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器灭火
B.实验时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试剂瓶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切割金属钠时,无需佩戴护目镜
2.科学研究发现,氧元素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以亚稳态存在的四聚氧分子,也能在一个大气压和下以形成红氧。下列关于和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和所含的氧原子数后者多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均属于新型化合物 D.化学性质相同
3.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土中含氧化铁杂质,把陶土和水混合搅拌,能形成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在该分散系里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陶土和氧化铁分别聚集于正、负两极周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土和水混合搅拌后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陶土胶粒和氧化铁胶粒带不同电荷
D.混合搅拌后,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陶土中的氧化铁
4.某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 B.、 C.、 D.、
5.交叉分类法表示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X Y Z
A 碱性氧化物 化合物
B 有色玻璃 胶体 分散系
C HCl 酸 纯净物
D 盐 纯净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HCl立即冒泡
B.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有
D.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7.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8.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B.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C.将钠投入水中:
D.向漂白液中添加醋酸提高漂白效果:
10.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检验化合物中是否含钾元素
B.比较与的热稳定性
C.检验氯气是否有漂白性
D.钠的燃烧
11.如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g或f在酸性溶液中都可生成b B.f的钾盐可用于实验室制取
C.b的水溶液不稳定,久置会变为a的稀溶液 D.c和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但原理不同
12.某温度下将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个数之比为,则与KOH反应时,被氧化的氯元素和被还原的氯元素的个数之比为( )
A. B. C. D.
13.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使的溶解度减小,氯气逸出导致溶液中浓度减小
B.光照过程中,氯水pH减小的同时,溶液中的浓度也不断减小
C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是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HCl和氧气
D.对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漂白性没有变化
14.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的空气排尽
B.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进入装置③
C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转移到装置③中
1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气体 CO气体 点燃
B 溶液 溶液 NaOH溶液 过滤
C 气体 HCl气体 饱和溶液 洗气
D 粉末 粉末 —— 灼烧
16.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气体。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程中每一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白磷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次磷酸的分子式为,属于三元酸,次磷酸钠属于酸式盐
D.次磷酸分解时被氧化生成,被还原生成,且个数之比为
17.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C.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D.生成3个时,该反应转移6个电子
18.把浓盐酸分别滴入点滴板上的各种溶液中,下列现象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①中溶液变蓝且无其他明显现象
②中无明显现象
③中溶液褪色
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A.①中现象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B.②中现象说明未发生反应
C.③中溶液褪色体现了氯气的漂白性
D.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反应是
19.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棕色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浓度过高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一种制取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ⅰ:的熔点为,沸点为2.0℃,的沸点为,液氨的沸点是;
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稀释,以减少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
20.200℃时,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 g与足量的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7.2 g,则原混合气体中与的质量为( )
A.8.8 g,14.4 g B.8.6 g,14.6 g C.8.0 g,15.2 g D.8.5 g,14.7 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有下列物质:①次氯酸溶液;②硝酸溶液;③铜;④二氧化硫;⑤固体;⑥固体;⑦;⑧熔融;⑨氨水;⑩胆矾。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Ⅱ.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与科学实验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2)上述反应中,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3)某离子反应涉及到、、、、、等微粒,其中、的粒子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2.(10分)现有四种阳离子、、、和四种阴离子、、、可分别组成A、B、C、D四种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离子均不重复)。
已知:①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②溶液B分别与溶液A、C、D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溶液C与溶液A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溶液A与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溶液B与溶液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溶液B与溶液C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
(4)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______酸化,再加入______,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该阴离子。
23.(10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产生。如果有产生,可观察到试纸变蓝,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4.(10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以氯化钠、氨气及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又称“侯氏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是制备纯碱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粗盐水中含大量、、,“除杂”时依次加入过量的、、提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的目的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
(4)循环Ⅰ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
(5)某纯碱样品中含杂质,取质量为a g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物质,则此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