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天津市天津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天津市天津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天津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小题,共 50分。
1.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
躏。”“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同学们在历史课前预习中,通过人工智能 AI 检索相关内容“圆明园”,收集的关键信息有:“万园之
园”“(1860 年)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对世界文明造成严重破坏”,等等。据此可知,同学们即将学
习的这一内容发生于(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3.一本历史著作中,一个国家被提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侵华暴发户”。从 19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它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这个国家就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4.太平天国提出的纲领性文件中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也”。这份纲领性文件( )
①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②表明太平天国要通过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③带有很大空想色彩而难以施行
④彻底制止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如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
第一单元____
第 1 课鸦片战争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
A. 近代化的探索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如表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关于赔款的规定,据此可知列强侵华的重要目的是
( )
第 1 页,共 9 页
条约名称 赔款金额
《南京条约》 2100 万银元
《天津条约》 英法各 400 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英法各 800 万两白银
A. 打开中国市场 B. 掠夺中国财富 C. 割占中国领土 D. 控制中国海关
7.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下英国攫取的侵略权
益,哪一项不是出自这次侵略战争( )
A.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8.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
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
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9.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
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林则徐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开展禁烟活动
B.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0.1843 年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与这之前相比:棉花下降了近 20%,棉纱下降了近 10%,头等白洋布
下降了近 23%.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1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
于是,在 1866 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A. 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
C. 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 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第 2 页,共 9 页
12.如图为 1842-1854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图,该图所示现象( )
A. 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 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 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 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13.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
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
A. 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 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 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 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14.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 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
“惠吉”号下水。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 年,海军衙
门设立。上述说明( )
A. 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 B. 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 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D. 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15.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
A. 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技术 B. 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 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制度 D. 清朝封建统治,养兵练兵之法
16.如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
第 3 页,共 9 页
A. 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 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 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17.1875 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
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
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 游历西洋 B. 兴办洋务 C. 学习科技 D. 救国图强
18.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原因在于洋务运动的根本
目的是()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D. 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19.1871 年曾国藩《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中“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
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可见,清
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 )
A. 游历西洋 B. 兴办洋务 C. 学习科技 D. 富国强兵
20.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图示理清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21.之所以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这场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失败
C. 战后中国人开始与西方国家交往
D. 清政府第一次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2.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
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23.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他是(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琦善 D. 奕山
第 4 页,共 9 页
2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
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5.2011 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如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三件国宝流失
海外是与哪场战争有关(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4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 年 6 月 9 日,为庆祝香港回归 20 周年,香港大学生“寻根追梦,同心同行”内地探访交流活
动在静海寺纪念馆举行,双方互赠礼物,如图为静海寺纪念馆获赠礼物。静海寺纪念馆获赠礼物《南京条
约》原件影印件
材料二《清史稿 地理志》广州府:新安县有“九龙司”,统辖九龙半岛。清咸丰十年英国强占九龙半岛
南端“岬角至尖沙咀”一带。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条约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它签订于哪一年?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清咸丰十年是公元哪一年?“九龙司”一带被英国割占是什么条
约的结果?
第 5 页,共 9 页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各户都不能因人口多寡而沾光或吃
亏……它按一个统一的标准,把天下田分为九等,平分时“杂以九等,好丑各一半”,使各户所分之田,
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土地质量上也是均等的。
——摘编自《略论太平天国的经济思想》
(1) 材料一图 A 浮雕展示的是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发动的 ______ (地点)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
______ (人物)写成图 B,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1860 年,曾国藩的 ______ 军包围
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______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2) 材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国什么经济思想?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时间轴,指出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面临困境。由此判断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第 6 页,共 9 页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在加强国防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指出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的口号。
第 7 页,共 9 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C
6.B
7.C
8.C
9.B
10.C
11.A
12.B
13.A
14.C
15.A
16.B
17.D
18.D
19.D
20.B
21.A
22.B
23.B
24.C
25.B
26.【小题 1】战争:鸦片战争;时间:1842 年。
【小题 2】时间:1860 年;条约:《北京条约》
第 8 页,共 9 页
27.【小题 1】金田;洪仁玕;湘;1864。
【小题 2】平均分配土地
28.【小题 1】困境: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面临内忧外患的
困境。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小题 2】努力: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口号:“求富”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