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湾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大湾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化学
本卷共8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l35.5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古代工艺彰显化学智慧。下列文物材料主要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
A.后母戊鼎 B.东汉说唱陶俑
C.唐兽首玛瑙杯 D.明代黄花梨交椅
A. A B. B C. C D. D
2. 化学驱蚊是防控基孔肯雅热的有效措施。避蚊胺是一种常用的驱蚊剂,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避蚊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C. 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均为杂化 D. 可发生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3. 科技创新服务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型催化剂加速绿氢制备,其中的化合价为
B. 智能仿生手实现精细动作,工作时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大豆蛋白人工肉推广上市,主要营养成分与天然肉类相似,富含糖类
D.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发现水冰(含少量干冰杂质),0.5mol该物质质量为
4. 时代主旋律“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医生用双氧水消毒患者伤口 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
B 工人用明矾处理浑浊的井水 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浮颗粒
C 工匠用氢氟酸雕刻玻璃工艺品
D 消防员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A. A B. B C. C D. D
5.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纤维,可以制造先进的复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20的机身材料含航空碳纤维,碳纤维的成分属于纤维素
B. 运载火箭使用碳纤维可增强铝层压板强度,铝合金是纯净物
C. 由聚丙烯腈、沥青等可制备碳纤维,制造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 碳纤维微观结构类似石墨,碳纤维层间主要作用力为化学键
6. 验证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并处理反应前后的试管。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试管油污 B.制备银氨溶液
C.进行银镜反应 D.清洗银镜
A A B. B C. C D. D
7. 据图,能满足下列物质间转化关系,且推理一定成立的是
A. a可为,d可用于制备
B. a可为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C. 可为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和
D. 可为,同温下盐的溶解度:
8. 下列陈述I与陈述Ⅱ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少量Na单质保存在煤油中 的焰色为黄色
B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 与共热,生成气体能使石蕊变蓝
A. A B. B C. C D. D
9. 元素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负性: B. 原子半径:
C. 单质c、g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D.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10.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质子数,比的少
B. 在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
D. 常温下,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数目为
11. 对氯气的制取与性质进行一体化实验探究,装置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能证明氧化性:
B. 装置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多有4个
C. 为干燥有色布条,用于检验是否具有漂白性
D. 处溶液会变为血红色,发生反应:
12. 常温下,向浊液中滴加足量浓氨水,可得到含、和的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滴加氨水,浓度一定增大
B. 加氨水,完全溶解前,的值变小
C. 的电离方程式为:
D. 溶液中存在
13. 由结构不能推测出对应性质的是
选项 结构 性质
A 能与形成配位键 易溶于溶液中
B 乳酸含有羟基和羧基 能发生缩聚反应
C HF分子间存在氢键 热稳定性:
D 苯分子中含有大π键 苯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A. A B. B C. C D. D
14. 一种锌基液流电池如图,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可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b极作正极
B. 放电时阴离子由右室移向左室
C. 充电时总反应为:
D. 充电时每转移电子,阴极区溶液质量减少
15.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中有黄色沉淀生成,硫酸只体现了酸性 B. ②中的长颈漏斗可以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
C. ③中溶液蓝色褪去,证明具有漂白性 D. 若将②中溶质换,则②中会生成
16. 某研究构建了一种高性能可充电的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a。电极I负载催化剂,其发生反应的催化机理如图b。已知其中获得第一个电子的过程最慢,电极材料每转移电子,对应的理论容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图b中i到ii过程的活化能一定最低
B. 放电时,电极上的反应为:
C. 放电时,图b中ii到iii过程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 充电时,每产生标准状况下,能提供的理论容量为
第Ⅱ卷(共4个大题,共56分)
17. 铜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制备含铜化合物并探究其性质。
(1)制备晶体。
我国汉代已将用于制药等生活实践。实验室欲制备少量晶体,装置如图,在锥形瓶中加入洗净的铜屑和稀,水浴加热,通入并搅拌,充分反应。将最终所得溶液经分离提纯得。
①制备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物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②由溶液获得晶体的主要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和干燥。
(2)利用制备铜氨配合物晶体并对晶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配制溶液:现需配制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晶体______g,配制溶液需要的操作及顺序,洗涤之后的顺序为______及装瓶(填下图操作编号)。
②晶体制备:取溶液于烧杯,逐滴加入浓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溶液呈深蓝色,测得溶液的为13.向该溶液中滴加无水乙醇,至产生大量的深蓝色晶体。
③提出假设:晶体可能是中的一种或两种
④查阅资料:在碱性溶液中可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会分解。
⑤实验验证: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检测结果
i将②中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
ii取i中的晶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测其溶液pH;向溶液中滴加______。 溶液pH为12;有______(现象)。
iii取i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测其溶液pH;用盐酸酸化后滴加溶液。 溶液pH为10,有白色沉淀生成;
iv另取i中的剩余滤液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放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⑥实验结论:实验⑤的步骤及结果说明深蓝色晶体是和的混合物。试解释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的判断依据______。
18. 铅渣是铅火法冶炼的废渣,含有Cu、Fe、Pb、Zn、Sb等金属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回收再利用、、、的生产工艺如下。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褐煤主要成分是碳单质,“还原焙烧”时,被还原成、单质,同时产生一种还原性气体,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2)“沉锌”时加入促进生成的原理为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氧化酸浸”提取铜和锑时,需控制硫酸用量不宜过高,从工艺成本或环保角度分析原因______(答一点即可);“氧化酸浸”时,往浸出液中加入酒石酸,能与形成稳定的可溶性配合物如图,从而提高浸出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配合物中4个配位键的稳定性相同
B.酒石酸与形成配合物能抑制的水解
C.与酒石酸形成配合物的原因是有孤电子对
D.该配合物可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4)常温下,“调”时采用氨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值对浸出液中铜和锑的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小浸出铜的损失,同时有效的分离锑,理论上选择合理范围是______,若最佳,此时溶液中______mol/L(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5)是铅渣回收的重要产物,其晶胞结构如图,则的配位数为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其中阴阳离子最近间距为______(列出计算式)。
19. 铜催化剂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催化剂。可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化学转化。
(1)氯化亚铜(CuCl)是常用的铜催化剂,其难溶于水。
①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②可由和溶液常温下反应制备,写出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③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成果之一为“点击化学”,亚铜催化的叠氮—炔环加成(例如反应a)是经典的点击化学反应。
反应a:
已知:有机物1、2、3的燃烧热的焓变分别为,则反应a的______。
④将负载到固相载体上,可发生反应,实现工业废气中的吸附分离。
反应b:
已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的平衡吸附率减小
B.继续增加吸附剂CuCl的量,正反应速率增大
C.温度不变,增大压强,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浓度减小
D.温度不变,减小压强,会释放出已吸附的CO
(2)铜催化剂可催化活性/可控聚合反应,其催化卤代烃(R-Cl)引发苯乙烯(St)的加成聚合反应部分机理示意图如图。
①该反应的催化剂为______(填写示意图中的物质,下同)。
②写出此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
(3)为了提高在有机体系中的催化活性,铜作为催化剂时通常会加入有机配体形成配合物。在某非水溶液中,配体与发生反应,某研究小组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配位数及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i)在处有特征吸收峰,在此波长处的吸光度与的浓度关系为:。
ii)混匀溶液与溶液,在容量瓶中定容,两者起始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与,保持与之和为,测得体系的随的变化如图。
①所有配位化合物中均存在如反应c平衡过程,并将其平衡常数称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稳定常数______(填“越大”或“越小”),配合物越稳定。
②在该体系中,求解______;的稳定常数为______。(写出推导过程,结果列计算式即可)
20. 我国科学家最近在有机光催化剂/廉价金属协同催化的不对称多组分合成中取得进展。其中一个反应如下(反应条件略:Bn—代表苯甲基,Ph代表苯基)。
(1)化合物2a的分子式为______。
(2)化合物4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3)关于上述反应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有键的断裂和键的形成
B. 存在碳原子杂化方式的改变,有手性碳原子的形成
C. 是苯乙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已知的环上存在类似苯环的大键,则单个硫原子孤对电子数为1对
(4)化合物与发生催化氧化后生成化合物,分子式为。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用红外光谱仪检测该反应。在I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酸且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结构共______种。
(5)根据上述信息,分四步合成化合物II。
①第一步,芳香烃的一溴取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注明反应条件,下同)
②第二步,进行______(填具体反应类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第三步,催化氧化。
④第四步,合成II:③中得到的芳香化合物与1a、______(填结构简式)反应。
(6)参考上述三组分反应,利用含三元环的共轭二烯烃与、直接合成开环产物III。写出5a的结构简式______。
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化学
本卷共8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l35.5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A
第Ⅱ卷(共4个大题,共56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 ②. 蒸发浓缩 ③. 冷却结晶 ④. 过滤洗涤
(2) ①. 5.0 ②. CEBD ③. 盐酸酸化后再加溶液 ④. 白色沉淀生成 ⑤.
实验iii测得的滤液碱性明显比未加乙醇结晶前的深蓝色溶液碱性弱,这说明原深蓝色溶液中的并不完全存在于结晶后的滤液中,蓝色晶体中也含有OH-,这说明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碱性化合物[Cu(NH3)4](OH)2 nH2O(或实验ii中深蓝色晶体溶于水后的溶液显示出比实验iii滤液还强的碱性,这说明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碱性化合物[Cu(NH3)4](OH)2 nH2O)
【18题答案】
【答案】(1)
(2)
(3) ①. 过量硫酸会增加后续中和试剂的消耗,提高成本;或过量硫酸导致废液酸性过强,增加处理难度 ②. BD
(4) ①. 2.5—3 ②.
(5) ①. 4 ②.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Cu2++2Cl-++H2O=2CuCl↓++3H+ ③. ④. AD
(2) ①. ②. R-Cl+nSt R-(St)n-Cl
(3) ①. 越大 ②. 1 ③.
【20题答案】
【答案】(1)
(2)羟基 (3)ABD
(4) ①. 能 ②. 2
(5) ①. ②.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③. ④.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