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白山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省白山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 9分。
1.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陶瓷烧制 B. 粮食酿醋 C. 玉石雕印 D. 火药爆炸
2.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检测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 )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以作保护气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如图,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组合而成。从化学视角分析,这一标志最能提醒我们
A.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B.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C. 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很大
D.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要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铁 B. 水 C. 氧气 D. 氯化钠
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标对应错误的是( )
A. 护目镜 B. 排风 C. 用电 D. 锐器
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塞橡胶塞 D. 加入粉末状固体试剂
第 1 页,共 8 页
8.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
序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B.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C. 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D.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原子一定不可分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0.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实验前 1、
2、 3均关闭)( )
A.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红磷和蜡烛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C. 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分别打开 1、 3或
2、 3各一段时间后,进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水量相同
D. 若将 1、 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
开止水夹 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且水量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6分。
11.用化学知识填空。
(1)钠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的元素名称是______。
(2)化学符号“2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12.第19届杭州亚运会已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顺利举行,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
明”的办会理念。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亚运会期间,严格实施空气质量监测,列举一种你知道的空气污染物______。
(2)开幕式借助于数字科技,使用璀璨的电子烟花,其电光源充入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3)在亚运会场馆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
第 2 页,共 8 页
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超滤膜”起到了“超过滤”作用,不仅可以除去固体物质,还可以分离除去
大分子,则水分子是______(填“大分子”或“小分子”)。
13.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倒热水时,要把暖水瓶的软木塞______(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看到暖水瓶中有热气冒出,
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要学会正确处理实验剩余的试剂。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内
D.放回原瓶,以免浪费
14.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 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
(2)氦 1、氦 2、氦 3,它们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的月球土壤中
含有丰富的氦 3,它的一个原子中含有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1中的______(填 、
、 、 中一项)。
(3)图2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该图你能获取的一条信息是______。
15.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被联合国确定为 (冰川保护),该主题聚焦全球气候变暖导
致冰川消融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中国同时将“中国水周”主题设置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
水安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把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采用蒸馏法进行海水淡化,水蒸气冷凝时水分子间隔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做法有______(答一点即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4分。
第 3 页,共 8 页
16.根据如图所示氧气的性质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能说明木炭燃烧产生新物质的证据是______(填字母)。
A.发出白光
B.放热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2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______。
17.借助便携式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性质实验如图甲,实验结果如图乙。
(1)实验 对应的曲线为 ______
。(填“方形曲线”或“三角形曲线”)
(2)通过实验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3)对比实验 ______ (填 、 、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对比实验 和 ,你能得到的有关于氧气的性质是 ______ 。
(5)随着实验的进行,实验 、 、 中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______ 趋于一致。(填“会”或“不
会”)
第 4 页,共 8 页
18.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填字母)。
(3)选择 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
法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9分。
19.化学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并回到实验室进行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模拟并
获得纯水的实验(如图1):
(1)图1过程中获得纯水的操作是______。
(2)图1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进行图2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答出两
点)。
第 5 页,共 8 页
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Ⅰ.宏观辨识:同学们用如图3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均收集到气体。
(4)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 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5)某实验小组还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氢氧化钠溶
实验编号 电压( ) 温度(℃) 氢气体积( ) 氧气体积( ) 时间( )
液浓度
6 15 2% 20 9.8 54.0
6 15 5% 20 9.8 36.2
6 30 2% 20 9.6 46.2
6 30 5% 20 9.7
①由此得出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和______。
②根据对实验 、 、 数据的分析,实验 的时间 最有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35.4 . 37.8 . 50.2 . 55.6
Ⅱ.微观探析:
(6)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①④②⑤ B.①③②⑤ C.①②⑤③ D.①②⑤④
Ⅲ.符号表征
(7)电解水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7.C 、D
8.
9.
10.
11. ;氯;
2个氢原子
12.二氧化硫(答案不唯一);

小分子;
13.倒放;物理变化;

14.6;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答案不唯一)
15.硬水;
变小;
随手关闭水龙头
16.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或 +
点燃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 → 3 4
17.方形曲线 分子在不断运动 和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其分子更易向下运动 会
18.锥形瓶;

第 7 页,共 8 页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高
加热 △
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 4 → 2 4 + 2 + 2
19.蒸馏;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引流;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温度; ;

通电 通电
水 → 氢气+氧气或 2 → 2 + 2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