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屯市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屯市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开始遭受列强的百般蹂躏 B.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破坏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 法国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 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 湘军围困弹尽粮绝
C. 内部矛盾无法调和 D. 武器落后训练松弛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5. 1879年,《纽约时报》报道称,洋务派“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许可,在上海办中国第一家机器纺织厂——上海织布局”。该报道说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在19世纪60年代,浩汗国头目阿古柏侵占了新疆,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收复新疆的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 冯子材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刘永福
7. 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 邓世昌 B. 左宗棠 C. 丁汝昌 D. 关天培
8. 小明的家乡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本割占,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小明的家乡是
A. 新疆 B. 台湾 C. 东北 D. 西藏
9. 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A. 师夷长技 B. 民主科学 C. 变法图强 D. 实业救国
10. “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中的“学习”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 《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A. 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 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C. 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 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12. 20世纪初,大量的外国人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并且不受中国法律约束,与这种状况出现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1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4.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之处在于
A.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建立了革命政权
C.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D.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15.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 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推翻清朝政府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16.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以上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A. 辛亥革命的原因 B. 辛亥革命的影响
C.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辛亥革命的发展
17.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 “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他将这一观点纳入了自己的革命纲领,该纲领具体解释为
A. 平均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生主义
18.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呈现出的特点是
A.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 B.从学习西方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
C.从推翻封建统治到维护封建统治 D.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改革
19. 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 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B. 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
C.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D. 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20.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流通非常广泛的货币,右图所示“袁大头”上显示的“中华民国十年”指的是公元
A. 1920年 B. 1921年 C. 1922年 D. 1923年
21. 设计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王林同学设计的探究主题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 C. 现代化的早期探索 D. 新时代的曙光
22. 电视剧《觉醒时代》有这样一段叙述: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后,北京、广州、武汉、青岛等地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二十一条”是国耻,是因为它
A. 是与日本签订的条约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日本侵占山东 D. 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3. 以下是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年谱(部分)。空白处的内容应为
A. 创办《民报> B. 领导二次革命 C.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 领导护国战争
24.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依据的史料。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 油画《武昌起义》 B. 茅家琦等人所著《孙中山评传》
C. 鲁迅的小说《阿 Q 正传》 D. 国家博物馆馆藏《清帝退位诏书》
25. 清末,梁启超首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到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机构蓬勃兴起,如“中华革命党”、“中华银行”等。这一现象
A. 否定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 有利于变法维新思想传播
C. 体现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 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仍是一如既往的将一切责任卸于下属……他在内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摘编自《马关条约》
材料三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一中道光帝认为战败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取得了什么侵略权益?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转变?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据材料三,分析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是条约中的哪项规定?(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我们的启示。(2分)
2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8分)
材料一 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在▲发刊词中,这一政治纲领被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组织的政治纲领?写出材料中“▲”处应填写的报刊名称。(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的主要成就。(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材料内容出自近现代中国的哪一部法律文件?请简述这部法律文件的性质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中的“一人冠冕”具体所指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发生从而引发了中国的一场什么战争?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时间 历史事件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95年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842年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1898年 戊戌变法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年 义和团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年 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860年 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11年 辛亥革命
阅读以上材料,任选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确定一个观点或主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25一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
班级:
姓名:
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C.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12.20世纪初,大量的外国人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并且不受中国法律约束,与这种状况出现相关
的条约是
A.中国开始遭受列强的百般蹂躏
B.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C.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法国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
1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
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之处在于
3.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
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建立了革命政权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湘军围困弹尽粮绝
C.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D.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C.内部矛盾无法调和
D.武器落后训练松弛
15.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6.“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
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5.1879年,《纽约时报》报道称,洋务派“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许可,在上海办中国第一家机器纺织
立之说。”以上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影响
厂一一上海织布局”。该报道说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辛亥革命的发展
17.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
C.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在19世纪60年代,浩汗国头目阿古柏侵占了新疆,激起了各族人民
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他将这一观点纳入了自己的革命纲领,该纲
领具体解释为
的反抗,在收复新疆的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平均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A.冯子材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永福
7.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
18.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呈现出的特点是
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
A.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
B.从学习西方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
C.从推翻封建统治到维护封建统治
D.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改革
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19.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
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关天培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8.小明的家乡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本割占,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
A.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怀抱。小明的家乡是
B.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
A.新疆
B.台湾
C.东北
D.西藏
C.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9.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
D.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新方”是
20.“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流通非常广泛的货币,右图所示“袁大头”上显示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
的“中华民国十年”指的是公元
10.“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
A.1920年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中的“学习”指的是2025—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ACC BABCB DBCCA DDAAB ADCDC
二、非选择题
26 (1)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大臣没有尽心尽力办事或清朝缺乏忠诚贤良有智慧的大臣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3)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言之有理即可)
27(1)中国同盟会
▲:《民报》
(2)主要成就: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每点2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评分标准:观点或主题2分
有结论2分
论述部分8分:史实正确、条理清晰、选取史实的数量取决于观点或主题,平均分到每个史实中,总分不超过8分。2025一202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ACC
BABCB
DBCCA
DDAAB
ADCDC
二、非选择题
26(1)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大臣没有尽心尽力办事或清朝缺乏忠诚贤良有智慧的大臣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3)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
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言之有理即可)
27(1)中国同盟会
▲:《民报》
(2)主要成就: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每点2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评分标准:观点或主题2分
有结论2分
论述部分8分:史实正确、条理清晰、选取史实的数量取决于观点或主题,平
均分到每个史实中,总分不超过8分。
第1页/共1页(
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贴条形码处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及准考证号。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纸等。
正确
填涂
错误
填涂
缺考
标记

×
)
(
选择题(50分)
)
(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
(
非选择题(50分)
26(
20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
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1 页
/

2

)
(
27(1
8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2 页
/

2

)■
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
姓名:
贴条形码处
考号:
注意事项
正确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填涂
及准考证号。
错误
边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
填涂
工整、笔迹清晰。
【】■口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缺考
4、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纸等。
标记
选择题(50分)
1
A B□cOD可
6
LA]C]D
11
A B [C]D
16A B回D
2
LA BC D
7
LA BC]D
12
ABc]
17B
1D
3
LA B[c][D]
8
A]B [C]D
13B□OD
18 A B C D
4
LA]BC D]
9
a回D
14
aD回D
19DD
5
CA BC]D
10a aD
15B D
20 D
21AB□cD
22
LA]B]c D]
23
D
24
LA Bc D
25
LA BC D
非选择题(50分)
26(20分)、(1)
(2)
(3)
(4)
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第1页/共2页

27(18分)、(1)
(2)
(3)
(4)
28(12分)
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第2页/供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