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兄弟学校联考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5八上·雷州月考)2025年6月18日,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咏梅社区联合南京师范大学绿迹生态守护者队,在咏梅社区中心成功举办了“银发聚力添新绿,智慧赋能暖夕阳”双课堂活动。“智享银龄”课堂率先开讲,志愿者们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强调防范诈骗信息。本次课堂内容体现了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具体做法是( )A.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B.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C.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D.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2.(2025八上·雷州月考)从下表中,我们可以获得的警示是( )未成年人在网上遇到不良信息的情况遭遇情况 从不 偶尔 时常 总是 不清楚百分比 24.2% 55.8% 13.6% 3.1% 3.3%A.互联网是法外之地,充斥着不良信息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提高警惕C.网络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深度思考D.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3.(2025八上·雷州月考)李奶奶喜欢和远在外地的子女交流,但子女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学会使用视频通话后,李奶奶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觉子女就在身边,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情境的是( )A.网络传播方法的不断创新B.网络促进创新资源的汇聚C.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D.网络为文化盛宴提供便利4.(2025八上·雷州月考)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安提前制订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跟长辈学做月饼。 ⒉.和爸爸妈妈回农村老家进行秋收劳动。 3.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小安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 )①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忽视课堂学习 ②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体验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5.(2025八上·雷州月考)从嗷嗷啼哭的婴儿到在父母的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儿童到在教师教导下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都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这表明( )A.每个人要走的道路都是一样的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6.(2025八上·雷州月考)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秦提前制定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跟长辈学做月饼。 2.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下列对小秦的假期计划的点评,你赞同的有( )①小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②小阳: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③小西:小秦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④小敏:浪费了宝贵的课余时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2025八上·雷州月考)王建兵从建筑工人做起,虚心学习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成功考取焊接技师资质。他秉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五小创新发明”活动,带领团队成功设计出高效节能的冷却系统、高性能旋流器等,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在行业内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王建兵,以下点评正确的有( )①他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②他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值得我们学习③他过度关注自身,忽视了为社会作贡献④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他人共创美好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5八上·雷州月考)2025年7月5日,山西师范大学“236星火科普实践队”的青年志愿者前往吕梁市石楼县留村,深入探访红色历史,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告诉我们亲社会行为( )A.是大学生必须参与的行为 B.需要作出伟大的贡献C.就是善于表现自己的行为 D.在社会实践中养成9.(2025八上·雷州月考)“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意为喜欢集群而又厌恶独处,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下列行为与其意思相符的是( )①看到发生火情,马上拨打火警电话 ②关注某地灾情并踊跃捐款捐物③朋友想抄自己的作业,立马递过去 ④积极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图是初中生小明对所在地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图中的变化反映出( )①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 ④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八上·雷州月考)在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上,5875名赛事志愿者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无私付出,为亚冬会的圆满开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由此可见( )A.个人是社会的唯一组成部分B.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D.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12.(2025八上·雷州月考)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对此,下列做法值得学习的是( )①在公园健身休闲时不破坏公共设施②为赶时间跟随人流闯红灯过马路③在公共场所不追逐打闹、不乱扔垃圾④选购商品时,随意将商品包装拆开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3.(2025八上·雷州月考)“愤怒决堤时,不要让鼠标和键盘跑过理智;逆流涌动时,勇于发声,共同抵制。”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应该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②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③沉迷网络交往会疏离现实人际关系④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4.(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列对下列漫画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漫画①反映出一些未成年人容易沉迷网络,跟风打赏网络主播,对家庭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因此未成年人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B.漫画②反映了网络的积极影响,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推动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C.漫画③中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要严格立法,依法打击各种网络违法与犯罪,净化网络环境D.漫画④反映手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低头看手机应该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15.(2025八上·雷州月考)根据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30.86%的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这警示我们( )A.在网络时代,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B.远离网络,保护个人信息C.要遵守法律,依法打击网络违法行为D.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16.(2025八上·雷州月考)围绕下图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②网瘾现象是不可避免的③要尽情享受网络的乐趣④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7.(2025八上·雷州月考)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此,我们要( )①放弃当前学业,注重学习新技能②持续不断地学习,适应社会发展③提升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④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8.(2025八上·雷州月考)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①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亲近社会③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④尽快逃离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列名言能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0.(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列观点能对图中王同学起到劝导作用的是( )①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21.(2025八上·雷州月考)2025年国产AI大模型“灵境”发布后,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号称“3天精通灵境”“AI创业速成班”的付费课程,部分课程仅为拼凑的基础教程却售价上万元。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 A.要谨慎辨别网络信息,恪守道德与法律 B.网络信息复杂难辨,应远离网络避免受骗 C.要主动参与执法,打击商家的违法活动 D.提高防范意识,拒绝使用“灵境”大模型 22.(2025八上·雷州月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学生小明本打算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看新闻,看完新闻他却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材料二 见图。(1)材料一启示我们,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信息节食”?(2)“转发谣言也违法”,我们应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写出两点)(3)材料二警示我们,怎样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23.(2025八上·雷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是初中生小胡给自己制订的微公益活动计划。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注意事项课余时间 在校图书馆打扫卫生、整理书籍 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上课双休日 在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开展手工作品义卖活动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垃圾节假日 到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联谊活动 提前预约时间寒暑假 在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设计新颖的宣传形式(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的看法。(2)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请你列举两个自己参与的亲社会行为的事例。(要区别于上面材料中的示例)24.(2025八上·雷州月考)认识社会生活【明晰身份】以下是中学生小善(男)日记的部分片段:日记一 2025年7月20日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参观博物馆,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 2025年8月7日今天做作业时我遇到了一道难题,就打电话询问老师,老师为我细心讲解,我学到了新的解题方法。(1)小善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哪些社会角色?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属于哪种类型?请分别说说。【了解变化】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的发言:小秦: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小智: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2)你还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请再介绍两方面。【浅谈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3)结合所学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上述两位同学观点的理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 课堂内容 强调防范诈骗信息,这有助于提升老人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告诉我们要 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活动反映指导老人安全使用网络,未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不符合题意,该活动是线下教学而非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共事务或公益行动;D不符合题意,活动未涉及培育网络文化或改善整体网络环境。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答案】B【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表格显示超半数未成年人“偶尔”遇到不良信息,说明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需提高警惕,故B符合题意;A错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24.2%的人“从不”遇到,“充斥着不良信息”过于绝对;C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不良信息”而非“碎片化信息”;D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提及“沉迷网络”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利用网络实施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3.【答案】C【知识点】网络的积极影响【解析】【分析】李奶奶通过视频通话与子女跨越地理距离交流,体现了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传播方法的创新;B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创新资源的汇聚;D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家庭沟通,与文化盛宴无关。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4.【答案】A【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可知,学做月饼、参与秋收劳动能帮助小安掌握生活技能,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可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在社会中成长;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小安体验社会生活,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错误,题干中的假期计划均为课外实践活动,并未体现“忽视课堂学习”,且假期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并不冲突。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认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5.【答案】C【知识点】人的社会化的体现【解析】【分析】题干描述从依赖他人到逐步参与社会的过程,体现人的成长是通过学习知识、技能等不断融入社会, 说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故C符合题意;A错误,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性;B错误,在不同社会关系中,身份不同;D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个人成长而非社会关系的形成。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人的社会化的表现,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6.【答案】A【知识点】亲社会行为含义和表现;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学做月饼属于生活技能,参与交通宣传涉及行为规范的学习,这说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 。参与交通劝导需与市民沟通,学做月饼需与长辈交流,均能提升沟通能力。这说明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两项活动均体现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属于亲社会行为,故 ①②③ 符合题意;④错误,社会实践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浪费时间。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认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7.【答案】A【知识点】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分析】他从建筑工人做起,努力学习技能并取得资质,秉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领团队进行创新发明并获得国家专利,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这体现了他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相结合, 他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他恰恰是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忽视了为社会作贡献的观点与题干材料不符;④ 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志愿服务”他的行为主要是职业创新和团队领导,并非志愿服务。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8.【答案】D【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题干中志愿者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说明亲社会行为需在社会实践中养成,故D符合题意;A错误,亲社会行为是积极倡导的,但并非“必须参与”;B错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要“作出伟大的贡献”,日常小事也能体现;C错误,亲社会行为的核心是服务社会,而非“表现自己”。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9.【答案】B【知识点】亲社会行为含义和表现【解析】【分析】 题干中的古语强调 要养成“互助、融入集体、有益他人” 的亲社会行为 。 看到火情拨打火警电话是维护公共安全的正确行为,体现互助精神。关注灾情并捐款捐物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表现。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是服务社区、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故①②④ 符合题意;③错误,允许朋友抄作业违背诚信原则,并非真正的帮助,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相互帮助的精神。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10.【答案】A【知识点】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解析】【分析】市民交通出行从自行车到公交车、汽车再到飞机,体现了交通方式的不断进步,反映出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交通工具从简单到高级的变化,通常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相关,说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故 ①② 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交往方式”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题干未涉及交往方式的变化;④不符合题意,“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强调公共领域的共同参与,题干未体现这一特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11.【答案】D【知识点】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分析】志愿者通过自身努力推动亚冬会成功举办,体现了个人努力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故D符合题意;A错误,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但“唯一”表述绝对化,忽略了社会构成的多元性;B错误,个人的发展可能促进社会进步,但“决定”夸大了个人作用;C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志愿者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而非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12.【答案】D【知识点】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解析】【分析】在公园健身休闲时不破坏公共设施,体现了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利益。在公共场所不追逐打闹、不乱扔垃圾,是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的表现,这些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故 ①③ 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跟随人流闯红灯过马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破坏公共秩序;④不符合题意,随意拆开商品包装属于不文明行为,可能损害他人利益。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13.【答案】B【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愤怒决堤时,不要让鼠标和键盘跑过理智”启示我们使用网络时要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勇于发声,共同抵制”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做负责任的参与者,故 ②④ 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控制情绪和理性发声,未涉及“信息节食”;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提及沉迷网络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14.【答案】A【知识点】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的弊端;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漫画①中未成年人用家长25万元存款打赏网络主播,反映出未成年人易沉迷网络、盲目打赏导致家庭财产损失,因此未成年人需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故A说法符合题意;B错误,漫画②展现的是网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体现的是网络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而非“文化发展”,“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C错误,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无立法权,“严格立法”是立法机关的职责;D错误,低头看手机是沉迷网络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的弊端和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15.【答案】A【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题干数据表明 受访者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的情况多,这警示我们 在网络时代,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故A符合题意;B错误,远离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网络已成为生活重要工具,“远离”不符合现实需求;C不符合题意,打击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执法机关,题干强调个人应对措施;D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隐私保护,与“利用资源”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16.【答案】B【知识点】网络的弊端;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漫画中人物被手机“锁住”,体现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面对沉迷网络的问题,需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故 ①④ 符合题意;②错误,网瘾现象可以通过自律和他律避免,并非不可避免;③错误,“尽情享受网络乐趣”忽视了网络的消极影响,没有做到合理利用网络。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和网络的弊端,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17.【答案】B【知识点】人的社会化的体现【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此,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学习,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 ,故 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能,而不是放弃学业。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的社会化的认识,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18.【答案】B【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亲近社会能增加社交经验,提升社交能力,是克服社交恐惧的有效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心态,从而促进社交参与,故 ②③ 符合题意;①错误,关注自我发展、谋求个人利益可能导致过度自我中心,忽视社交互动的重要性,不利于克服社交恐惧;④错误,逃离社会会加剧社交孤立,阻碍个人社会化进程,与克服社交恐惧的目标相悖。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19.【答案】A【知识点】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个人以社会利益为先,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故①符合题意;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个人服务社会的态度,故②符合题意;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侧重人际交往与个人名声,未直接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个人奋斗与成长,与社会关系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0.【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王同学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游戏、追剧,看视频等,据此,我们要告诉他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图片未体现遵守法律规定、适应网络时代生活的观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21.【答案】A【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面对高价但质量存疑的网络课程,消费者需谨慎辨别信息,同时商家应恪守道德与法律,避免虚假宣传,故A符合题意;B错误,网络信息虽复杂,但“远离网络”不符合现实需求,应提升辨别能力而非逃避;C错误,普通公民无权执法,打击违法行为属于执法机关职责;D错误,拒绝使用新技术是消极态度,应理性防范而非全盘否定。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22.【答案】(1)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2)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任意两点即可)(3)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1)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这告诉我们沉迷网络的危害,为此,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据此组织答案。(2)根据所学,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可以从要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3)转发谣言违法,告诉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具体可以从要 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等方面回答即可。据此组织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可联系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转发谣言违法→可联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要求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答案】(1)我认为小胡积极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行为值得点赞,今后我要多向他学习。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3)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给灾区的孩子募集衣服、学习用具等;清除街头小广告;等等。【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1)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值得我们学习,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 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等方面分析回答。(2)根据所学,养成亲社会行为,可以从要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等方面分析回答。(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 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给灾区的孩子募集衣服、学习用具等;清除街头小广告;等等。【点评】本题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联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3)本题考查自己参与的亲社会行为的事例,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4.【答案】(1) 日记一中小善扮演的角色是哥哥,涉及的社会关系属于血缘关系;日记二中小善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学生,涉及的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2) 在生产工具方面,大型劳动机械耕地代替了传统的牲畜拉犁耕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思想观念方面,男尊女卑思想已经淘汰,人人平等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等等。(3) 小丹: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位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杰: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知识点】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关系的类型【解析】【分析】(1)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参观博物馆,这说明小善扮演的角色是哥哥,属于血缘关系。打电话询问老师,老师为我细心讲解,这说明小善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学生,属于业缘关系。据此组织答案。(2)根据所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有 大型劳动机械耕地代替了传统的牲畜拉犁耕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思想观念方面,男尊女卑思想已经淘汰,人人平等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等等。据此回答。(3)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可以从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位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等方面回答。对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的理解,可以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等方面回答。据此组织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关系的类型,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1 / 1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兄弟学校联考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5八上·雷州月考)2025年6月18日,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咏梅社区联合南京师范大学绿迹生态守护者队,在咏梅社区中心成功举办了“银发聚力添新绿,智慧赋能暖夕阳”双课堂活动。“智享银龄”课堂率先开讲,志愿者们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强调防范诈骗信息。本次课堂内容体现了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具体做法是( )A.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B.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C.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D.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 课堂内容 强调防范诈骗信息,这有助于提升老人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告诉我们要 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活动反映指导老人安全使用网络,未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不符合题意,该活动是线下教学而非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共事务或公益行动;D不符合题意,活动未涉及培育网络文化或改善整体网络环境。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2025八上·雷州月考)从下表中,我们可以获得的警示是( )未成年人在网上遇到不良信息的情况遭遇情况 从不 偶尔 时常 总是 不清楚百分比 24.2% 55.8% 13.6% 3.1% 3.3%A.互联网是法外之地,充斥着不良信息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提高警惕C.网络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深度思考D.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答案】B【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表格显示超半数未成年人“偶尔”遇到不良信息,说明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需提高警惕,故B符合题意;A错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24.2%的人“从不”遇到,“充斥着不良信息”过于绝对;C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不良信息”而非“碎片化信息”;D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提及“沉迷网络”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利用网络实施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3.(2025八上·雷州月考)李奶奶喜欢和远在外地的子女交流,但子女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学会使用视频通话后,李奶奶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觉子女就在身边,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情境的是( )A.网络传播方法的不断创新B.网络促进创新资源的汇聚C.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D.网络为文化盛宴提供便利【答案】C【知识点】网络的积极影响【解析】【分析】李奶奶通过视频通话与子女跨越地理距离交流,体现了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传播方法的创新;B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创新资源的汇聚;D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家庭沟通,与文化盛宴无关。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4.(2025八上·雷州月考)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安提前制订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跟长辈学做月饼。 ⒉.和爸爸妈妈回农村老家进行秋收劳动。 3.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小安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 )①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忽视课堂学习 ②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体验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可知,学做月饼、参与秋收劳动能帮助小安掌握生活技能,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可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在社会中成长;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小安体验社会生活,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错误,题干中的假期计划均为课外实践活动,并未体现“忽视课堂学习”,且假期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并不冲突。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认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5.(2025八上·雷州月考)从嗷嗷啼哭的婴儿到在父母的搀扶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儿童到在教师教导下日益成熟的少年……直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都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这表明( )A.每个人要走的道路都是一样的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答案】C【知识点】人的社会化的体现【解析】【分析】题干描述从依赖他人到逐步参与社会的过程,体现人的成长是通过学习知识、技能等不断融入社会, 说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故C符合题意;A错误,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性;B错误,在不同社会关系中,身份不同;D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个人成长而非社会关系的形成。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人的社会化的表现,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6.(2025八上·雷州月考)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秦提前制定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跟长辈学做月饼。 2.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下列对小秦的假期计划的点评,你赞同的有( )①小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②小阳: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③小西:小秦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④小敏:浪费了宝贵的课余时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亲社会行为含义和表现;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学做月饼属于生活技能,参与交通宣传涉及行为规范的学习,这说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 。参与交通劝导需与市民沟通,学做月饼需与长辈交流,均能提升沟通能力。这说明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两项活动均体现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属于亲社会行为,故 ①②③ 符合题意;④错误,社会实践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浪费时间。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认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7.(2025八上·雷州月考)王建兵从建筑工人做起,虚心学习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成功考取焊接技师资质。他秉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五小创新发明”活动,带领团队成功设计出高效节能的冷却系统、高性能旋流器等,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在行业内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王建兵,以下点评正确的有( )①他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②他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值得我们学习③他过度关注自身,忽视了为社会作贡献④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他人共创美好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分析】他从建筑工人做起,努力学习技能并取得资质,秉持“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领团队进行创新发明并获得国家专利,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这体现了他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相结合, 他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他恰恰是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忽视了为社会作贡献的观点与题干材料不符;④ 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志愿服务”他的行为主要是职业创新和团队领导,并非志愿服务。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8.(2025八上·雷州月考)2025年7月5日,山西师范大学“236星火科普实践队”的青年志愿者前往吕梁市石楼县留村,深入探访红色历史,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告诉我们亲社会行为( )A.是大学生必须参与的行为 B.需要作出伟大的贡献C.就是善于表现自己的行为 D.在社会实践中养成【答案】D【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题干中志愿者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说明亲社会行为需在社会实践中养成,故D符合题意;A错误,亲社会行为是积极倡导的,但并非“必须参与”;B错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要“作出伟大的贡献”,日常小事也能体现;C错误,亲社会行为的核心是服务社会,而非“表现自己”。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9.(2025八上·雷州月考)“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意为喜欢集群而又厌恶独处,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下列行为与其意思相符的是( )①看到发生火情,马上拨打火警电话 ②关注某地灾情并踊跃捐款捐物③朋友想抄自己的作业,立马递过去 ④积极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亲社会行为含义和表现【解析】【分析】 题干中的古语强调 要养成“互助、融入集体、有益他人” 的亲社会行为 。 看到火情拨打火警电话是维护公共安全的正确行为,体现互助精神。关注灾情并捐款捐物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表现。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是服务社区、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故①②④ 符合题意;③错误,允许朋友抄作业违背诚信原则,并非真正的帮助,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相互帮助的精神。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10.(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图是初中生小明对所在地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图中的变化反映出( )①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 ④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解析】【分析】市民交通出行从自行车到公交车、汽车再到飞机,体现了交通方式的不断进步,反映出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交通工具从简单到高级的变化,通常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相关,说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故 ①② 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交往方式”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题干未涉及交往方式的变化;④不符合题意,“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强调公共领域的共同参与,题干未体现这一特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11.(2025八上·雷州月考)在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上,5875名赛事志愿者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无私付出,为亚冬会的圆满开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由此可见( )A.个人是社会的唯一组成部分B.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D.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答案】D【知识点】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分析】志愿者通过自身努力推动亚冬会成功举办,体现了个人努力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故D符合题意;A错误,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但“唯一”表述绝对化,忽略了社会构成的多元性;B错误,个人的发展可能促进社会进步,但“决定”夸大了个人作用;C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志愿者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而非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12.(2025八上·雷州月考)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对此,下列做法值得学习的是( )①在公园健身休闲时不破坏公共设施②为赶时间跟随人流闯红灯过马路③在公共场所不追逐打闹、不乱扔垃圾④选购商品时,随意将商品包装拆开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D【知识点】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解析】【分析】在公园健身休闲时不破坏公共设施,体现了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利益。在公共场所不追逐打闹、不乱扔垃圾,是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的表现,这些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故 ①③ 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跟随人流闯红灯过马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破坏公共秩序;④不符合题意,随意拆开商品包装属于不文明行为,可能损害他人利益。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13.(2025八上·雷州月考)“愤怒决堤时,不要让鼠标和键盘跑过理智;逆流涌动时,勇于发声,共同抵制。”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应该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②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③沉迷网络交往会疏离现实人际关系④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B【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愤怒决堤时,不要让鼠标和键盘跑过理智”启示我们使用网络时要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勇于发声,共同抵制”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做负责任的参与者,故 ②④ 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控制情绪和理性发声,未涉及“信息节食”;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提及沉迷网络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14.(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列对下列漫画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漫画①反映出一些未成年人容易沉迷网络,跟风打赏网络主播,对家庭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因此未成年人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B.漫画②反映了网络的积极影响,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推动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C.漫画③中散布网络谣言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要严格立法,依法打击各种网络违法与犯罪,净化网络环境D.漫画④反映手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低头看手机应该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答案】A【知识点】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的弊端;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漫画①中未成年人用家长25万元存款打赏网络主播,反映出未成年人易沉迷网络、盲目打赏导致家庭财产损失,因此未成年人需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故A说法符合题意;B错误,漫画②展现的是网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体现的是网络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而非“文化发展”,“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C错误,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无立法权,“严格立法”是立法机关的职责;D错误,低头看手机是沉迷网络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的弊端和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15.(2025八上·雷州月考)根据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30.86%的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这警示我们( )A.在网络时代,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B.远离网络,保护个人信息C.要遵守法律,依法打击网络违法行为D.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答案】A【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题干数据表明 受访者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的情况多,这警示我们 在网络时代,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故A符合题意;B错误,远离网络,保护个人信息。网络已成为生活重要工具,“远离”不符合现实需求;C不符合题意,打击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执法机关,题干强调个人应对措施;D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隐私保护,与“利用资源”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16.(2025八上·雷州月考)围绕下图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②网瘾现象是不可避免的③要尽情享受网络的乐趣④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B【知识点】网络的弊端;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漫画中人物被手机“锁住”,体现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面对沉迷网络的问题,需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故 ①④ 符合题意;②错误,网瘾现象可以通过自律和他律避免,并非不可避免;③错误,“尽情享受网络乐趣”忽视了网络的消极影响,没有做到合理利用网络。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和网络的弊端,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17.(2025八上·雷州月考)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此,我们要( )①放弃当前学业,注重学习新技能②持续不断地学习,适应社会发展③提升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④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人的社会化的体现【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此,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学习,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成长 ,故 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能,而不是放弃学业。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的社会化的认识,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18.(2025八上·雷州月考)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①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亲近社会③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④尽快逃离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亲近社会能增加社交经验,提升社交能力,是克服社交恐惧的有效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心态,从而促进社交参与,故 ②③ 符合题意;①错误,关注自我发展、谋求个人利益可能导致过度自我中心,忽视社交互动的重要性,不利于克服社交恐惧;④错误,逃离社会会加剧社交孤立,阻碍个人社会化进程,与克服社交恐惧的目标相悖。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19.(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列名言能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A【知识点】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个人以社会利益为先,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故①符合题意;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个人服务社会的态度,故②符合题意;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侧重人际交往与个人名声,未直接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个人奋斗与成长,与社会关系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0.(2025八上·雷州月考)下列观点能对图中王同学起到劝导作用的是( )①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王同学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游戏、追剧,看视频等,据此,我们要告诉他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图片未体现遵守法律规定、适应网络时代生活的观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21.(2025八上·雷州月考)2025年国产AI大模型“灵境”发布后,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号称“3天精通灵境”“AI创业速成班”的付费课程,部分课程仅为拼凑的基础教程却售价上万元。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 A.要谨慎辨别网络信息,恪守道德与法律 B.网络信息复杂难辨,应远离网络避免受骗 C.要主动参与执法,打击商家的违法活动 D.提高防范意识,拒绝使用“灵境”大模型 【答案】A【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面对高价但质量存疑的网络课程,消费者需谨慎辨别信息,同时商家应恪守道德与法律,避免虚假宣传,故A符合题意;B错误,网络信息虽复杂,但“远离网络”不符合现实需求,应提升辨别能力而非逃避;C错误,普通公民无权执法,打击违法行为属于执法机关职责;D错误,拒绝使用新技术是消极态度,应理性防范而非全盘否定。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22.(2025八上·雷州月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学生小明本打算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看新闻,看完新闻他却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材料二 见图。(1)材料一启示我们,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信息节食”?(2)“转发谣言也违法”,我们应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写出两点)(3)材料二警示我们,怎样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答案】(1)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2)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任意两点即可)(3)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知识点】合理利用网络【解析】【分析】(1)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这告诉我们沉迷网络的危害,为此,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据此组织答案。(2)根据所学,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可以从要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3)转发谣言违法,告诉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具体可以从要 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等方面回答即可。据此组织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10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可联系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转发谣言违法→可联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要求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2025八上·雷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是初中生小胡给自己制订的微公益活动计划。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注意事项课余时间 在校图书馆打扫卫生、整理书籍 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上课双休日 在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开展手工作品义卖活动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垃圾节假日 到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联谊活动 提前预约时间寒暑假 在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设计新颖的宣传形式(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的看法。(2)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请你列举两个自己参与的亲社会行为的事例。(要区别于上面材料中的示例)【答案】(1)我认为小胡积极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行为值得点赞,今后我要多向他学习。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3)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给灾区的孩子募集衣服、学习用具等;清除街头小广告;等等。【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解析】【分析】(1)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值得我们学习,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 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等方面分析回答。(2)根据所学,养成亲社会行为,可以从要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等方面分析回答。(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 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给灾区的孩子募集衣服、学习用具等;清除街头小广告;等等。【点评】本题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联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3)本题考查自己参与的亲社会行为的事例,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4.(2025八上·雷州月考)认识社会生活【明晰身份】以下是中学生小善(男)日记的部分片段:日记一 2025年7月20日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参观博物馆,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 2025年8月7日今天做作业时我遇到了一道难题,就打电话询问老师,老师为我细心讲解,我学到了新的解题方法。(1)小善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哪些社会角色?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属于哪种类型?请分别说说。【了解变化】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的发言:小秦: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小智: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2)你还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请再介绍两方面。【浅谈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3)结合所学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上述两位同学观点的理解。【答案】(1) 日记一中小善扮演的角色是哥哥,涉及的社会关系属于血缘关系;日记二中小善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学生,涉及的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2) 在生产工具方面,大型劳动机械耕地代替了传统的牲畜拉犁耕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思想观念方面,男尊女卑思想已经淘汰,人人平等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等等。(3) 小丹: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位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杰: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知识点】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关系的类型【解析】【分析】(1)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参观博物馆,这说明小善扮演的角色是哥哥,属于血缘关系。打电话询问老师,老师为我细心讲解,这说明小善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学生,属于业缘关系。据此组织答案。(2)根据所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有 大型劳动机械耕地代替了传统的牲畜拉犁耕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思想观念方面,男尊女卑思想已经淘汰,人人平等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等等。据此回答。(3)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可以从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位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等方面回答。对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的理解,可以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等方面回答。据此组织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关系的类型,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兄弟学校联考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兄弟学校联考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