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黔西南州2025年八年级(上册)半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对诗句以及谚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夏季风难改到达;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日过万重山——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 .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昼夜温差大,属季风气候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北向南递增
C.从西部高原向东部平原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递增
2025年暑假期间,电影《长安的荔枝》广受好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再次广为传颂。荔枝性喜温暖,主要产地包括福建、广东、四川三省。结合所学如识,完成3-4题。
3.我国荔枝产地主要分布在
A.中温带、寒温带 B.暖温带、中温带 C.亚热带、暖温带 D.热带、亚热带
4.两广(岭南)与陕西西安(长安)相距数千里,水果运输难度极大,但是为了让杨贵妃吃到鲜荔枝只能从岭南运输。导致荔枝不能在西安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差异大 B.纬度差异大 C.气候差异大 D.经度差异大
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小题:
5.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A.地势差异大 B.纬度差异大C.降水差异大 D.海陆分布差异大
6.在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涉及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A.黄海台湾海峡渤海海南岛 B.渤海黄海南海钓鱼岛
C.渤海东海琼州海峡曾母暗沙 D.黄海南海舟山群岛崇明岛
7.干湿地区与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地区——草原 B.半干旱地区——森林和草原
C.半湿润地区——草原 D.湿润地区——森林
8.我国西北地区受降水的影响,地表植被自东向西的状况是
A.草原——森林——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荒漠——草原——森林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9.我国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对诗歌描述的地理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小林同学:“‘黄梅畤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了华北平原夏季的景象。”
B.小王同学:“‘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C小陈同学:“‘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打关’中‘春风’指的是冬季风。”
D.小宇同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了我国地势东高西低。”
10.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山东、江苏 B.青海、四川 C.陕西、湖北 D.甘肃、河南
11.旅游时,王璐喜欢他写着祝福的漂流瓶放到河流中,期待它能漂向大海。以下不适含王璐放漂流瓶的河流是
12.与秦岭——淮河以期的河流相比,以南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量大,汛期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
C.含沙量很大,汛期短 D.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
13.中国的大江大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无数文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与河流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A.“百川东到海”指我国河流均向东流
B.“千里江陵一日还”指河流的流速快
C.“九曲黄河万里沙”指黄河含沙量大
D.“塔河断水显凄凉”指河流出现断流
14.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描述正确的是
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B.上游均流经湿润区
C.长江中源河道弯曲,不易洪涝D.黄河下游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如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的逃生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小题:
15.泥石流属于
A.海洋灾害B.气象灾害C.地质灾害D.人为灾害
16.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路径和堆积区的游客的正确逃生方法是
A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B.垂直于河谷方向挑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
17.防治泥石流和滑坡的主要措施是
①将所有山地夷为平地②加强监测和预报③植树种草④建设加固工程及排水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读我国某地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18—20小题:
18.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
A.沙尘暴 B.春旱 C.寒潮 D.洪涝
19.该气象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20.为缓解该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A.南水北调工程 B.抽取地下水工程 C.海水淡化工程 D.污水处理工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1.( 10分)读图,解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 ,C 。
(2)图2中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该线是我国 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和 带的分界线,该线以南1月份平均气温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C。
(3)由图1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为 ,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导致了东部季风区 灾害频发。
(4)我省(贵州省)所在地的温度带是 ,气候类型是 。
22.(7分)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A 山脉,注入B 海。
(2)自西向东长江沿岸的直辖市有 和 。(填数字代码)。
(3)长江之所以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是因为其长度最长、流量最大、 最广。
(4)长江因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 ”,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是 。
23.(10分)阅读图文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两年来,习近平主席走遍了黄河流域的内蒙古、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宁夏等六个省级行政区域。他在考察期间的重要会议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材料二 图1为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图2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发源于我国 山脉,向东注入的海洋是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这种现象是 。这两个河段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 (填选项)有关。
A.流速 B.流向 C.流量 D.含沙量
(3)黄河挟带大量泥沙从中游进入下游后,流经地势平缓的 (填地形区),流速 (选填“增大”或“减小”),泥沙淤积,人们为防洪水,在两岸修筑堤坝,使泥沙在河堤内大量淤积,河床不断 (选填“抬高”或“降低”),黄河下游由此成为具有高洪水风险的“ ”。
(4)你认为黄土地在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任答一点即可)
24.(8分)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其中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干旱、洪涝、寒潮等类型。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解答下列问题:
(1)列举两例地质灾害类型: 、 。
(2)根据台风路径可知,台风主要发生在我国 ,经常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也能 ,缓解局部地区旱情。
(3)干旱指某时段降水量显著 (选填“多于”或“少于”)多年均值,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现象。经济活动中, (选填“工业”或“农业”)生产受到此灾害的影响更大。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要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气候: ;地形: 。(各答一点)绝密★启用前
黔西南州2025年八年级(上册)半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地理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B
C
D
B
&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A
B
D
B
D
A
卷Ⅱ(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21.(10分)
(1)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2)秦岭一淮河
800
亚热
大于
(3)南多北少
旱涝
(4)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22.(7分)
(1)唐古拉

(2)①

(3)流域面积
(4)水能宝库
上游
23.(10分)
(1)巴颜喀拉
渤海
桃花峪
(2)凌汛
B
(3)华北平原
减小
抬高
地上河
(4)植树造林:修建梯田:修挡土坎:退耕还林;等等。(任答一点即可)
24.(8分)
(1)滑坡泥石流(或崩塌等)
(2)东南沿海地区(或东部沿海地区)
带来丰沛的降水
(3)少于
农业
(4)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夏季多暴雨
地形: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与地形各答一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