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年第一学期石家庄市藁城区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学情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脱离开原有的轨道,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上听凭洋人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材料表述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2.(2025·霸州市期末)下面是《近代中国史纲》某一章的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这一章讲的是 ( )A.鸦片战争 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据史料记载,太平军入城刚一个月,敌人威胁尚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扩建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府。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A.始终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B.一直保持农民革命本色C.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不重视政权内部的团结4.下表是八年级某班学生制作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系列名片(部分),你认为该名片中空白的部分应该是 (民族英雄: 籍贯所在:广西钦州人 历史功绩:抗法名将,镇南关大捷 名言警句:宁可终身不做官,不可一日不做人A.曾国藩 B.左宗棠 C.冯子材 D.刘永福5.“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这说明李鸿章 ( )A.反对变法图强 B.主张严守古训C.主张学习西方 D.推崇西洋政体6.《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中国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B.日本制图技术高超C.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D.日本侵华蓄谋已久7.下表为梁启超于 1896年编著的《西学书目表》。据此推断,梁启超此时主张 ( )上 卷:“西学”诸书 算学、电学、化学、光学、天学、地学、动植物学、医学等中 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制、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类”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全面了解学习西方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民主革命,实现共和8.维新派一心一意地争取封建官僚的支持,只能在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的帝党官僚这个狭小圈子里转来转去,使维新派显得十分孤立,根本无法与强大的顽固派相抗衡。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B.帝国主义势力强大C.没有得到社会的响应 D.变法措施急于求成9.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基于以上认识,孙中山 (A.成立兴中会 B.策划武昌起义C.成立同盟会 D.组建临时政府10.在《新青年》的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C.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11.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后,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还有办报刊、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 )A.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B.催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的民族力量12.“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材料中“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C.中国开启思想文化新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 题12分,15题14分,共3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材料:文物见证历史。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文物分别是中国近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见证。(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所示分别出现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中。(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场运动的结局。(1分)归纳导致这两场运动的结局的共同原因。(4分)(3)说说你能从上述两场运动的共同结局中得出什么启示。(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一览 《南京条约》————1842年 《天津条约》————1858年 《北京条约》————1860年 《马关条约》————1895年 《辛丑条约》————1901年 这些不平等条约构成了近代中国“沉沦史”的基础,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国耻辱,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难忘的痛楚。材料二:革命志士的奋斗名称 时间 人物 结果萍浏醴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安庆、绍兴起义 1907 年 徐锡麟、秋瑾 失败黄花岗起义 1911 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等 失败武昌起义 1911年 主力:湖北新军 成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沉沦”的过程。(4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从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4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重大事件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 《新青年》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1)从上面的表格中找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要说明该事件的性质。(4分)(2)从上述表格中找出有因果关系的三个历史事件,并加以说明。(6分)(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为大事年表补充一件与中国共产党有关联的重大事件,并说明其纳入大事年表的理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