析】(1)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2)根据图中粒子构成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再写出反应方程式,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1)水蒸气液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3)从微观视角解释,图1、图2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4)A为O2,B为CO2,C为H2O,其中CO2、H2O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若一定质量的物质D和12.8gA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8.8gB和7.2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D的质量为8.8g+7.2g-12.8g=3.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则D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B中碳元素的质量:,D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C中氢元素的质量:,0.8g+2.4g=3.2g,则说明D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物质D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7.【答案】(1)N2O5(2)2Fe3+(3)C60(4)Mg3N2(5)三个二氧化硫分子(6)【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1)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故答案为: N2O5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故答案为: 2Fe3+ ;(3)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则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的符号为C60;故答案为:C60;(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氮化镁中镁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氮化镁的化学式是Mg3N2;故答案为:Mg3N2;(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SO2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故答案为:3个二氧化硫分子;(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在相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1)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3)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则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的符号为C60;(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氮化镁中镁元素、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氮化镁的化学式是Mg3N2;(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SO2表示3个二氧化硫分子;(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18.【答案】b;a;氧气;淡蓝;20【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解析】【解答】(1)①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b蒸馏,因为蒸馏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②超滤膜和PP棉起的作用是a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2)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端产生氢气,打开b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观察到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若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 10mL 氧气,则此时b中应该大约收集到了20 mL 氢气。【分析】(1)蒸馏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过滤为固液分离的操作;(2)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据此分析。19.【答案】A;铁粉未与水接触,没有生锈,氧气浓度不变;食盐能加快铁的生锈;将大小相同的2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浓度不同的氧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氧气浓度较高的试管中铁钉生锈更严重。由此可得出氧气浓度越高,铁生锈越快;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产生的热量小于体系散失的热量(合理即可);干燥剂【知识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解析】【解答】(1)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1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只有A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出现了明显生锈现象,B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C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由此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故填:A。(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接触水和氧气,实验2的①中只有氧气,没有水,铁粉不会生锈,所以氧气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3)由表中数据可知,②中没有加食盐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盐,没有加稀醋酸,唯一的变量是是否加食盐,④中200s时氧气的浓度更低,说明铁消耗氧气的速率更快,由此可得出食盐可以加快铁生锈。(4)若想证明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其实验方案为:将大小相同的2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水,最后充入浓度不同的氧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氧气浓度较高的试管中铁钉生锈更严重。由此可得出氧气浓度越高,铁生锈越快。(5)由图可知,集气瓶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产生的热量小于体系散失的热量。(6)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利用铁粉生锈的原理,可用作干燥剂、除氧剂、暖宝宝或发热贴。【分析】(1)根据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的实验1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只有A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出现了明显生锈现象,B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C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分析判断。(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接触水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②中没有加食盐和稀醋酸,④中加了食盐,没有加稀醋酸,唯一的变量是是否加食盐,④中200s时氧气的浓度更低,说明铁消耗氧气的速率更快,分析判断。(4)根据控制变量法,变量是一种,若想证明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分析实验方案。(5)根据图可知,集气瓶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集气瓶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时刻加入水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铁的生锈,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集气瓶中温度下降并慢慢恢复至室温,是因为时刻后铁生锈接近停止,分析判断。(6)根据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且铁生锈是放热反应,分析判断。20.【答案】(1)质量守恒(2)解设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为x解得x答: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约为2714.3t。【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解析】【解答】(1)该钢铁厂冶炼赤铁矿的过程,在质量上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解: 解设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为x解得x答:理论上可日生产含的生铁的质量约为2714.3t。【分析】根据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氧化铁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铁的质量来解答。(1)该钢铁厂冶炼赤铁矿的过程,在质量上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见答案。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学生版).docx 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