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1月月考试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1月月考试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1月月考试卷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N-14 O-16 Na-23 Cl-35.5 S-32 Fe-56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黑神话·悟空》作为国产第一部3A游戏,以中国经典文学著作《西游记》为蓝本,对山西多处名胜古迹进行实景扫描,游戏中形态各异的佛像,反映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水平。雕塑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及铁合金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硅酸盐雕塑佛像历经千年依然身形完好,这是由硅酸盐材料中硅氧四面体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B. 铁佛寺雕塑主要成分为铁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C. 雕塑彩绘颜料都是以天然的矿物质手工加工而成,历经千年仍然色彩艳丽,其中用到的红色矿物颜料成分主要是硫化汞,常温下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 玻璃、陶瓷、水泥等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有关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溶液中加足量硝酸银溶液:
B. 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D. 硅橡胶单体(CH3)2Si(OH)2的制备:
3.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4.合成NH3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种新型合成氨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氨”过程属于人工固氮 B. 合成过程中所涉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 若用H2O代替NH4Cl进行转化,从体系中分离出NH3更容易 D. 该合成氨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粗铜冶炼过程中每消耗2NA电子,阳极质量减轻
B. 标准状况下,和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分子数为3NA
C. 将0.1 mol K2Cr2O7溶于的硫酸中,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NA
D. 常温下,溶液的,溶液中的数等于0.5NA
6.下图是配制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操作1前用托盘天平和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 为使溶液充分混合,虚线框内的操作可用操作7
C. 若操作2中未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操作7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需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7.常温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8.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该过程表示为Na+(x+y)NH3===Na+(NH3)x+e-(NH3)y,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钠加入液氨中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B. e-(NH3)y的可能结构为
C. e-(NH3)y具有强还原性 D. 该反应体系产生的气体为H2
9.实验小组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向盛有SO2的烧瓶中加入Na2O2固体,测得反应体系中O2含量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O2生成推测发生了反应:2Na2O2 + 2SO2 = 2Na2SO3 + O2
B. bc段O2含量下降与反应O2 + 2Na2SO3 = 2Na2SO4有关
C. c点剩余固体中含有Na2SO3
D. 实验过程中Na2O2仅体现氧化性
10.碳酸锂是制备高纯锂化合物和锂合金的主要原料,在玻璃和陶瓷制造、医药、有色金属冶炼、锂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含锂废渣(主要含Li2O,还含有少量其他能溶于盐酸的金属氧化物及少量碳单质)制备碳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浸渣”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 B. “萃取”和“反萃取”均应在烧杯中进行
C. “蒸发浓缩”的目的之一是除去过量的HCl D. “沉锂”后所得母液中含有NaCl
11.FeCl3是一种很重要的铁盐,广泛用于建筑、无机、印染、玻璃、有机等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用覆铜板、FeCl3溶液等制作印刷电路板,说明铜的还原性比Fe2+强
B. Fe3+水解生成Fe(OH)3使溶液呈酸性
C.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煮沸的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D. FeCl3溶液可用于有机物中酚羟基的检验
12.氨氮废水是造成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处理氨氮废水(主要以N和NH3·H2O的形式存在)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降低氮元素浓度的方法: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碱性,升高温度,再通入空气,赶出氨气
B. 过程Ⅱ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氧气实现:N→N转化,N被氧化为N,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2O2N+H2O+2H+
C. 过程Ⅲ中甲醇的作用是做还原剂,将N还原为N2
D. 过程Ⅲ的转化过程为N→N2,每生成1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
13.按如图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将铜丝插入溶液中,当c中红色褪去时,将铜丝拔离液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中有化合反应发生,并有颜色变化
B. b中气体变红棕色时,所含氮氧化物至少有两种
C. c中溶液红色刚好褪去时,HC恰好完全反应
D. 若将a中稀硝酸换为浓硫酸并加热,则C中溶液颜色会褪去
14.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1。
已知:
i.加热氯化时会生成可进一步转化为。
ii.相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时生成的反应为
B. 适当降低通入的速率并充分搅拌,可提高的利用率
C. 若滤渣中无,滤液中约为
D. 转化后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粗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10分)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写化学式)。
(2)工业上利用氨气制备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关于雾霾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质、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4)化肥、炼油、稀土、钢铁等工业都会排放出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氨氮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和NH3·H2O形式存在,为达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目的,某团队设计处理流程如下:
①过程II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成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②过程III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CH3OH)实现HNO3→→N2的转化,将1mol 完全转化为N2,转移的电子数为        。
16. (14分)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熔点为13.9 ℃,沸点为974 ℃,易水解,接触空气时能形成五氧化二碘,能与许多单质发生作用,溶于乙醇、乙醚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仪器制备氯化碘。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
(2)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 (装置可重复使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C装置的作用是 。
(4)E装置中的物质反应时需放在水中,控制温度大约40 ℃,其目的是 。
(5)按上述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E,充分冷却 ⑤水浴加热E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上述步骤的序号 。
(6)在A装置后可连接如图所示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的作用是 。
(7)ICl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6分)过硫酸钠可用作漂白剂、氧化剂、乳液聚合促进剂。某化学小组对制备进行探究(夹持装置略去)。
实验过程与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通入空气,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保持反应装置的温度为,一段时间后得到溶液;将反应后溶液减压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过硫酸钠。
已知:是白色晶状粉末,易溶于水,加热至就会发生分解,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将氨气氧化为,自身被还原为Na2SO4。
(1)II中盛放溶液的仪器名称      ,恒压滴液漏斗相对于分液漏斗,所具有的优点是         。中-1价与-2价氧原子个数比     。写出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Ⅰ的作用是           :装置Ⅲ的作用是           。
(3)上述装置(Ⅰ、Ⅱ、Ⅲ)中还需补充的实验仪器或装置有_______(填字母)。
A.温度计   B.水浴加热装置   C.干燥装置   D.玻璃棒
(4)实验过程中若不持续通入空气,可能发生副反应,降低的产率,写出发生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采用减压蒸发的原因可能为            。
18.(18分)草酸钴在化学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制取催化剂和指示剂。以钴矿[主要成分是CoO、Co2O3、Co(OH)2,还含有少量SiO2、Al2O3、CuO、FeO及MnO2杂质] 制取草酸钴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常温下,有关沉淀数据如表 (完全沉淀时,金属离子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前,需要对钴矿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     ;浸出液中主要含有、、、、和离子,写出“浸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常温下,“调节pH”得到的沉淀X的主要成分是       ,若“调节pH”后,溶液c(Co2+)>0.1 mol L 1,则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       (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4)“提纯”分为萃取和反萃取两步进行,先向除杂后的溶液中加入某有机酸萃取剂,发生反应:。当溶液pH处于4.5到6.5之间时,萃取率随着溶液pH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        ;反萃取时,应加入的物质是      (填溶液名称)。
(5)钴的氧化物常用作颜料或反应催化剂,可以由草酸钴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制取,取36.6 g草酸钴晶体,在空气中加热至恒重,得到CoO与的混合物15.8 g,该混合物中Co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化学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C 4.D 5.B 6.C 7.B 8.B 9.D 10.B 11.C 12.B 13.C 14.C
二、非选择题
15. (1)N2O5、SO2、SO3 
(2)4NH3+5O24NO+6H2O 
(3)AC 
(4) ①+2OH-+2O2+3H2O  ②3NA
16. (1)从A装置的导管口连接一个导管伸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手握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手放开烧瓶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
(2)ACBEBD MnO2+4H++2Cl-Mn2++Cl2↑+2H2O
(3)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4)减少I2的升华和ICl的挥发
(5)①②⑤④③ 
(6)储存多余的Cl2  
(7)ICl+H2OHIO+HCl
17.(1)三颈烧瓶  平衡气压,使溶液顺利滴入圆底烧瓶中  1:3  
(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氨气  
(3)AB  
(4) 2NH3+3Na2S2O8+6NaOH6Na2SO4+6H2O+N2↑  
(5)防止温度过高,过硫酸钠分解
18.(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3d54s2  
(2)  
(3)、、  <7.4  
(4)溶液pH增大,溶液中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稀硫酸  
(5)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