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教学设计内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所用教科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教年级 高一年级 课型 新授课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本节课使用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进行授课,首先以小郑老师在设计害虫识装置遇到的问题导入新课,分析人在使用害虫识别杆时人的某些部位和识别杆的部分之间的关系,讲解人机关系的定义。借助台灯案例,观看精品课视频,了解人机关系要达到的目标,并结合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评价自制台灯。学生借助AI工具启发害虫识别杆的设计灵感,讨论识别杆设计思路,绘制草图。展示交流设计草图,课后完善设计草图并提交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明确了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重要性,但对于设计一件作品的构思过程及构思方法还停留在自己粗浅的认知里,对设计中所考虑的人机关系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对于设计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清晰的认识。3.教学目标分析:结合真实情境,激发学生使用技术解决问题,增强技术意识。通过AI技术辅助方案构思,再结合实际配件进行方案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学生绘制草图呈现设计方案,增强图样表达能力。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教学难点:在设计中体现人机关系中的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5.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6.教学用具:课件、学案、豆包网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12台平板、6块行空板及拓展板,自制台灯1盏。7.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小郑老师的害虫识别装置的设计需求》。2.提问:如果我们需要帮助小郑老师设计一个害虫识别杆,需要获取哪方面的信息呢?3.引导学生重点考虑在使用害虫识别杆时人和物的关系。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以实际需求情境做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设计害虫识别杆需要了解的信息出发,挖掘人使用害虫识别杆时存在的人机关系。新课讲授 1.提出:人机关系的定义,及人机关系中“机”的含义。2.提问:这盏台灯有哪些人机关系?这些人机关系合理吗?3.提问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要达到什么目标?4.播放“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精品课片段。5.请学生结合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评价自制台灯。 听讲。学生思考并回答。观看精品课。评价自制台灯。 通过观看视频和评价台灯,掌握台灯设计中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害虫识别杆方案设计 发布任务:了解配件尺寸,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在学案中绘制出人机关系合理的害虫识别杆设计草图,并附上简要文字说明。(可使用AI工具,输入引导语生成图片,如输入:“生成害虫识别杆图片”,寻找创作灵感。提醒学生要充分考虑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使用AI生成设计图。小组讨论害虫识别杆的方案。绘制害虫识别杆。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害虫识别技术杆,帮助学生快速形成害虫识别杆的初步构思。学生绘制害虫识别杆,针对性的形成设计思路。方案展示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方案展示,并结合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设计草图,说明设计构思。互评。 通过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课堂小结 1.人机关系的定义。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学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重要性。 回顾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让“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渗透学生的学习。作业布置 课后结合“设计的一般原则”完善设计草图,拍照提交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展开教学,以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人机关系的概念与目标。教学中借助AI工具辅助设计构思,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讨论、绘制草图,并在展示环节中互相评价,较好地掌握了人机关系在设计中应体现的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然而,部分学生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时仍存在困难,尤其在结合“设计的一般原则”完善设计方案方面表现不够熟练。此外,AI工具的使用虽启发了灵感,但也暴露出部分学生依赖技术而忽视实际人机适配的问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注重设计思维与实操能力的同步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人机关系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2.健康3.舒适4.安全温馨提示:教学环节中必须包含课堂小结。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