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等3地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等3地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D2.C3.D4.A5.B6.A7.A8.B9.D10.B11.A12.B13.D
14.C15.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16.问题1
国王地位: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具有无上的权威。(1分)
制度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
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之间不得通婚。(1分,任答一点即可)
民主局限:民主范围有限,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能够享受民主权利
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极少数:属于原始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容易被野心家利用,引发混乱,导致暴民政治;等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
灭亡原因:日耳曼人的入侵:罗马帝国内部严重的阶级矛盾:军队的蛮族化程度
加深,导致政局动荡:等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
问题2: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庄园经济则是经济基础,它
们共同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结构,共同维系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
分)
问题3:都体现了古代阿拉伯文明的辉煌成就,是阿拉伯人智慧的结晶:为后世
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等提供了重要依据。(2分,任答
两点即可)
17.(1)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建立封君与封臣关系:封君与封臣之间有
着严格的等级性;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3分)
(2)独特之处:生存时间长,混合文明。(1分)
影响: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
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
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2分)
(3)事件:大化改新。(1分)
特点: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改造利用。(1分)
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18.(1)共同之处:都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都使用雇佣劳动力;产品都
面向市场;等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
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整体面貌。(2分)
(2)特点:持续时间长;覆盖地域广;涉及领域宽:文化巨人辈出:借助传统
文化宣传新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思想主题:等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
说明:但丁代表作《神曲》,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
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
理想。《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
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
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
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2分,任选一位名人进行说明即可)
1姓名
准考证号
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
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某地安放了23位著名立法者浮雕,汉谟拉比位列其中,他得以
人选的核心原因是
A.统一了古巴比伦
B.实现人治到法治转型
C.维护奴隶主利益
Ai⑩大
D.制定较为系统的法典
汉漠拉比
2.亚历山大东征推广了希腊文化,与此同时,东方文化也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
向渗透。这反映了亚历山大的扩张战争
A.造成了东方文明的衰落
B.改变了西方文明的进程
C.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D.推广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3.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是
A.金字塔、《摩诃婆罗多》
B.象形文字、《医学集成》
C.太阳历、《汉漠拉比法典》
D.帕特农神庙、大竞技场
4.“城市兴起后,通过斗争,大多获得了特许状,成为自由城市。西欧后来出现的那些
自由民主风尚,应该是城市的功劳。”这反映了城市的出现
A.推动西欧民主进程
B.摆脱封建领主控制
C.削弱西欧封建王权
D.脱离宗教神权束缚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5.《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写道:“如果学校与市政当局发生矛盾,或者学校对所在地
的条件和环境感到不满,会像巡回商人那样,从一个城镇迁移到另一个城镇。”这反
映出中世纪大学
A.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B.享有较大的自治权
C.享有免赋税的特权
D.受教皇和国王打压
6.孝德天皇进行政府机构的改革,以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来打破氏族格局,地
方设置国、郡、里三级行政单位,防务上由关塞、戍边军和驿站组成,长官均由天皇
任命。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武士特权
C.形成了幕府统治
D.造成了土地兼并
7.中世纪晚期,西欧农奴通过缴纳赎金获得人身自由,富裕农民承租大片土地并雇佣
工人耕种,城市中的市民阶层通过工商业积累财富。这些变化体现的社会结构发
展趋势是
A.新兴阶层逐渐崛起
B.农奴阶级彻底消失
C.贵族势力不断强化
D.农民地位持续下降
8.文学与绘画往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列作品有助于我们
研究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文艺复兴的发展
C.阶级关系的变化
D.启蒙运动的兴起
9.下图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是
欧洲
亚洲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