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某学者统计,1916年至1924年间,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馄相继担任大总统或代总统。高二历史试卷(二)1924年11月至1926年4月段祺瑞任临时执政,段氏下台不久,张作霖自封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是为国家元首。这9年时间经历的内阁就有27个之多。由此可见(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A.民主共和流于形式B.国家分裂使政令不一学校C.军阀彼此混战频繁D.政党政治已难以延续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探索并建立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政权形式,为人民政权的发展积考装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累了宝贵经验。下列历史时期与政权建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A.大革命时期—一在农村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姓名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B.土地革命时期一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C.全面抗战时期一政权组成实行“三三制”,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D.解放战争时期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确立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合题目要求。6.商鞅创立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最低“公士”至最高“彻侯”,还规定“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1.与表一中九卿的职责相比较,表二中六部职能的变化,反映了级,益田一顷”。公元前340年,秦将司马错因战功封“左更”爵,平民首次获高阶爵位。商表二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职责官名职责鞅的上述举措表一三公九卿制中九卿的职责吏部掌国家官吏的铨选A.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B.服务于基层治理官名职责户部掌国家财政郎中令皇家宫廷侍卫礼部掌文化教育C.捍卫了小生产者利益D.着眼于民生改善奉常皇家祭祀兵部掌兵政7.1979年开始,中央把一些属于中央部委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许多原来宗正皇家宗族事务刑部掌司法刑狱太仆中央直属的企业也交给地方政府管理。此后,地方政府在投资决策、吸引外资等方面获得皇帝车马舆服工部掌屯田水利更多自主决策权。这一举措A.家国同构色彩渐趋浓厚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C.国家行政体系日臻完善D.权力分工更加细致B.调动了地方政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2.史载唐初“边将不久任,多耀文臣,岁末还朝”。至玄宗时期,边将多授节度使,兼领数镇,久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居其职,权倾一方。如安禄山身兼三镇,聚兵自重。这一调整反映了唐中期D.适应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A.内重外轻格局确立B.中央选官制度变革C.地方治理隐患加深D.军事改革成效显著8.明代科举考试注重策问和经史时务策,据《乡试录》《会试录》统计,仅正德、嘉靖年间,以治3.列宁曾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河或漕运为议题的乡、会试策问有至少13道;嘉靖时期,以边备为主题的策问几乎每科会美国这场战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试都有,“北虏”、女真和倭寇问题不止一次地出现在科场策问中。据此可知,明代科举A.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A.考试内容具有一定连贯性B.选拔程序愈发公平严密C.殖民地与资本主义的矛盾D.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C.注重士子经世意识的培养D.选人标准强调德才兼备高二历史试卷(二)第1页(共8页)高二历史试卷(二)第2页(共8页)高二历史试卷(二)一、选择题1.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和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表一九卿职责多服务于宗室(如宫廷侍卫、祭祀、宗族事务),体现家国一体;表二六部职责完全面向国家事务(如官吏铨选、财政、兵政),行政分工专业化、系统化。材料中的转变反映了国家行政体系日臻完备,C项正确;六部脱离皇家事务,家国同构减弱,排除A项;六部制是行政体系完善,但题干未直接体现君主专制强化(如相权分割),排除B项:六部的确分工细致,但核心是行政体系从服务皇室到服务国家的转型,而非仅分工细节,排除D项2.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与唐初相比,唐朝中期以武将代替文臣管理边疆地区,节度使的任职时间长、辖区大、权柄重,武将权力膨胀、久镇地方的现象和地方军政权力集中成为中央统治的潜在威胁,反映出唐朝中期地方治理隐患加深,C项正确;材料集中体现的是地方权力失控,并非内重外轻格局,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政府对地方的管理而非中央选官制度变革,排除B项;军事改革成效显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参考答案及解析第5页(共10页)3.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创立军功爵位制度能够激励士兵立功,通过奖励军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美功,激发士兵在战争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军队的战国)。列宁所说的“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斗力,同时军功爵位制度使士兵有机会改变自己的革命的战争”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一1783社会地位,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商鞅的上述举措年)。列宁认为,这场战争是“现代文明的美国历通过打破旧贵族特权,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A项正史”的开端,因为它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体系主要指在州县以下实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的治理结构与机制,例如商鞅变法时期基层治理的深远影响,C项正确: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与南方措施是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导致美国内战(1861坐,互相纠察告发等,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商鞅1865年),排除A项: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没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措施促进了封建有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排除B项;“不同种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提族之间的矛盾(如黑人VS白人、印第安人VS殖民供了有利条件,排除C项;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者)”虽然存在,但不是独立战争要解决的主要矛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改革,建立地主盾,排除D项。阶级专政,发展封建经济,最终实现秦国的富国强4.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兵,材料所述举措与民生改善无关,排除D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6至19247.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16年至1924年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的间,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相继担任大总统或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79年,代总统,随后又出现了“临时执政”“自封为中华民改革开放刚起步,中央下放权限给地方政府,让地方国陆海军大元帅”,而且这9年时间经历的内阁就在投资决策、吸引外资等方面有更多自主权。这就有27个之多,可见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严重,甚给了地方政府更多“主动权”,能调动它们参与改至出现依靠武力夺取和控制北京政权的情况,导致革、推动发展的积极性,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政局混乱不堪,民主共和已流于形式,A项正确;材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才提出的,1979年还谈不料信息主要是说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局混乱,民主上“完善”它,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共和流于形式,无法得出国家分裂使政令不一,排除开是在1984年,排除C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20B项;材料信息主要是说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局混世纪90年代的任务,排除D项。乱,无法得出军阀彼此混战是否频繁,排除C项;材8.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料主旨是说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局混乱,民主共和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流于形式,且1912年宋教仁遇刺事件就已表明政党国)。据材料可知,明代科举策问多涉及治河、漕政治很难正常延续,排除D项。运、边备等当时国家面临的实际政务和军事问题,说5.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明科举考试注重考察士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在培养其经世致用的意识,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据材料可知,全面抗战时期,为团结各阶级共同抗科举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实用性,而非考试内容的日,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连贯性,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考核内容,没有涉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C项正确;及官员选拔的程序,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考核大革命时期(1924一1927)主要是国共合作反帝反内容,没有涉及选拔人才标准的信息,排除D项。封建,未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该政权是土地革命9.C【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时期的产物,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1927一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中国)。1937)建立的是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全根据题干“《章程》对立学总义、学科程度、评年入面抗战时期的,排除B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学、学生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员职责等作了明确于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的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章程明确了新式在解放区建立行政区和军政委员会,排除D项。学堂的学制、课程设置和管理规范,有利于促进近代6.A【详解】根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教育的发展,为新式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而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C项正确:孙中山的国(中国)。根据材料“商鞅创立二十级军功爵位文官考试思想主要形成于民国时期,清政府在1904制”“公元前340年,秦将司马错因战功封‘左更'年尚未采纳其主张,排除A项;科举制正式退出历爵,平民首次获高阶爵位。”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史舞台是在1905年,排除B项;《奏定学堂章程》主参考答案及解析第6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5年11月高二学年期中联考巩固卷(二)历史.pdf 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5年11月高二学年期中联考巩固卷(二)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