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中学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实验中学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K12重庆市2025一2026学年度上期期中质量诊断
七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共两个大题,总分50分,时间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相关成果,表格中的内容说明我国()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蓝田人
距今约160万年
那县人
距今约100万年
A.有百万年的人类史
B.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有一万年的文化史
D.与世界文明交流共生
2.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最为可靠
的史料是()
A.《疯狂原始人》电影片段
B.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等文物
C.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的神话传说
D.司马迁《史记》中有关黄帝的记载
3.用DeepSeek搜素重庆的远古传说,有“大禹治水”和“涂山氏望夫”等故事,而地质学家和考
古学家在重庆主城区及三峡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古河道遗迹、河床卵石层以及被淹没的
古人类活动遗址。这说明远古传说()
A.反射出早期国家的社会特征
B.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C.印证了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
D.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一致
4.“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
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居所固定杂居相处
B.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在交往中不断融合而成
仔细阅读下面三字经的部分内容,完成5-6题。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5.上文中“夏传子,家天下”标志着()
A.禅让制的开始
B.王位世袭制的开始
C.分封制的开始
D.专制集权的开始
6.上则三字经的内容反映了()
A.尧舜禹禅让
B.夏商的兴亡
C.春秋的争霸
D.战国的变革
第1页,共6页
7.下图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的内容应是()
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动高的春秋时期
王室童微
周王室统治力大藏,分封制逐步瓦解

齐相公、晋文公、秦程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需
A.盘庚迁殷
B.
平王东迁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
8.“战国李悝估计,(当时)一个农民可以耕田百亩(约相当于20800平方米),每亩产粟三斗,
可供五口人食用。以上这些都为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也使得有相当一些人成为有闲阶层,从
而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为‘百家争鸣'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的正确结论是()
A.春秋时旧制度瓦解
B.思想解放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C,农民都是有闲阶层
D.农业生产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9.《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下列对
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李冰建立了蜀国
B.“天府”指的是黄土高原
C,“天府”的出现得益于都江堰的修建
D.都江堰保障了水利运输
10.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这一思想源于()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1.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中国
A.汉字的传承一成不变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2.在学习《秦统一中国》时,老师要求绘制秦朝疆域简图。下面是四位同学依据《秦朝形势图》
绘制的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长城一带
长城一希
A.霞西
→东海
B.东海
→霞酒
南海
南海
南海
南海
C.东海一
→西
D.西
→东海
长城一帝
秦朝形势图
第2页,共6页K12重庆市2025—2026学年度上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分)
1-5 ABBDB 6-10 BCDCD 11-15 CACDB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8分,第17题17分,共35分)
16.(18分)(1)措施:开展军事行动,打击控制了殷商残余势力;实行行政地理规划,分封制。(符合题意即可,2分) 因素:周朝直接继承殷文明的成功经验;周人善于发扬自身文化优势;对殷制加以改造。(符合题意即可,3分)
(2)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发;各国欲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2分)特点: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任选其中三点,3分)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任选其中两点即可,2分)
(3)措施:设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修筑驰道;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南征百越,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任选其中三点即可,3分)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国古代疆域的基本格局。(符合题意即可,2分)
制度创新推动政权演进(1分)
17.(17分)(1)先民智慧:①河姆渡出土骨耜,说明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等,出土的象牙雕刻器说明人能够运用雕刻技术,有了审美意识;河姆渡人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4分)②半坡遗址出土陶埙和纺轮,说明掌握制陶技术,从事手工劳动,有了娱乐意识;半坡人会制作陶器和简单的乐器,会制作陶器等。(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4分)③良渚古城有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等,说明良渚社会有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4分)④陶寺古城出土铜齿轮形器,说明先民能够制作小件的青铜器;陶寺古城的龙纹陶盘说明先民掌握了精湛的彩陶技术并可能已有统一的崇拜对象等。(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4分)
(2)展板一①⑤展板二③④展板三②⑥(3分)
(3)路线一:北京人遗址可以看到旧石器、牙齿化石、北京人复原头像等,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半坡遗址可以看到半地穴式房屋、新石器、陶埙等,见证了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发展情况;良渚古城可以看到玉钺、水利工程等,证明已经出现早期国家。三者串联起中华文明从蒙昧到文明的跨越,是触摸文明根脉的绝佳研学之旅。(需包括三个遗址相关内容和价值,言之成理即可给6分)
路线二:孔子博物馆可以了解孔子生平、思想主张、典籍等,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提出的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黄帝文化博物馆可以了解黄帝的传说,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等,这一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华夏族主干、因此后人尊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则可以看到恢宏的地下宫殿和众多的兵马俑、秦半两、小篆等,实证秦统一后的强大军事实力与高超手工业水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华文明大一统进程的重要见证。三者串联起中华文明从起源象征、文化核心到大一统实证的发展脉络,是探寻文明传承的优质研学路线。(需包括三位历史人物贡献和影响,言之成理即可给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