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史(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下表总结了人类早期文明出现的部分文字,该表说明地区和文字时间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腊黄河流域公元前4000一前象⊙然图3000年形文字画文字公元前3000-前米>日凤。A自D2000年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公元前2000一前下问齐帝1000年线形文字甲骨文A.人类文字的发展同根同源B.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C.文字创造均来源于生产实践D.古巴比伦文明较其他文明更为发达2.根据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尼罗河每年一次的洪水泛滥,给两岸带来了肥沃的淤泥,同时也冲毁了田地的边界。古埃及人民每年都须在洪水退去后重新丈量和计算田地。这促使他们发展了测地知识,从而慢慢形成了“面积”的概念。这表明古代埃及()A.农耕技术领先世界B.融合吸收外来文明C.勤于总结自然规律D.自然资源十分丰富3.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凡滋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餐是完全隔开的,有人使用金属碟子作为餐具,也有用树叶吃东西的人。史料描述了古印度()A.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等级B.孔雀王朝稳定了社会局面C.佛教传播推动了社会平等D.农耕发达带来了富足生活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4.公元前4世纪的古埃及北部港口城市出现如下场景:来自希腊的商队满载橄榄油和陶器,波斯商人携丝绸与香料在此交易;城中图书馆的学者正将埃及的数学手稿翻译成希腊文。这些场景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A.希波战争B.雅典民主改革C.罗马帝国建立D.亚历山大东征5.“斯巴达克起义队伍是由出身低微的奴隶领导,迅速发展,声势浩大,虽然最终遭到血腥镇压,但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这次起义”发生于()395年至476年公元前1000年左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至回右至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①②③395年至1453年A.①B.②C.③D.④6.中古时期的西欧,国王大多靠自己的领地养活,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根源是()A,查理曼帝国的建立B.庄园和农奴制度盛行C.封君封臣制度推行D.基督教会势力膨胀7.“8世纪时,东西方商道贯穿帝国境内,巴格达、开罗地处国际商道要冲。帝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在11世纪后,由于西欧城市兴起,中转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国际贸易中,剥削阶级所需的奢侈品占重要地位。”材料所述的“帝国”()A.编订《查士丁尼法典》B.统治中心在伊朗高原C.为亚历山大帝国所灭D.主要受伊斯兰教影响8.图示中是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官制结构图。关于这场运动描述正确的是天皇太政官神衹官内省大藏省省日本的“二官八省制”A积极仿效中国隋唐典章制度B.推动日本形成幕府统治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D.使日本发展为奴隶制国家9.“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300年,其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新文化,尤其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由此可知,文艺复兴()A.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B.强化了教会文化观念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2025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B C A D B C题号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C D B D主观题13.评分标准得分等级 答案要求 表达示例8-10分 顺序完整、逻辑清晰,能写出4个阶段,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影响,语句连贯、表达准确。 示例表达:人类最早使用日晷和漏刻计时,帮助古人掌握季节变化,安排农耕与祭祀活动。中世纪出现机械钟和教堂钟,时间被制度化,宗教活动与城市作息更加有序。工业革命后,怀表、航海钟、工厂钟表和标准时间制度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通运输精准度。6–7分 写出 3 个阶段,顺序基本正确,能概述主要影响,但部分表述不够具体或连贯。 示例表达:古代人用日晷测定时间,便于农业生产;后来出现机械钟,城市生活更有秩序。4–5 分 写出 2 个阶段,能体现发展方向,但影响表述笼统或不完整。 示例表达:人类从日晷发展到机械钟,再到电子钟,计时越来越准确,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2–3 分 仅写出 1个阶段,顺序不清或影响模糊,但仍与材料相关。 示例表达:人们先用日晷,后来用电子钟,时间更方便了。0–1 分 答非所问,未体现时间顺序或社会影响。范文计时技术的演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断推动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古代社会,日晷与漏刻的应用使人们形成时间意识,助力农业掌握农时,推进农耕文明进步。中世纪,机械钟的出现使时间管理趋于制度化,统一宗教与城市生活节奏。至15—16世纪,航海钟助力经度测定,直接推动地理大发现与全球贸易网络形成,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工业革命时期,精密钟表与标准时间制度规范了工厂生产与铁路运行,社会效率全面提升,现代时间观念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计时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236字)14.(1)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作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2分);地位:罗马历史上 第一步成文法典,为后世的法制建设奠定基础(2分)。文件:1787年宪法 (2分);说明:1787年宪法明确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众享有民主权利;宪法明确联邦制的基本原则,联邦拥有绝对政治权威,各州保留了部分权利;宪法设计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要点为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三权分立,全部答出4分;答出2个,3分;答出1个,2分)15.(1)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成为经济中心;市民阶层壮大,自治制度形成;教育文化繁荣,大学兴起。(概括三点即可满分)新航路开辟(2分) 荷兰(2分)新技术: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以上答案均可 2分) ; 原因:资产阶级政府的支持 新生产技术的使用 市场规模扩大(概括两点即可满分)16.(1)事件:工业革命(2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两大阶级的矛盾上升(2分)《共产党宣言》(2分);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分)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1分)领导并参与了第一国际的建立(2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或者理论在实践中完善(言之成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pdf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