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十二周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十二周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十二周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注:乌鲁木齐平均海拔800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2.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美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南半球的高压中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力因素,空气冷却下沉B.动力因素,空气堆积下沉C.热力因素,空气受热上升D.动力因素,空气被迫上升
5.图中所示大气环流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大陆西北部地区在1月盛行风向及其性质最可能的是( )
A.东南风,寒冷干燥B.西北风,温暖湿润C.东北风,炎热干燥 D.西南风,温和湿润
7.7月(南半球冬季),甲地最可能受下列哪个气压带(风带)控制(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大陆低气压中心 D.西风带
某半岛南部沿海的塞拉莱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然而每年6-9月,这里却呈现出云雾缭绕、草木葱茏的绿色奇迹,当地人称为“卡里夫”季节。下图示意塞拉莱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8.造就了“卡里夫”季节的盛行风是( )
A.西南季风 B.盛行西风 C.东北信风 D.东南信风
9.6-9月,塞拉莱多云雾缭绕的原因是盛行风途经了( )
A.暖流增温增湿的洋面B.高大陡峭的迎风山脉C.开阔平坦的广袤沙漠 D.寒流降温减湿的洋面
10.塞拉莱夏季能被湿润气流控制的根本原因是( )
A.亚洲高压的强大引力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11.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C.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D.极地东风来自较低纬度,较为湿润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 )
A.甲风带为温暖湿润的东南信风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促使大陆东岸形成离岸风
1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减少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气候学上把不同年份夏季风到达“最北位置”的带状波动区域称为夏季风边缘摆动区。该摆动区内的陆气相互作用形式包括年均净辐射通量(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差值)、潜热和感热等。一般干旱环境有利于净辐射转化为感热通量,湿润环境有利于净辐射向潜热通量转化。下图阴影部分为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最能指示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位置的指标是( )
A.气温 B.气压 C.风力 D.降水
15.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的净辐射通量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纬度②地形③地表性质④洋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在位置较北的年份( )
A.净辐射通量增多,且更多转化为潜热通量 B.净辐射通量减少,且更多转化为感热通量
C.净辐射通量增多,且更多转化为感热通量 D.净辐射通量减少,且更多转化为潜热通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本题共3小题,共52分。请按要求作答)
17.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气压带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写出图中风带名称A B C 。
(3)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北或南)移, 冬季 (北或南)移。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夏季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填序号)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1)判断该图所示的月份(1月或7月),并说明判断依据。此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相对于二分日有何变化?
(2)指出甲地所处的风带名称及风向,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知识,分析该风向的形成原因。
(3)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甲地降水量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 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A B D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D A D
17.(1)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2)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3) 北 南
(4) ②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18.(1)1月; 依据:陆地形成高压中心,海洋形成低压中心;
变化:气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
(2)风带名称:盛行西风带;盛行风向:西南风;形成原因:该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受副热带高压的驱动,气流向高纬度地区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作用,形成西南风。
(3)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甲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19.(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旱雨)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