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高一年级化学)答题卡
姓名: 填涂要求 考号
班级: 填涂时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过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注意题号顺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污损。
正确填涂: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
错误填涂
缺考 违纪
第一、选择题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第二、非选题
15.(每空2分,共1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每空2分,共12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8.(每空2分,共14分)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B A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B D B
1.B
【详解】A.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为同素异形体,则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都为C的单质,A正确;
B.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B错误;
C.胶体是混合物,C正确;
D.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SO2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
故选B。
2.B
3.C
【详解】A.Ca(OH)2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OH,A不符合题意;
B.BaCl2与Na2CO3溶液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NaCl,B不符合题意;
C.NaCl与Na2CO3均为可溶钠盐,混合后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反应不发生,C符合题意;
D.H2SO4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气体、水和Na2SO4,D不符合题意;
选C。
4.C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均反应,A错误;
B.硫酸和硝酸钡生成硝酸,引入新杂质,B错误;
C.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C正确;
D.硫酸和氯化钙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反应不完全,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胶体属于分散系,属于混合物,A错误;
B.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B正确;
C.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C错误;
D.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是盐类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出离子(如、或、、),属于电解质,A正确;
B.液氯是单质的液态,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B错误;
C.NaOH溶液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C错误;
D.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导电,但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7.B
【详解】A.硫酸铝在溶液中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错误;
B.醋酸钠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正确;
C.碳酸氢钠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
D.次氯酸钾在溶液中电离出钾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有蓝色,不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A错误;
B.各离子间不反应,共存,B正确;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有大量的OH-,OH-与Fe3+反应生成Fe(OH)3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硫酸与强碱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水,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合理,A正确;
B.碳酸钙难溶,应保留化学式:,评价正确,B正确;
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而非:,离子方程式错误,但评价却认为正确,评价不合理,C错误;
D.碳酸氢根应写为而非:,评价正确,D正确;
综上,答案是C。
10.D
【详解】A.,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任何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Cu2+→Cu Cu+元素化合价降低,Cu2+作氧化剂,需要另外加入还原剂 ,B不符合题意;
C.,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氮气作氧化剂,需要另外加入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
D.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加氧化剂,D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A.钠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2个钠原子共失去2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1个分子中2个氯原子共得到2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从钠指向氯,单线桥上标上,A正确;
B.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每个中的铜原子得到2个电子,2个CuO共得到4个电子,碳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1个碳原子失去4个电子,双线桥表示时,从反应物中的指向产物,标“得到”,从反应物C指向产物中的C,标“”,B正确;
C.氯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每个氯原子得到6个电子,2个氯原子(2个分子含2个氯原子)共得到12个电子,氧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每个氧原子失去2个电子,6个氧原子(2个含6个氧原子)共失去12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从反应物中的指向产物中的,标“得到 ”,从反应物中的O指向产物标“失去”,C正确;
D.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碳单质中的碳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双线桥应从反应物中的C指向产物CO中的C标“得到”,从反应物C(单质)指向CO中的C标“失去”,应该改为,D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A.Na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A错误;
B.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正确;
C.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C错误;
D.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错误;
答案选B。
13.D
【详解】钠放入硫酸铜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D。
14.B
【详解】A.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钠失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A错误;
B.Na2O2粉末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得溶液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过氧化钠因有强的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所以石蕊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B正确;
C.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NaOH,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D.等质量的和固体,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多,依据碳原子守恒,NaHCO3产生的CO2多,D错误;
故选B。
15.(1) ① ②④ ④
(2) 胶体 金
(3) 物理 化学
【详解】(1)上述物质中,①为白磷,由磷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②为蒸馏水,由H、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③为氯化金水溶液,由氯化金和水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④为,属于化合物中的盐。因此属于单质的是①,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属于盐的是④;
(2)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nm之间,即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由此确定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
(3)由题中描述可知,步骤a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步骤b中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0.75mL,再滴加溶液0.6mL,振荡变成棕红色,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1) ②③⑦ ①⑥⑨
(2) AC
(3)
(4)D
(5)B
(6)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 不能电离产生离子即不能导电 的化合物 。
【详解】(1)①熔融的NaCl是电解质;②液氨是非电解质;③酒精是非电解质;④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⑤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⑥ 是电解质;⑦是非电解质;⑧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⑨是电解质;⑩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③⑦ ,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⑥⑨。
(2)NaHSO4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其溶于水时,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均能自由移动,因此电离方程式为: 。
A.NaHSO4由钠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钠盐,A正确;
B.含氧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的化合物,而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有,属于盐,B错误;
C.NaHSO4中含有可电离的,属于酸式盐,C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NaHSO4含Na、H、S、O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故选AC。
(3)由的反应类推,的反应方程式为:。
(4)电解质溶液为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零;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强电解质碳酸氢钙,离子浓度又增大,溶液又导电,故选D。
(5)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反应为:,溶液中一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一直导电,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为零,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过量又存在自由移动的钡离子、氢氧根离子,溶液导电性增强,灯泡变亮;故灯泡亮度先逐渐变暗,后又逐渐变亮,B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反应为:,溶液中一直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一直导电,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反应为:,离子方程式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17.(1) N、S C KNO3、S C
(2) 还原 还原
【详解】(1)反应2KNO3+C+S=K2S+2NO2↑+CO2↑中N的化合价由+5降到+4,S的化合价由0降到-2,均发生还原反应,C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发生氧化反应,故被还原的元素是N和S,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剂是KNO3和S,还原剂是C。
(2)①Fe2+转化成Fe3+,被氧化,故Fe2+作还原剂;
②维生素C使Fe3+转化成Fe2+,故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8.(1) 小苏打
(2) 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3) 黄
(4) 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
【解析】【小题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俗名是小苏打。
【小题2】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的熔点较低,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表明钠与水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题3】过氧化钠是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作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的供氧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题4】燃放烟花时,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而呈现绚丽缤纷的颜色,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呈现黄色,说明一定含有钠元素,由于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黄色会掩盖紫色,所以可能含有钾元素。
答案第1页,共2页台江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答题卡交回,试卷学生保管。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B.属于碱性氧化物
C.胶体属于混合物 D.属于酸性氧化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HCl B.Na2CO3 C.H2SO4 D.Mg(OH)2
3.下列物质不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 B. C. D.
4.盐酸中混有硫酸,请选择最佳除杂试剂……………………………………………………………( )
A.NaOH B.Ba(NO3)2 C.BaCl2 D.CaCl2
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属于纯净物 B.可以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C.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6.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NaHSO4 B.液氯 C.NaOH溶液 D.CO2
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A.无色的溶液中:、、、
B.含有大量的溶液中:K-、、、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中:、、、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9.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及分析不合理的是……………………………………………………( )
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及分析
A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正确
B 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错误,碳酸钙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铁与稀硫酸反应: 正确
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错误,碳酸氢根不应拆开
10.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B.Cu2+→Cu C. D.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及方向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王刚同学将Na、、、分别投入盛有足量盐酸的1号、2号、3号、4号四支试管中,结果他不会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13.Na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A.置换出金属铜 B.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
C.生成蓝色沉淀 D.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
14.下列关于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着火后,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石蕊试液中加入粉末,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C.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因此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D.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前者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mL,加蒸馏水(②)60mL。
b.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mL,再滴加(④)溶液0.6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nm之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该分散系属于 ,其分散质是 。
(3)步骤a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下同)变化,步骤b属于 变化。
16.回答以下问题:
Ⅰ.有以下几种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熔融的NaCl ②液氨 ③NH3 ④溶液 ⑤NaOH溶液 ⑥ ⑦ ⑧溶液 ⑨ ⑩稀盐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写出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填字母)。
A.钠盐 B.含氧酸 C.酸式盐 D.氧化物
Ⅱ.分类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做到由此及彼。如:
(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完成与反应的方程式为: 。
(4)若向电解质溶液为的溶液中逐渐通入,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
(5)下列情况下,与上述实验中所选导电图示相同的是 (填序号)。
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B.向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溶液至过量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6)完成(5)题中A,B选项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 。
17.回答下列问题:
(1)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 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变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①在人体中进行Fe2+ 和Fe3+的转化时,其中的Fe2+作 剂(填“氧化”或“还原”)。
②“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变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18.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都以化合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请根据钠及其化合物性质按要求完成各题。
(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纯碱的化学式 ,NaHCO3俗名 。
(2)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能得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过氧化钠是 色固体;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①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呈现黄色,说明含有什么元素?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