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5年暑期某学校研学团在北京天坛公园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图1为天坛公园平面图,图2为同学们看到的导览指示牌。完成下面小题。
1.若皇穹宇至皇乾殿在图1中直线距离约2.8厘米,则图1所示公园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
A.1∶2800 B.1∶56000 C.1∶28000 D.1∶5600
2.图2所示指示牌的位置大约在图1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黄昏,同学们从北天门向北出园时身影在其( )
A.左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下图为某地(30°N,120°E)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
A.三圈环流 B.季风环流 C.热力环流 D.气旋和反气旋
5.影响该环流强弱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差异 B.植被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
6.若在图中建一火电厂,最适宜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五个不同沿海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组合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⑤
8.图中所示地区,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④③② B.①②④⑤ C.②④③⑤ D.④③①②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图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天气系统的是( )
A. B.
C. D.
10.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的辐射增强
12.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下列德班沿岸洋流性质与流向正确组合是( )
A.寒流向南流 B.寒流向北流 C.暖流向南流 D.暖流向北流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下图为鄱阳湖不同海拔湖水位时湖泊表水面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中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 )
A.-8~8米 B.8~12米 C.12~20米 D.20米及以上
14.据图推断鄱阳湖的湖盆地形特征为( )
①中部低、四周高②湖盆浅且坡度小③湖岸陡峭④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风和水是干旱地区的两种主要作用力。和田河是塔里木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域地处极端干旱区,以流动沙丘为主。西辽河为辽河南支主流,自西向东穿过科尔沁沙地,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沙丘景观丰富度反映风沙地貌景观的多样性。下图示意和田河和西辽河流域沙丘景观丰富度随距河道凝篱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距河道近的地方沙丘景观丰富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沙丘发育经历了( )
A.冬季的流水侵蚀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B.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C.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风力沉积交替作用
D.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侵蚀交替作用
16.两条河流对沙丘类型也具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 )
①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②西辽河流域流动沙丘比例增加
③和田河流域流动沙丘比例减小④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平拉张形成 B.乙处为背斜谷 C.丙处为地垒构造 D.丁处为向斜谷
18.在a、b两处采煤,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
A.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下图为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0.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西部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中部汾河谷地的北端,其气象和环境深受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环流影响。地质学家勘测汾河谷地是一地堑构造。图1为汾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太原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侧两个气象站所测偏南风的持续时间。
(1)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吕梁山、太行山和汾河谷地的形成过程。
(2)据图1信息推断太原城区污染严重的时段,并说明理由。
(3)据图文材料分析尖草坪站比小店站南风持续时间短的原因。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岩石碎块称为捕虏体。上下接触的两个岩层之间出现沉积年代的缺失,则上下岩层(石)之间的接触面称为不整合面。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1)指出甲、乙、丙哪个属于捕虏体?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图中不整合面形成前后的地质过程。
(3)石灰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该地多采用露天开采而非井下开采,试分析原因。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支流,流域内植物种类丰富。下图为纳板河水系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据图指出纳板河流向与流域地势特征。
(2)写出图中图例A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并据图分析该流域自然带分布的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利用地理环境简要分析橡胶面积扩大对该地土壤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A 6.D
7.A 8.B
9.B 10.D
11.B 12.C
13.B 14.C
15.D 16.C
17.B 18.D
19.C 20.D
21.(1)岩层受水平挤压,超过岩石承受限度,在汾河谷地东西两侧各形成一个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垂直位移,两侧岩块断裂上升,西侧形成吕梁山,东侧形成太行山;中间岩块断裂下降形成汾河谷地。
(2)城市北部地区吹北风时不利于城区污染物扩散,即19点-次日9点污染严重;城市南部吹南风不利于城市污染物扩散,即6点-20点污染严重;所以城区污染严重的时间段为6点-9点和19点-20点。
(3)根据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可知太原地势北高南低,山风为北风,谷风为南风;尖草坪站位于城区北部,城市风的风向为北风,与谷风风向相反,削弱谷风,导致南风时间缩短;小店站位于城区南部,城市风风向为南风,与谷风风向一致,导致南风时间增长。
22.(1)丙处。理由:丙处有碎块状页岩被花岗岩包裹,说明其为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的捕虏体。
(2)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页岩;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页岩和花岗岩遭受剥(侵)蚀;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砾岩。
(3)井下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上层为砂岩,易坍塌、渗水;井下开采运输不便,成本高;矿藏埋藏浅,不需要井下开采。
23.(1)自西北流向东南;西北高,东南低;
(2)常绿阔叶林带;图示干支流中下游的河谷,即山地地势海拔较低的地方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带,上游山地海拔较高的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随着山地海拔升高(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变化,即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
(3)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土层变薄;农药、化肥使用增多,土壤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