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漠河市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2025年以来,解放军南部战区多次组织海空兵力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海空域开展战备警巡,涵盖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驱逐舰、护卫舰等多种装备(如歼-16、轰-6K、055大驱等)……下图为我国南海诸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国家中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越南 D.文莱
2.黄岩岛最接近我国领土四至点中的
A.帕米尔高原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曾母暗沙
3.解放军南部战区多次组织海空兵力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海空域开展战备警巡的主要目的有( )
①进一步强化对有关海空域的管控力度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③宣示我国在黄岩岛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④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下图为5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南宁、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分别是( )
A.粤、闽 B.桂、宁 C.皖、湘 D.滇、贵
5.观察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地处寒带 B.呼和浩特,地处平原
C.拉萨,位于“世界屋脊” D.银川,距离海洋最远
6.五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共同特点是( )
A.海陆兼备 B.邻国众多 C.人口稠密 D.民族自治
如图示意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南、甘肃 B.山西、青海 C.河南、陕西 D.山东、西藏
8.图文资料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 )
A.北密南疏 B.北疏南密 C.东密西疏 D.东疏西密
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 B.宜昌—湖口 C.漠河—腾冲 D.河口—桃花峪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共生活着56个民族。下表为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少数民族 节日
壮族 三月三歌节
藏族 雪顿节
回族 开斋节
傣族 泼水节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10.在合适的时间前往银川市可以体验到____的节日氛围( )
A.开斋节 B.雪顿节 C.三月三歌节 D.那达慕大会
11.我国民族多样性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省 B.山西省 C.云南省 D.西藏自治区
1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各民族地区分布均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B.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C.我国56个民族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
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读下图“中国地形类型及面积比例图”回答下面小题。
13.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A B.B C.C D.D
14.上图反映出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多样 B.地形结构单一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平坦开阔
15.下面有关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山区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只能发展木材加工业和采矿业
B.我国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D.山地坡度较大,大力发展种植业有利于保持水土,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地表高低起伏较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的地势特点有( )
①西高东低 ②类型多样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下列山脉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横断山脉 C.秦岭 D.武夷山脉
18.我国地势的优越性体现在( )
①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②便于水汽深入内陆③处可建水电站④沟通东西水上交通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A.人口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0.“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 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21.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 )
A.深居内陆 B.海拔低 C.四周环山 D.多大风
我国海南省海口市的毛纳村在2024年11月举行了一场“雨林时光”田园实景演出。下图为演出场景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海口年降水量约为( )
A.300mm B.800mm C.1500mm D.2000mm
2.毛纳村所属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3.从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得出,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均高于20℃ B.全年温差大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气温低、降水量大的区域雪线高度更低。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5.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根据材料分析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2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久久为功,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实。读图,回答问题。(12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山脉,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水,注入____海。
(2)黄河初春或初冬时期,由于冰凌堵塞河道,黄河会发生_____现象,如图其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河段和________河段。(填序号)
(3)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乙_______平原,通过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________严重,使黄河的含沙量增大,黄河下游流经____平原,使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使洪涝灾害频繁。
(5)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而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主要原因是( )
①下游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②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下游水量减少
③污水净化达标后排放入河,增加水量 ④生物与工程措施结合,水土流失减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有( )
①能源资源丰富 ②河流航运价值高 ③森林资源丰富 ④文化根基深厚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治黄百难,唯沙为首”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请提出一条黄河治沙建议。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河,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提到“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图1为长江流域简图,图2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高原,自西向东注入______海。
(2)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影响,请依次填写空格,完成框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试分析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________。
(4)长江是世界最大“______”,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游河段,结合图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______。
(5)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常受洪水威胁,从地形和降水的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洪涝灾害频繁______。面对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
(6)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角度,谈谈你对长江禁渔的看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B 5.C 6.D 7.D 8.C 9.A 10.A 11.C 12.A 13.C 14.A 15.C 16.C 17.B 18.D 19.C 20.A 21.C 22.C 23.B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1) 巴颜喀拉;渤
(2) 凌汛;宁蒙;下游 ③
(3) 河套
(4) 水土流失;华北;地上河
(5) C
(6) A
(7) 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27.(1) 青藏;东
(2)①西高东低 ②三级阶梯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降水丰富
(3) 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
(4) 水能宝库;上;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
(5) 地形: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降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量大;措施:修建水库调节径流、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
(6) 长江禁渔能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恢复;为长江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 1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