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盱眙县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测试卷九年级历史
(本试卷考试时长:50分钟,总分50分,闭卷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面是古埃及、中国、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日”字的古文字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世界前列 B.世界各地区的文字具有同宗同源的特点
C.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D.世界古文明发展既有多样性又有相似性
2.某同学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出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奴隶制城邦”“德谟克利特”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该思维导图的主题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3.下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间轴,据此判断该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拜占庭帝国通史》提到:“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他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据此可知,拜占庭文化()
A.重塑了希腊罗马昔日的荣光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推动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到来 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5.日本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取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将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区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国家相毗邻。这一局面有利于()
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罗马法典的编撰
C.伊斯兰教的产生 D.创造0到9计数法
7.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下列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8.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文艺复兴的先驱”“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等关键词有助于我们了解()
A.莎士比亚 B.屋大维
C.但丁 D.达·芬奇
9.在快速发展的技术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推动着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DeepSeek就是一款当下流行的智能软件。某同学借助此软件的搜索功能,输入了“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DeepSeek不会给出的回答是()
A.破坏原住民的文化,掠夺当地的财富
B.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C.哥伦布的航行首次建立起欧洲与美洲的持续联系
D.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传播至欧亚大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0.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在《根》中讲道, 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2 页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0分。)
11.(10分)人类文明在地域滋养中形成独特基因,又在交流互鉴中走向共同发展。请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关于古代世界文明的探究。
【文明溯源】
(1)观察“东西方文明发源地示意图”,将横线上对应文明名称补充完整。(2分)
A:古代罗马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E: F:中国文明
【文明分类】
(2)古代文明因自然环境呈现不同特征,请根据所学结合上列史料图片完成分类。(2分)
文明类型 自然地理环境 典型特征 分类序号
古代亚非文明 大河、平原 农业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海洋、山地 工商业文明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文明演进】
“黑暗” “光明”
(3)中世纪欧洲虽被称作“黑暗时代”却也暗藏文明演进的微光。据此有同学做了以上思维导图,请帮助完善①③。(2分)
【文明交融】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4)据材料概括军事征服对世界古代文明交流产生的影响,材料更倾向于采用何种交流方式 (2分)
(5)通过以上“古代世界文明”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2分)
12.(10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 右图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1)依据材料一及其图片写出这部“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的法典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2分)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古希腊]伯里克利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政治制度民主性的表现(2分)
材料三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权力实际上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权利有限,奴隶更是无权无势。经过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之后,罗马制定了……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
(3)由材料三可知罗马制定了哪部法律?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2分)
材料四 该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是有关罗马帝国政的法律,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其中私法(民法)最完备,影响最大,人们所说的罗马法往往专指私法……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4)材料四中《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哪位皇帝下令汇编的?该法典由四部法律文献构成,其中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一起的是哪部文献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与法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
13. (10分)14至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5 页共 6 页
材料一 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之处。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二 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积极投身到商品经济中,……他们的人身都是自由的。……因而,市民在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强烈地感受到独立个人的价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2)据材料二回答“市民的感受”是受到了当时什么思想的影响?写出该思想最早兴起的国家及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3分)
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公元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3)材料三中“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1分)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D A A C B A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0分)
(1) C:古代印度文明;E:古代埃及文明(2分)。
(2) 农业文明(亚非文明):②④⑥(1分);工商业文明(欧洲文明):①③⑤(1分)。
(3) ①:封建等级制度(1分);③:市民阶层(1分)。
(4) 影响:突破文明间的孤立隔绝状态,促进文明交流(1分);交流方式:和平交往(商队来往、船只航行,1分)。
(5) 感悟: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和平交往是文明交流的主流(答出两点即可,2分)。
12.(10分)
(1) 法典名称:《汉谟拉比法典》(1分);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分)。
(2) 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3) 法律:《十二铜表法》(1分);背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1分)。
(4) 皇帝:查士丁尼(1分);文献:《查士丁尼法典》(1分)。
(5) 意义:规范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10分)
(1) 共同之处:都雇佣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采用新的生产方式(1分);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分)。
(2) 思想:人文主义(1分);国家:意大利(1分);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分)。
(3) 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说明: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互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开启了早期殖民扩张(答出三点即可,3分)。
(4) 历史趋势: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