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格式,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格式,无答案)

资源简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诸侯相互攻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解决这
一问题的?(1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推行的意义。(7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在经济方面,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
茶叶等,输入的商品主要是珠宝、玉石、香料及土特产品。经济的开放主要表现为外
商的涌入和外贸市场的形成。在政治方面,那时与唐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唐政府
设置专门机构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不少地方设置商馆接待外商。在文化方面,
唐代中国和亚、非地区的许多国家有着广泛和密切的文化联系,尤其是和朝鲜、日本
等国互派使者,互通有无,极大的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一摘编自张宏梅《试论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及对今天的启示》
材料二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领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
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自此,清代的禁海令率先在广东实行。沿海居民世代依海而
居,以出海捕捞和贸易为生。禁海令一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计,而迁界令一出,
更剥夺了他们的生存基础。与禁海政策相一致,清朝亦长期限制海外贸易,并对外国
人严加防范。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还正式发布谕令,仅限广州一口通商,所有外
国船只仅在广州停泊、交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之前。
一光明日报《清朝海禁令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的主要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对于唐代对外交流的态度,清代有何变化,
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8分)
高一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2025一2026学年度上期期中学科素养监测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彩陶和黑陶的分别是
A.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
B.蓝田人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
C.元谋人文化遗址和半坡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
2.在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
庙。经测定属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与它属于同一时期的文化
遗存是
A.大汶口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良渚文化
3.殷商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周人的祖先祭
祀主要是针对有功于民者,发展出对道德价值的肯定。这一变化
A.否定了天人之间的联系
B.强化了君主专制的色彩
C.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倾向
D.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4.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分封制度的对象包括
①同姓亲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平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春秋战国某思想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属于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6.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
族认可。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民族矛盾已消亡
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
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