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照机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利用碳-14年代测定等技术,在北京人遗址中鉴定
出了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的灰烬层。这表明北京人
A.已会使用火
B.结成群体生活
C.有爱美意识
D.使用打制石器
2.以下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碳化稻粒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磨制石器
B.原始农耕
所.
西风
C.饲养家畜
D.陶器制作
3.良渚古城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
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先进的手工生产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D.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
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A成分单一、文明先进
B.文化信仰、大相径庭
C.交通便利、联系紧密
D.族群众多、碰撞融合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嬲C⑤扫描全能王
餐2人a用n
5.“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了当时的推荐标准是
A.举贤禅让
B.传子世袭
C.血缘近亲
D.部落势力
6.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周襄王曾向郑国
“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这表明当时
A.社会动荡
B.政权分立
C.文化繁荣
D.王室衰微
7.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使得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蛮”“夷”等长期交往,在频繁往来
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
A.推动政治变革
B.加速民族交融
C.实现局部统一
D.促进思想解放
8.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
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
C.得到广泛使用
D.实行官营专卖
9.战国时,秦国工匠们充分利用自然特点,合理安排引水、泄洪、排沙、岁修等工作,使都江堰
成为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一座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主要体现了
A.铁器的推广应用
B.秦国国力的强大
C.商鞅变法的影响
D.劳动人民的智慧
10.战国时期,战争持续不断,在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使军事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兵
家著述丰硕,如吴起、孙膑等都撰有兵法著作。这强调了战国时期的战争
A.促进了局部统一
B.推动了军事学发展
C.加速了民族交融
D.加剧了国力的消耗
11.《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韩非子》熔法、术、势于一炉,同时也吸收了
老子的思想。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思想
A.互相排斥
B.相互融合
C.趋于一致
D.独立发展
12.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
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A.发生背景
B.历史意义
C.核心观点
D.代表人物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C⑤扫描全能王
酒然病3亿人直用n日量A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BCDA DBCDB
11-20 BADAA BCDDC
二、非选择题
21.(1)①纣(1分)②周武王(1分)
(2)启;(1分)世袭制。(1分)
(3)分封制;(1分)作用: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等。
(1分)
22.(1)特点:以兽骨为载体;内容主要是记事;(一点即可,1分)
价值:甲骨文是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始;(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2)特点:从繁到简,一脉相承,源远流长;(1分)
(3)问题:当今社会不良书写现象日益凸出。如平时学习要规范书写汉字;办黑板报,
宣传汉字文化等;(其它言之有理也可)(2分)
23.(1)依次是:图三、图一、图二。(3分)
(2)变化如:晋国、吴国、中原诸多小国消失,韩、赵、魏三国出现;各诸侯国纷纷
修筑长城;诸侯国数量减少;北方匈奴少数民族崛起;图一的海没有命名,都统称为
海,图二对东海、渤海进行了命名。(任意两点,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共2分)
趋势:逐步走向统一;(1分)
(3)如:读地图中的地名、图例、路线等信息;阅读地图注意联系所学知识;注意阅
读地图名称;比较地图信息等(1分)
24.(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
(2)商鞅;(1分)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任意两点,2分)
(3)社会经济发展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等
(2分)
25.(1)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生产下降,社会一片残破荒凉的景象。政策:休养
生息。(2分)
(2)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提倡勤俭治国;(任意两点,2分)
(3)如统治者要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改善民生;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