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
2025 年5 月 29 日,天问二号探测器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其将对小行星带的2016HO3 小行星先后执行伴飞、探测及采样返回等任务。天问二号探测器进入 日心轨道,与 2016HO3 小行星几乎重合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但其无法环绕该小行星飞行,只能在伴飞过程中,择机进行附着取样。下图为天问二号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HO3 小行星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天问二号探测器无法环绕该小行星飞行,最可能是因为该小行星 ( )
A.表面温度过高,探测器无法承受极端环境
B.与地球距离过远,探测器储备燃料不足
C.公转速度过快,探测器无法匹配其运动轨迹
D.质量和体积过小,引力不足以束缚探测器
3.天问二号探测器从地球发射前往小行星的过程中,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
A.木星轨道 B.金星轨道 C.火星轨道 D.土星轨道
根据最新天文观测数据(截至2025 年),目前已知宇宙中体积最大恒星史蒂文森2-18,距离地球约2 万光年,半径为2158 倍太阳半径(约 15 亿公里),体积可容纳 100 亿个太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最大恒星史蒂文森 2-18 可能属于 ( )
①可观测宇宙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太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假设用恒星史蒂文森 2-18 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②地球将遭受的紫外线辐射量减少
③地球两极冰川面积将减少 ④生命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变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光伏发电站,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中,一块块亮晶晶的蓝色光伏板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核聚变
B.太阳辐射可能会引起地球上的“磁暴 ”现象
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紫外线部分
7.与光伏电站能量来源相同的是 ( )
A.风能、地热 B.煤炭、风能 C.潮汐、煤炭 D.潮汐、地热
2024 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日,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爆发影响,地球出现强地磁暴。受地磁暴影响,北京有清晰的极光观测记录(左图),右图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 日冕物质抛射 ( )
A.发生在①层 B.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发生在③层 D.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9.当极光现象产生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 ( )
A.指南针不能准确指示方向 B.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C.昆明地区降水量普遍增大 D.平流层中的电离层受到干扰
10.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的衍生物。下列有关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11年 ②色球层肉眼可见
③耀斑与太阳黑子具有伴生关系 ④日冕层亮度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 年 9 月 16 日 0 时 34 分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 53.00 度,东经 160.55 14.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 )
度)发生 5.9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公里。本次地震震中区域平均海拔-2157 米,属典型深海地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宙
震。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
A.鱼类开始出现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16.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河曲地貌,一般可以分为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 自由式河曲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而嵌入式河曲多分布在山地地区。下图分别示意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 甲为横波
C.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①内部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2.下列关于此次地震说法,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浅,破坏越小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小 ④可测得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要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
“黄金 12 秒 ”。据此推断“黄金 12 秒 ”确定的依据是( ) 17.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地震波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的生理反应能力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冰川堆积 D.流水侵蚀
C.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18.与自由式河曲相比,嵌入式河曲 ( )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 A.河道更加弯曲 B.河水流量更大 C.河岸更加陡峭 D.河道更加宽阔
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自由式河曲分布的河段还可能发育出 ( )
A.牛轭湖 B.瀑布 C.峡谷 D.三角洲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信息。1968 年,某科研团队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河滩出露时间最早的是 ( )
A. 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1.M 处为一废弃的曲流,其裁弯取直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918 年 B.1948 年 C.1958 年 D.1968 年
新疆罗布泊地区的荒漠中有一片犹如“城堡王国 ”的雅丹地貌。它们长的可达几千米,短的也有几百米,单个雅丹垄脊体下风向一侧普遍细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罗布泊地区的主导盛行风是 (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3.该地貌的特点是 ( )
A.头大身小 B.顶平身陡 C.沟壑纵横 D.山高谷深
24.下列地貌的成因与图示地貌成因最类似的是 ( )
A.风蚀柱 B.沙丘 C.冲积扇 D.溶沟
某世界地质公园在距今 2 亿多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三叠纪末期,受地壳运动影响抬升为陆地, 巨厚的碳酸盐岩层出露地表后逐渐形成独特的峰林景观。下图示意该地质公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 ( )
①可溶性岩石的广布 ②流水的溶蚀能力强
③岩石裂隙较发育 ④光照强且海拔高度较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地面喀斯特地貌演变的一般过程是 ( )
A.石芽→石林→峰林→孤峰→残丘 B.石芽→峰林→石林→孤峰→残丘
C.石芽→孤峰→峰林→石林→残丘 D.石芽→石林→孤峰→峰林→残丘
27.图示地貌类型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形平坦,便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B.地表水充足,适合发展水田农业
C.平原广阔,聚落主要呈块状分布 D.地貌形态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
海岸线分为人工岸线和自然岸线。大连市海岸线曲折,有很多神奇地貌景观, 图左为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的恐龙探海景观,图右为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③为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图左“拱桥 ”景观继续发育可能演变成图右中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
A.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 B.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
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 D.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
30.近几十年来我国自然岸线长度迅速减少,相关性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 )
A.修建港口 B.海岸开发 C.过度捕捞 D.旅游发展
冰川地貌是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分为冰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了冰川地貌的变化。左图为某种冰川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区三条冰碛
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左图所示地貌中,属于冰川堆积地貌的是 ( )
A .冰斗 B .角峰 C .刃脊 D .冰碛垄
32 .右图所示甲乙丙三条冰碛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
A .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同时形成
33 .与河流三角洲相比,冰碛垄堆积物 ( )
A .粗细混杂 B .颗粒较小 C .大小均匀 D .碎屑表面光滑
2025 年 10 月 31 日 23 时 44 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并于 11 月 1 日 3 时 22 分,在 400 千米~450 千米间与空间站成功对接,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过程中 ( )
A.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气压不断降低
35.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上升过程中经历的各层大气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对流层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对流层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D.平流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影响较大
杜牧《山行》 中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形象地描述了枫林景色。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6.诗句中霜形成的夜晚 (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37.下列关于⑤大气吸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对流层中的水汽吸收地面辐射
C.对流层中的尘埃吸收地面辐射 D.平流层中的 CO2 吸收太阳辐射
38.盛夏时,菜农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 ( )
A.增加④ , 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① , 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② , 减少农作物蒸腾 D.增强② , 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临黄海,是海风的多发地带。下图示意 2025 年 7 月某日连云港滨海气象观测站记录到的典型海陆风风向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风向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角度。例如:0°表示北风,90°表示东风。
39.该日海风的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0.该日稳定海风大约持续 ( )
A.4 小时 B.6 小时 C.8 小时 D.10 小时
二、综合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演化过程。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图,右图为各圈层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左图中,B 为 圈,对应右图的 (填数字)。②对应左图的 (填字母)。
(2) 甲界面表示 面。E 表示 。
(3) 岩石圈包括图中的 (填字母)和 (填字母)。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图 1 为新疆风沙地貌分布图。图 2 示意新疆北部地貌类型及分布。
材料二 “锁边合龙 ”是指在沙漠周边通过生物、工程等方式,形成一个防护圈,让沙漠无法再扩张。2024 年 11 月 28 日,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顺利实现长达 3000多公里的“锁边合龙 ”。
(1)新疆北部多以戈壁为代表的 (填地貌类型);南部多以沙漠为代表的 (填地貌类型)。
(2)源自山区的碎屑物被 搬运至山前甲地堆积下来,形成 (填地貌名称),乙地貌名称为 。
(3)“锁边合龙 ”工程可采用 、 等措施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
43.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秋季“某日某时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1)甲、乙两地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两地适宜户外晾晒的是 。
(2)若图示区域上方的空气形成热力环流,其环流方向为 时针(顺/逆)。
(3)若图示区域在山区, 甲表示山谷,乙表示山顶,则此时为 (白天/晚上);若图示区域为城郊区,此时甲、乙间温差增大,则代表城市的是 。
【答案】1.B 2.D 3.C
【答案】4.A 5.A
【答案】6.A 7.B
【答案】8.C 9.A 10.B
【答案】11.C 12.C 13.C
【答案】14.C 15.D 16.B
【答案】17.D 18.C 19.A
【答案】20.D 21.B
【答案】22.A 23.B 24.A
【答案】25.C 26.A 27.D
【答案】28.C 29.D 30.B
【答案】31.D 32.A 33.A
【答案】 34.D 35.A
【答案】36.D 37.A 38.C
【答案】39.B 40.C
41. (1) 水 ① A (2) 莫霍 外核(地核)
(3) C F
42. (1)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2)河流(流水) 冲积扇 (新月形)沙丘(3)草方格 石方格 高立式沙障 防护林工程(任答出两点即可)
43. (1) 乙 甲 乙 (2)顺 (3)晚上 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