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周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周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一周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年4月21日清晨7时整(巴西利亚区时),当大多数巴西人还在梦乡时,巴西利亚大教堂的钟声响了整整5分钟为这座名城的生日庆典揭开了序幕。读南美局部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拉巴斯线速度大于巴西利亚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海拔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洋流
2.据图估算巴西利亚到亚马孙河口的实际距离约为( )
A.900千米 B.1800千米 C.2500千米 D.1200千米
3.若从拉巴斯乘飞机走最短航线到巴西利亚,则飞机的飞行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先东南再东北 D.先南再北
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255名队员分两批搭乘“雪龙2”船、“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定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所示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①自西向东 ②自东向西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第39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抵国内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6.与中山站(69°22′S)相比,长城站(62°13′S)( )
A.自转角速度较大 B.自转角速度较小 C.自转线速度较大 D.自转线速度较小
7.2022年1月的某天,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四架飞机中运动角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某天文爱好者在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站将照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时间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下图),其中①②间劣弧是同一颗恒星在拍摄期间的完整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恒星拍照的起点位置及视运动方向分别是( )
A.①顺时针 B.②顺时针 C.①逆时针 D.②逆时针
9.此次拍摄照相机曝光时间约为( )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某科考旅行部策划2025年11月7日至24日到南极半岛进行生态科学考察,如图为考察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本次科考活动中( )
A.可能遭遇台风天气B.考察路程约1333kmC.全球极夜范围增大 D.返程最后航向为东南
11.若计划成功实行,船员登上南极半岛之前在甲板上连续两天相同时刻观察天空中某颗恒星,会发现后一天看到的恒星位置( )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不变
12.南极冰川对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直接表现为( )
A.独特风景发展旅游B.企鹅利用冰架育雏C.冰川蕴含丰富淡水 D.冰层提供科考数据
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14.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高原 C.山地 D.洼地或盆地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于2023年4月6日返回上海。这次南极科考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随队,除1名返回外,还有3名队员继续值守,执行为期一年的常规气象观测任务。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站、夏季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泰山站在昆仑站的( )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
16.我国南极科考站中适宜三名队员值守的是( )
A.泰山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罗斯海新站
17.经中欧双方商定,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2023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欧盟领导人乘飞机从欧盟总部所在城市布鲁塞尔(50°51′N,4°21′E)至北京,若选择最短航线,则飞机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东北方向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一直向东南方向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甲图为“陆半球”示意图,乙图为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卢旺达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线路从甲图中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
A.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后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东,后向东北 D.一直朝向正东方向
19.与甲图相比,乙图(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20.2024年2月7日,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是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也是中国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第一座考察站。秦岭站在南极首创了风能、太阳能、氢能、柴油发电多能互补体系,其中太阳能发电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图左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太阳能双面发电示意图。下列关于中国南极考察站自转速度大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角速度:中山站>泰山站=秦岭站>昆仑站 B.自转角速度:长城站>秦岭站>中山站>昆仑站
C.自转线速度: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昆仑站 D.自转线速度:中山站>泰山站=秦岭站>昆仑站
21.下图中的虚线为我国2012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的敦格铁路(敦煌到格尔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 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
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
22.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下面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天赤道是赤道平面与天球相截所得的大圆),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题。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255名队员分两批搭乘“雪龙2”船、“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计划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第39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大气成分、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生态系统等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进行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所示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①自西向东 ②自东向西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第39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抵国内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25.与中山站(69°22′S)相比,长城站(62°13′S)( )
A.自转角速度较大 B.自转角速度较小 C.自转线速度较大 D.自转线速度较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要求作答)
26.下面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1个 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个 年。
(2)并指出左图中字母与右图中序号的对应关系。
(3)当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 。
(4)从C到D,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并向 (“南”或“北”)移动。
27.读如图,回答问题。
(1)在图2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将二分二至日标在图2适当的位置。
(2)地球公转运行到图中 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 。(快或慢)
(3)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
28.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右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此时北京时间是 。
(2)右图中A、C、D、E四地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此日D点昼长约为 ,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此日E点(6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左图中地球公转位置从①到②期间,杭州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 。
(4)我国北京一中学正午时分操场的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最短时,地球公转的轨道位置最接近左图中 (填序号)附近。教学楼一年中室内光照面积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地球的公转轨道位置最接近左图中 (填序号)附近。
29.读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2)与我国早期的航天发射基地相比,指出文昌发射基地的主要地理优势。
(3)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都是向东发射,试简析原因。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甲图),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乙图),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5月13日。三亚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差异很大。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老人在三亚过冬。丙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析三亚吸引大量候鸟老人在此过冬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A C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D D C D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A C
26.(1) 恒星 回归(2)A—②;B—③;C—④;D—①
(3) 近日点 快(4) 南 北
27.(1)
(2) B 慢(3) 北 北
28.(1) 夏至 2:00
(2) D>C>E>A 12小时 0° (23.5°N,90°W) 53.5°
(3) 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 越来越小 先变慢后变快
(4) ① ③
29.(1)角速度:均相等。线速度:文昌发射基地>西昌发射基地>太原发射基地>酒泉发射基地(或酒泉发射基地<太原发射基地<西昌发射基地<文昌发射基地)。
(2)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增加发射的初速度,节省燃料;有海运优势,利于大型火箭等设备的运输;分离的火箭残骸坠入海洋,对地表人员造成危害的概率低等。
(3)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节省发射动力;东面是海洋,视野开阔,利于观测等。
30.(1)大约为7月30日。理由:三亚市地处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直射时“立竿无影”),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第一次直射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至北回归线(6月21日前后),再从北回归线返回时,出现第二次直射。如果第一次直射出现在5月13日,夏至日后相同时间间隔再次直射,大约在7月30日。
(2)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原因:三亚夏季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削弱了太阳辐射,温度较低,晚上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较强,日温差较小;冬季多晴天,反之。
(3)三亚冬季气候温暖,舒适度高;医疗等公共服务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