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题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将炮火对准中国,各地民众和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这体现了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2.经济学家巴斯夏认为:“如果商品不能通过边界,军队就会越过边界。”由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在于A.打开中国市场B.助推两国合作C.割占中国土地D.实现公平贸易3.下列条约使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特权的是A.《望厦条约》B.《天津条约》C.《瑗珲条约》D.《北京条约》4.《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刷引爆全网,中国流失文物归国路漫漫。其中导致圆明园文物流失.的“祸首”是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不C.沙俄侵略军D.八国联军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攫取的利益超乎英法之上。其获得的“利益”主要是A.侵占大片领土B.索要巨额购款C.增开通商口岸D.获得领事裁判权6.观察右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是方列组联合慎攻射A.清王朝支持太平军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1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因D.西方列强的联合侵略引发太平天国运动7、中法战争中,率守军英勇抵抗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是A.刘铭传B.王锡朋C.冯子材D.刘永福8.吴淞战投中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这些表明中国将士A.打击了美军的侵略气焰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捍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D.展现了不畏牺性的英雄气概9.观察右图,A处应填入A.民族危机加剧甲年中日战争A划分势力范型B.救亡图存探索魏烟大屋单瓜分中国且湘C.阶级矛盾尖锐D.封建帝制终结10.2015年打捞的“敛远舰舷窗残骸”为我们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依据。该残酷属于A、曰述史料B.文献史料C.实物史料D.图像史料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扫描全能王创建11.符合“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实业救国”这三个关键词的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B.康有为C.张赛D.课嗣同12.有人将1895年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A.金田起义8.公车上书戊戊政变D、创办《民报》13.由严复等人主持,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在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A.《时务报》B.《资政新篇》C、《国闻报》D.《申报》14.《戊戌政变记》记载:“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B.裁撤政府冗官冗员C.广育人才,讲求时务D.允许士民上书宜事15.戊戌变法时期,根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烈反对,反对者并不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和民众。这从根本上说明戊戌变法A.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B.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C.改革措施还不够全面D.未起到思想启蒙作用10.近代中国某社会团体宜称:“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该团体是A.拜上帝会B.义和国C.强学会D.光复会17.陈天华硅《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下列《辛丑条约》条款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赔款自银4.5亿两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洁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非为使馆界18.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A.开始时间B.操发地点C.领导阶级D.作战路线19.《辛丑条约》签订后,《革命军》《猪回头》《香世钟》等著作相继出现。这反映了当时A.师夷长技的认识B.变法救国的主张C.尊孔复言的宜扬D.民主革命的潮流20.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个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1.“七十二健儿,围战春云湛双血;四百兆国子,愁着秋雨醍黄花。”这是黄兴为某次起义烈士撰写的一副挽联。据此判断,这次起义是A.萍浏随起义B.广州超义C.安庆起义D.武昌起义22.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传统王朝更替体系的循环链条,策建民国。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终结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民族工业发展C、推翻北洋军两统治D.推动社会习俗变化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