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湖北人文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方言独特,亲情浓厚。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美。民俗活动丰富,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地标建筑见证历史,展示现代化成就。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情景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长江三峡水电站发电 B.“点亮长江”烟花秀
C.用活字印刷经典名著 D.黄鹤楼夜景灯光秀
2.《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在武汉发布,湖北被写入美丽省域建设实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再排放 B.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
C.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 D.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
3.蕲艾,湖北省蕲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蕲艾中含有丰富的山柰酚()。下列关于山柰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31个原子构成
B.属于氧化物
C.1个分子中含有3个分子
D.完全氧化后的产物是和
4.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 B.食盐水 C.泥浆水 D.矿泉水
5.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鼻闻 B.用嘴吹
C.用手拿 D.用眼看
6.学化学必须过好化学用语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表示2个铜原子 B.——可表示氧化铁
C.——可表示氧离子 D.——可表示氦气
7.劳动光荣,劳动最美。下列劳动中,应用的化学知识与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 解释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B 家中生煤火取暖,装烟囱并打开门窗通风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钢刷会破坏氧化膜
D 杂物间的纸箱着火,浇水扑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A.A B.B C.C D.D
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硼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为B D.相对原子质量为
9.氨作为一种无碳燃料,其能量密度高于汽油,可作为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如图是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2N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10.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气球先变大,后恢复原状
B.实验1如果不用橡胶塞和气球,电子秤读数会变大
C.实验2反应前称量的是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总质量
D.实验2将硫酸铜溶液换成稀盐酸也能达到目的
11.金属蚀刻是利用金属与蚀刻剂发生反应,形成所需图案的工艺。黄铜(铜锌合金)板具有良好的色泽效果,是目前市场上蚀刻画的首选板材。下列有关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熔点高于纯铜
B.黄铜的硬度小于纯铜
C.黄铜属于单质
D.稀盐酸可用作黄铜的蚀刻剂
12.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A.比较铜、铝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B.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C.探究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催化剂 D.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实验方案
A.A B.B C.C D.D
13.《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捣熟”增大了接触面积 B.“水淘”只溶解了红色色素
C.“布袋”起过滤作用 D.“阴干”过程中水分蒸发
二、填空与简答
14.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校园的饮水间贴有如图1所示图标,该图标是国家 标志。
(2)图2中,为提高净水效果,入水口应选择 (选填“a”或“b”)。
(3)图3中,氦气可用于填充氦气球,这主要利用了氦气 (写一条即可)的特点。
(4)图4中,田径场上发令枪响,这涉及磷的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请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充电宝”即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为压缩气体储能的一种。具有电-电转换效率高、储能密度大、寿命长且成本低等特点,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其工作过程分储能与释能两个阶段。储能时,低压气态二氧化碳由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却器,冷却器吸热并将热量存于蓄热罐,二氧化碳被常温水液化后存于高压储罐。释能时,高压储罐中的二氧化碳经加热器升温气化,推动叶轮发电,同时加热器出口的低温蓄热介质冷量被储存在蓄冷罐,末级出口二氧化碳返回低压储罐。该系统借助输入工业低谷电或风光废电,将电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内能、压力能及蓄热工质热能储存,用电高峰时释放二氧化碳发电,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与电网蓄能调峰,且运行产生的热负荷可用于区域供热,达成高效多能联供。
(1)二氧化碳“充电宝”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原因是 (写一条)。
(2)储能时二氧化碳被压缩,该过程的微观实质是 。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自 (写一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利用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16.某工厂在粗盐的提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泥”,其主要成分为、和泥沙(不与酸反应)。利用“盐泥”制备硫酸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
(1)时,的溶解度为 ;在之间,和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晶槽”中获得硫酸镁晶体的方法是 结晶。
(4)从结晶槽中获得的硫酸镁晶体表面附着有杂质,需用试剂洗去。为避免晶体损失,最适宜的洗涤试剂是 。
17.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利用防水透气膜将海水和电解槽隔开,从根本上解决了海水杂质离子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透过防水透气膜的最小粒子是 。
(2)用氢氧化钾溶液代替水进行电解的原因是 。
(3)设置超声波场可以提高电解效率,如图2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图。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使电解反应界面 (选填“增大”或“减小”),降低了电解效率。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是 。
三、计算题
18.载人航天器中,通常采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航天员排入舱内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LiCO3)和水,从而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1)LiOH中Li的化合价为 。
(2)若吸收0.22g二氧化碳气体,需要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
19.如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的装置图。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装置A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装置B来收集氧气,体现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
(4)装置C中,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
五、科学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以及含铁物质的相关现象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 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取长短相同、直径为的铁丝,分别在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实验,实验现象如下表。
氧气含量 90% 70%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热
(1)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就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在 范围。
探究二 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成分及发热原理探究
按图1(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湿度、氧气浓度、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开始收集数据,观察曲线变化(如图2所示)。
(3)从收集到的图像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微小的铁粉颗粒与 等物质发生反应,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探究三 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
(4)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最后量筒内水为(铁粉生锈消耗水的体积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本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5)上述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A A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答案 D B B
14.(1)节水
(2)b
(3)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
(4)
15.(1)电-电转换效率高、储能密度大、寿命长且成本低
(2)加压情况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
(4)温室效应
16.(1) 36.0
(2)
(3)降温
(4)饱和硫酸镁溶液
17.(1)水分子/H2O
(2)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3) 减小 超声波振动能减少电极表面的气泡
18.(1)+1
(2)解:设需要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为x。
x=0.24g
答:需要消耗氢氧化锂的质量为0.24g。
19.(1)锥形瓶
(2)
(3)密度比空气大
(4)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0.(1)
(2)55%~60%
(3) 氧气、水 放出
(4)16.8%
(5)暖宝宝中铁粉的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