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七年级历史参芳答案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6
9
10
答案

A
0
D
A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A
A
B
0
A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0
C
A
D
二、综合题(26题9分,27题10分,28题11分,29题10分,30题10分,共50分)
26.(1)图1:半地穴式(房屋);(1分)图2:干栏式(房屋)(1分)
(2)粟,(1分)水稻(1分)
(3)河姆渡居民:(1分)长江流域(1分)
(4)群居生活(1分)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2分)
27.(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2分)
积极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
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分)
(2)积极意义: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对今天提倡以德治国、
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2分)
(3)特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2分)
影响: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
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的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分)
28.(1)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1分)老子或庄子。(1分)
(2)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
赐土地。(2分)
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
定基础。(2分)
(3)百家争鸣:(1分)孔子;(1分)核心思想“仁”。(1分)
(4)法家学派以法治国法家学说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持。(或商鞅变法采取了法家学说,意思相
近即可)(2分)
29.示例
观点:得民心者得天下(2分)
论述:禹建立夏朝,但是末代君主桀搜刮民财,贪图享乐,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失去民心,最终被
商汤所灭,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同样实行暴政,百姓苦不堪言,最终被周武
王所灭,商朝灭亡。秦朝的第二个皇帝秦二世继承皇位后,贪婪暴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导致秦
二世而亡。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原本势力较弱,但他收揽民心,善用人才,最终战胜了项羽,夺取
了天下,建立了西汉。(6分)
综上所述,统治者如果希望长治久安,就必须勤政爱民,得到民众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
心者失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2分)
30.(1)政治制度:材料一:分封制:(1分)材料二:郡县制。(1分)
(2)显著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2分)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2分)
(3)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
郡县制:加强秦朝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考古学者发现北京人的洞穴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灰烬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厚达6米。这
说明,北京人很有可能会
A.制作工具
B.直立行走
C.保存火种
D.烤制熟食
2.一位同学在某处原始居民遗址博物馆里看到了下列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原始
居民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猪纹陶钵
骨耜
栽培稻谷遗存
A.逐渐产生了阶级分化
B.过上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
C.已经发明和使用了文字
D.实行禅让制
3.战国时期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A.涿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4.西周时期的诸侯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他们想获
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是
①世袭继承
②禅让制
③考试获得
④周王分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春秋时期,随着新的生产工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
耕地创造了条件。该时期“新的生产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工具
D.铁制农具
6.《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提到,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y0,古代的一种大锄),女
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材料表明当时
A.铁器广泛应用
B.战争非常频繁
C.牛耕得到推广
D.青铜不再使用
7.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此主张的思想家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国家之一。下列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③刻在陶器上的符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9.下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采取的措施之一,它的实施促进了
七年级历史
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①文化交流
②经济发展
③政权巩固
④交通顺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秦朝于公元前207年灭亡,时间上应该正确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11.“中国梦”画出最大同心圆,引领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西汉初年统治者当时的“中国梦”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希望皇权至高无上
C.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D.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12.《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
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D.为打败项羽打下了基础
1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
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脑容量的增大
B.能够直立行走
C.生产工具改进
D.懂得人工取火
14.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这些彩陶表面的图案主要是
A.鱼、鸟、花
B.猪、牛、羊
C.劳动者生产场景
D.氏族间战争场面
15.传说时代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中国神话传说,以下搭
配错误的是
A.黄帝—造官室制琴瑟
B.嫘祖—缫丝纺织
C.炎帝—种五谷制陶器
D.仓颉一创造文字
16.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从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
A.体现了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B.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体现了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体现了良渚文化手工业已十分发达
七年级历史
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评估
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