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一中学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预测难度系数:0.62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 30题 60分)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 (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α是黄赤交角 B.地轴与晨昏线的最大倾角等于角 β
C. 角 β 约为( 66. 5 D.角α与角 β呈互补关系
6.假设角 β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图中表示夏至日的点为 ()
A.热带范围扩大 B.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变长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 C.温带范围变小 D.夏至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其北部的阿斯哈图石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 林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冰川石林景观,其发育过程参与了当地地壳物
下表为某旅游爱好者在旅游软件瞬时查询的各城市电子时间(区时)。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质的循环。图 a为阿斯哈图石林局部景观,图 b 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东京 北京 新德里 莫斯科 圣保罗 纽约 旧金山
城市 伦敦
11: 10: 2: 21:
8: 26 5: 56 23:56 18:56
时间
56 56 56 56
3.莫斯科使用的时间为()
A.东一区区时 B.西十一区区时 C.东二区区时 D.东三区区时 7.在阿斯哈图石林的发育初期,花岗岩承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4. 纽约 (40°N, 75°W)( ) ①冰川侵蚀 ②风力堆积 ③风化作用 ④流水堆积
A.此时位于夜半球 B.自转线速度比北京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图 b中能表示该石林发育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序号是 ()
C.与北京属于同一天 D.日出时刻比北京早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地形剖面如图 1 所示。图 2 呈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其中①②③④
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相对于乙侧聚落,该河流甲侧聚落的明显优势是 ()
A.取水更方便 B.地形更平坦 C.洪水威胁更小 D.交通更便利
下图为某年 5月 9日某时刻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 1中所示山脉的地质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
A.地堑 B.背斜 C.向斜 D.地垒
10.图 1中盆地的形成,主要与哪种作用相关()
A.流水侵蚀 B.冰川堆积 C.板块挤压 D.断裂下陷
16.图中甲、乙两线,判断正确的是 ()
11.若图 2 示意地壳物质循环,那么花岗岩的形成对应的地质作用应为()
A.甲为低压槽 B.甲为暖锋 C.乙为高压脊线 D.乙为冷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图中 a、b、c、d 四地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图 1 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 ①a 地风力比 b地大②b 地气压较 a地低③c 地晴朗天气④d 地昼夜温差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图 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表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城市 2022年连续 4天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月 19 日(星期1 月 20 日(星期1 月 21 日(星期1月 22 日 (星期
二) 三) 四) 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 B.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 雨转阴-3℃-7℃ 多云转晴
C.甲、丙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沉积作用 多云 6℃-14℃南阵雨 3℃-12℃东
13.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风 3-4级 北风 5-6级
东北风转 -5°C-2℃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西北风 4-5级 西北风 3-4级
18.该城市 4 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的实际状况可能是()
我国南北方地区很多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下图为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云量迅速增多 B.气温快速下降 C.气压持续下降 D.风速不断增大
19.推测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14.图示村落呈带状形态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沿河地形相对平坦,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工业
C.沿河带状地带滑坡、泥石流较少 D.气候适宜,更适合居民生活
第 3页 共 8页
第 4页 共 8页
A.大型野生动物 B.茂密热带雨林 C.连片多肉植物 D.广袤高原草甸
24.该气候最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东南亚湄公河的上游即中国境内的澜沧江,源于青藏高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5.澜沧江源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B.生物水
C.地下水 D.雨水
26.正常年份湄公河中下游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11 月
下图为某海域海洋表面洋流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正确反映 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27.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洋流都是暖流 B.丙、丁两洋流成因均属风海流
C.世界四大洋北部均为此环流系统 D.甲处海区的温度比乙处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若图中海域在太平洋,则甲洋流是()
21.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A. ade B. bcd C. cde D. abe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日本暖流
22.气压带、风带北移时 () 2024 年暑假,小明随父母由河北秦皇岛经京哈、荣乌等高速(如图)自驾回内蒙古乌海探亲。小明
A.南半球为夏季 B.亚洲高压强盛 发现旅途中植被渐次变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c 气压带被切断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下图为某典型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从秦皇岛到乌海,小明旅途中植被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23.该气候模式的自然景观常见()
A.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第 5页 共 8页 第 6页 共 8页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 12分)
30.与乌海及周边地区的土壤相比,太行山区森林土壤() 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 1519 年 9 月
A.土壤砂粒占比更大 B.土壤淋溶作用显著 20 日出发,1522 年 9 月 6 日成功返回,历时 1082 天,航线全长 60440 千米。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
C.土壤水分含量较低 D.枯枝落叶层厚度小 图。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共 3大题)
3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4分)
(1)图中 ABC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该地区背斜所在的地貌类型是 ,原因是 (2分),向斜所在
的地貌类型是 ,原因是 (2分) 。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 分)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 (2分) 。
(5)从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A处岩层处于断层处,断裂面在不断 。
(2)比较甲、乙、丙、丁四个航段航速的快慢,并说明理由。(3分)
32.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 14分)
(3)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大渔场的名称,从洋流角度说明四大渔场的成因。(5分)
(4)比较 A、B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从洋流角度说明理由。(2分)
(1)写出图示气压带及风带名称: A B C D E F G

(2)E 的气流运动状况为 ,D的冷热干湿特征为 。
(3)各气压带中,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有 、 。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有 、 、
(填字母)
(4)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 D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第 7页 共 8页 第 8页 共 8页
题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号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答 A D D C C A C A D D A A C A C D D B C D A C C B A C B D A B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14 分)
(1) B;C(2 分);(2) 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4
分);(3) B;C(2 分);(4) B;背斜岩层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2 分);(5) 位移(2 分)
32.(14 分)
(1) 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7
分);(2) 上升;温和湿润(2 分);(3) C、E;A、G(3 分);(4) B(2 分)
33.(12 分)
(1) 风力和洋流(2 分);(2) 乙、丁航段快,甲、丙航段慢;乙、丁顺洋流航行,甲、丙逆洋流航行(3 分);(3)
①北海道渔场;②纽芬兰渔场;③北海渔场;④秘鲁渔场(2 分);成因:①②③由寒暖流交汇形成,④由上升补
偿流形成(3分);(4) A地气温高、降水多,B地气温低、降水少;A地受暖流增温增湿,B地受寒流降温减湿(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