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县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县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地理答案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0
C
B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0
A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U
A
D
A
A
D
D
题号
31
32
33
34
答案
D
D
B
A
35.(1)西高东低
(2)昆仑山脉
横断山脉
(3)太行山
(4)黄土高原
(5)
黄河
长江
自西向东
(6)青藏高原
36.(1)
南宁

(2)
越南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光热充足、雨水充沛等(或气温较高、
降水较多,或雨热同期)。(写出其中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3)增加收入(或经济增长,或弘扬稻香文化,或提升宾阳名声名誉,或发展旅游业,或增
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
(4)台湾
37.
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俄罗斯
西
B
西南
D
c

南美
苏伊士运河
属于黑色人种
当地多雨季节,遭遇了连日
狂风暴雨:炎热干燥的荷兰鹿特丹;经过浩瀚的太平洋:巴西北部因地势平坦、气候温和
多信仰佛教
人口稠密
38.(1)
云南


云贵高原

(2)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3)

水能
(4)水土流失(5)洪涝
(6)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减少化肥、农
业的使用等。八年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34分)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C.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低纬度
D.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021年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
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没有强大的祖国,
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这是孟晚舟在回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孟晚舟的“家”指的是“伟大祖国”。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B.自北而南的边缘海有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
C.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缅甸相邻
D.隔海相望的国家有蒙古、日本、菲律宾
3.孟晚舟以伟大的祖国为傲。下列关于我国疆域与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南北相差大约50度,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B.冬季,当北方大地千里冰封的时候,南方依然绿意盎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C.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漠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D.滨州市大部分位于“人口地理界线”人口密度较小的一侧
4.孟晚舟的包机在广东深圳宝安机场着陆,该机场所在的省级单位是()
5.从海陆位置可以看出,中国是()
A.岛国
B.内陆国
C.海陆兼备
D.半岛国
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材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
湖南
陕西
西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18.6
21
20.5
122
答案第1页,共10页
人口(万人)
8462
6440
3605
262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455
307
176
6.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约为(
A.2人/平方千米B.307人/平方千米C.130人/平方千米D.20人/平方千米
7.表中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特征中的()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各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
C.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D.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8.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粮食产量少,生产落后B.东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
C.东部工商业不发达、交通闭塞
D.东部地区气候好、耕地多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
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亿。图20为2019年中国人口百分比图(未含港、澳、台数据)。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7.9%
64%
18.1%
0-15岁
16-59岁
60岁及以上
51.1%
48.9%
男性
女性
60.6%
39.4%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9.到2019年末,中国人口状况是()
A.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大
B.16-59岁劳动力数量少51.1%
C.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少
D.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比重
10.中国60岁以及上人口已达总人中的18.1%,处于老龄化社会。我们应该()
①陪伴、关爱老年人②占用养老设施来获取商业利益③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④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待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