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中段水平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中段水平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水平测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母校时说道:“我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博中度过的。因此,博中是我最感亲切的母校,他给予我培养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学时代()
A.是规划未来之路的最重要时期 B.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起决定作用
C.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D.是我们人生观走向成熟的时期
2.周恩来13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邓恩铭16岁写下“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篇;毛泽东17岁表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雄心……革命先辈启示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规划未来。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我们应该()
①结合自身条件,确定发展目标 ②考虑自身兴趣,其他无关紧要
③制订行动方案,明确实施细节 ④提高做事效率,随时改变计划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孙子·谋攻篇》中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几乎在同一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名言。这告诉中学生()
A.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战胜他人 B.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促进生命成长
C.古人认识自我造诣深,现代人比不了 D.增强个人的人生修养,塑造内在的美
4.目前,部分中学生存在“社恐心理”,其实“社恐心理”是一种自我设限,觉得自己努力了但没成功很没面子,所以宁可不去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恐”在于人们过分关注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觉得说错话、做错事非常丢脸。克服“社恐心理”需要()
A.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缺点 B.学会接纳自己,调整自己
C.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 D.挖掘潜能,做完美的自己
5.众所周知的“中国飞人”苏炳添身高只有1.72米,在跑步方面,他的步长非常吃亏,但是他充分发挥爆发力突出、步频快的特点,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对于做更好的自己,苏炳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B.要学会发挥优点
C.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D.要将梦想付诸行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1 页共 7 页
6.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道德与法治老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梦想,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
A.小康:我想成为物理学家,我要学好物理,其他课不重要
B.小乐:军人很伟大,我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C.小林:大国工匠很厉害,我要早早辍学去学习一门技术
D.小刚:我想成为一名航天员,但是这不可能,离我太遥远
7.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下列同学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①小强利用课余时间打游戏 ②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③小鹏经常帮助父母做菜 ④小丽周末调查垃圾分类情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在七年级3班举行的“成语分类大比拼”活动中,第一小组和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成语故事。你认为最适合第一小组成语展示的主题是 ()
囊萤映雪:源自东晋车胤(以囊盛萤照明读书)与南朝孙康(借雪地反光勤学)的故事,形容在艰苦环境中仍坚持求知,不辍学习。 焚膏继晷:韩愈笔下“点燃灯油接替日光”的治学状态,形容夜以继日的勤奋。 闻鸡起舞:东晋祖逖与刘琨清晨鸡鸣即起练剑,象征及时奋发、自我鞭策的行动力。
A.分清主次,合理规划 B.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C.勤学实干,磨砺成长 D.温故知新,学思并进
9.观看了下图《抓紧时间》的漫画后,以下感悟正确的有()
①我们应该尊敬、聆听、感恩父母 ②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③孝亲敬长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沉迷手机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25年2月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启动“最美孝心少年”推选活动。北京市中学生小林因坚持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制作“记忆相册”、每日陪父母晨练打卡等事迹入选。这启示我们孝亲敬老应做到()
A.主动分享校园趣事,消除亲子认知差异 B.关注长辈身心健康,践行日常细微关怀
C.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工作压力 D.遵循传统节日礼仪,恪守叩拜祭祀规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2 页 共 7 页
1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和父母以爱相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和父母渐渐有了冲突,开始质疑甚至抵制父母的安排,温馨和谐的节奏被打破。当家庭中出现爱的碰撞时,我们应该()
A.以强硬、坚决的态度与家人沟通 B.让父母站在子女的立场思考问题
C.反省自己,事事听从父母安排 D.用心体会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12.墨子对弟子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对耕柱子。耕柱子委屈地说:“我的才智和学习精神,不比别人差,为何因一些小错还批评我,对我这么严格。”你认为下面哪些方法能排解耕柱子的困惑()
①面对批评我们应全部接纳,做更好的自己 ②面对批评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批评无需理会 ④批评意味着关心,应理解师长的良苦用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下列情境有利于达成这种状态的是()
A.历史老师一脸严肃——碰到他时我会有意绕开
B.语文老师知识渊博——我从不质疑他所讲内容
C.数学老师和善可亲——我们经常找她答疑解惑
D.英语老师性格爽朗——大家碰到她都直呼其名
14.下面是一段同学间的对话:
小军:别的班的老师,幽默、有亲和力、颜值高,我们班怎么遇不到这种类型的老师呢?
小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你要学会……小丽对小军的建议可能是()
A.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和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B.只接受喜欢的老师,不用在意不喜欢的老师
C.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D.积极诚恳地向老师提建议,让老师适应我们
15.在一次考试中,小明的数学成绩比上一次退步了很多,他为此唉声叹气,情绪低落,好朋友小敏看到后,鼓励他说:“不要只看一次的成绩,这次没有考好,证明你还有没学会的地方,总结一下,相信下次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这说明()
A.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才是友谊的真谛 B.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我们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C.朋友间要相互鼓励、劝勉,共同进步 D.小敏在说风凉话嘲笑小明,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16.《论语》中说: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启示我们()
A.广交天下朋友,朋友多多益善 B.要学会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C.学会理性辨别,慎重结交朋友 D.朋友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3 页共 7 页
17.友谊如花,需用智慧来精心呵护。下列关于“微行为”的“微点评”不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朋友因病情绪低落时,我给予陪伴、安慰 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对方
② 和朋友吵架后,我主动找他一起协商解决 交友需要讲原则
③ 朋友心情不好不想说话,我就没有再追问 交友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④ 考试时朋友让我给他传答案,我答应配合 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8.为建设美好集体,七年级(1)班准备制定一份班级公约,以下是制定流程:
该流程表明了 ()
A.共同制定规则,体现集体愿景 B.制订班级公约的程序复杂繁琐
C.为集体作贡献是班长个人的事 D.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是对立的
19.在担任班长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小智学会了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他比以前更懂得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这说明()
A.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B.集体荣誉需要我们主动承担责任
C.在集体中,我们的性格会完全改变 D.集体建设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20.在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队员们凭借不同的特点在赛场上各司其职:有的球员速度惊人,善于突破;有的球员大局观强,长传精准;有的球员防守稳健,意志顽强。这支由不同特长的个体组成的团队,正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启示我们()
①每个人的兴趣与能力不同,无需改变和进步
②每个成员都有擅长的技能,都能为集体做贡献
③只有成为最好的球员,才能赢得所有人的认可
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4 页 共7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三大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某校七年级以“新起点·新自我·新要求”为主题,开展“迈好初中第一步”主题班会。以下是主题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同学们纷纷为自己画了自画像,并与同桌相互交流,以下是小华同学的自画像:
我心中的我 个子矮、皮肤黑、自尊自信、爱好书法
父母心中的我 健康、好动、家中一宝、马虎
同学心中的我 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没有缺点
老师心中的我 尊敬师长、负责的课代表、容易急躁
(1)请根据以上“自画像”,分析小华是从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4分)
活动二 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问大家:“你知道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吗?”下面是大家对小豫的评价。
对此,小豫认为,认识自己没什么用,他人评价也不准确,没有必要重视他人的评价。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豫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深深的家庭情结,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发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弘扬中华孝道,倡导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幸福万年长。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5 页共 7 页
材料二 广州番禺的吴铭枝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他们用数十年的生活实践,书写了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动人篇章。
夫妻俩曾因专注事业,一度忽略对女儿的陪伴,直到女儿哭诉“像流浪小狗”,才幡然醒悟。此后 10 年,他们坚持以书信交流,记录日常感悟、解答成长困惑,笔墨间满是温情;面对家庭相处,他们秉持“温柔民主”家风,当教育理念或生活安排有分歧时,从不用指责代替沟通,而是换位思考理解彼此难处,有事共同商量;在家庭传承上,他们将美德延伸至社会,成立了“兔爸教育基金”,夫妻参与农村长者慰问、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女儿受家庭影响,成为公派志愿者赴海外传播中国文化,让传统美德在亲情滋养中不断升华。三人在家庭事务与社会责任中协作分担,凝聚起建设美好家庭的强大合力。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两个好家风,并谈谈“传承好家风,幸福万年长”的重要性。(6分)
(2)结合吴铭枝文明家庭的事迹,请你为建设美好家庭出谋划策。(8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舞台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运动健儿的精彩表现历历在目,中国之光在奥运赛场上熠熠生辉。七年级(1)班开展了“向运动健儿学习,成长之路不孤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18岁的跳水小将全红婵再夺金牌。少年时接触跳水,全红婵便埋下“站上奥运赛场、为国夺金”的梦想种子。这份梦想让她对跳水充满热情,每天重复上百次跳水动作,反复纠正姿势,枯燥的训练也成了向目标靠近的阶梯。备战巴黎期间,新动作学习难度大,她曾因失误沮丧,但梦想赋予的勇气,让她主动加练、请教教练,一次次突破瓶颈。最终,她在决赛中稳定发挥夺冠。
(1)从材料一全红婵的事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
材料二 中国跳水队的全红婵和陈芋汐,不仅是赛场上的搭档,更是生活中亲密无间的伙伴。训练间隙,她们会凑在一起分享训练心得、吐槽小烦恼,休息时也总形影不离,彼此的陪伴让这份情谊充满温暖,成了彼此最信赖的依靠;她们对跳水有着相同的热爱与追求,心灵间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契合,训练中常常能了解对方的想法;面对训练压力,她们从不是单方面付出:全红婵帮陈芋汐打磨入水技巧,陈芋汐就陪全红婵加练稳定性,哪怕单人赛中存在竞争,赛后也会真诚为对方喝彩、为对方安慰,始终以平等的姿态相互支持,从未计较谁多做一点、谁少做一点。
(2)结合材料二,谈谈什么样的友谊是真挚的友谊。(6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6 页共 7 页
材料三 全红婵的冠军之路,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与帮助。教练是她的 “技术打磨师”,逐帧分析动作细节,调整发力节奏;队友是 “同行伙伴”,训练疲惫时相互打气,良性竞争中彼此促进。营养师按训练强度配餐,确保能量供给;康复师每天按摩放松,缓解肌肉劳损;场馆维护人员提前检查设施,为训练安全兜底,后勤人员更像“隐形保障网”。正是这些不同角色的默默付出,共同为她搭建起通往冠军宝座的坚实桥梁。
(3)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要拟定以“从全红婵的团队协作看班级建设”为主题的倡议书,请你结合材料三,补充倡议书的内容,为建设优秀班集体出谋划策。(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全红婵的冠军之路,离不开教练的专业指导、队友的互助共进、后勤人员的默默保障。正是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同向发力,才筑起了通往成功的桥梁。这股团队协作的力量,同样是我们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核心密码。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建设良好班集体,要① ② ③ 同学们,优秀的班集体不是一人的精彩,而是众人的同心。让我们以全红婵团队为榜样,各尽所能、彼此支撑,把我们的班级建成温暖、奋进、有力量的 “大家庭”! 倡议人:七年级 (1)班全体同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7 页 共 7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水平测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母校时说道:
“我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博中度过的。因此,博中
是我最感亲切的母校,他给予我培养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学时
代(
A.是规划未来之路的最重要时期
B.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起决定作用
C.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D.是我们人生观走向成熟的时期
2.周恩来13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邓恩铭16岁写下“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
生焕然新”的诗篇;毛泽东17岁表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雄心…革命先辈启
示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规划未来。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我们应该(
①结合自身条件,确定发展目标
②考虑自身兴趣,其他无关紧要
③制订行动方案,明确实施细节
④提高做事效率,随时改变计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孙子·谋攻篇》中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几乎在同一
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名言。这告诉中学生(
A.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战胜他人
B.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促进生命成长
C.古人认识自我造诣深,现代人比不了
D.增强个人的人生修养,塑造内在的美
4.目前,部分中学生存在“社恐心理”,其实“社恐心理”是一种自我设限,觉得自己努力了但没
成功很没面子,所以宁可不去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恐”在于人们过分关注别人怎样看待
自己,觉得说错话、做错事非常丢脸。克服“社恐心理”需要(
A.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缺点
B.学会接纳自己,调整自己
C.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
D.挖掘潜能,做完美的自己
5.众所周知的“中国飞人”苏炳添身高只有1.72米,在跑步方面,他的步长非常吃亏,但是他充分
发挥爆发力突出、步频快的特点,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对于做更好的自己,
苏炳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B.要学会发挥优点
C.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D.要将梦想付诸行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共7页
6.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道德与法治老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梦想,下列同学
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A.小康:我想成为物理学家,我要学好物理,其他课不重要
B.小乐:军人很伟大,我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C.小林:大国工匠很厉害,我要早早辍学去学习一门技术
D.小刚:我想成为一名航天员,但是这不可能,离我太遥远
7.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下列同学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①小强利用课余时间打游戏
②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③小鹏经常帮助父母做菜
④小丽周末调查垃圾分类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在七年级3班举行的“成语分类大比拼”活动中,第一小组和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成语故事。你认
为最适合第一小组成语展示的主题是(
囊萤映雪:源自东晋车胤(以囊盛萤照明读书)与南朝孙康(借雪地反光勤学)的故事,形容在艰
苦环境中仍坚持求知,不辍学习。
焚膏继晷:韩愈笔下“点燃灯油接替日光”的治学状态,形容夜以继日的勤奋。
闻鸡起舞:东晋祖逖与刘琨清晨鸡鸣即起练剑,象征及时奋发、自我鞭策的行动力。
A.分清主次,合理规划
B.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C.勤学实干,磨砺成长
D.温故知新,学思并进
9.观看了下图《抓紧时间》的漫画后,以下感悟正确的有(
企督充电。
有啥话旺很地价们说说·
nis2通
①我们应该尊敬、聆听、感恩父母
②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③孝亲敬长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沉迷手机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年2月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启动“最美孝心少年”推选活动。北京市中学生小林因坚持为
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制作“记忆相册”、每日陪父母晨练打卡等事迹入选。这启示我们孝亲敬老
应做到(
A.主动分享校园趣事,消除亲子认知差异
B.关注长辈身心健康,践行日常细微关怀
C.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工作压力
D.遵循传统节日礼仪,恪守叩拜祭祀规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