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小题,共 16分。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纺纱织布 B. 伐木制舟 C. 烧制陶瓷 D. 海水晒盐
2.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
A.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B.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C. 屠呦呦——研制新型抗疟药 D. 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3.如图是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净化河水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取明矾 B. 溶解明矾
C. 过滤液体 D. 加热杀菌
4.“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结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氢气具有可燃性——作高能燃料
B.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作消毒剂
C. “93”阅兵场上8万只气球内充装的是氦气——其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
D.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由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的
5.目前大多数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驱动,生产锂电池时可用碳酸乙烯酯( 3 4 3)作为电解液。下列
有关碳酸乙烯酯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B. 碳酸乙烯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C.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 碳酸乙烯酯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第 1 页,共 7 页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中各种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C.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7.如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8.常压下,在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冷凝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
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②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
C. 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D. 状态③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8分。
9.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
(3)2个铜原子______;
(4)氯化钠______;
(5)铵根离子______;
(6)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第 2 页,共 7 页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
题:
(1)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______种元素。
(2) 、 、 、 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
(3)若 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 =____,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2
1 氢 氦
1.008 4.003
3 4 5 6 7 8 9 10
2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6.94 9.012 10.81 12.01 14.01 16.00 19.00 20.18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22.99 24.30 26.98 28.08 30.97 32.06 35.45 39.95
(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其位于______周期。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氟元素和氯元素属于同一主族,是因为它们的______相同。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5)你还能发现的规律是:同一周期的元素(横行)从左往右______依次递增(写一种即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8分。
12.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的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第 3 页,共 7 页
(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若称量 的质量是18 ,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2所示,则该实验小组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水的密度为1 / 3),若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则需加入______ 水。
13.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图1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待传感器开始工作后,打开中间的弹簧夹,使烧瓶两端连
通,记录数据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
(1)实验观察到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 ______ ,说明氧分子在不断运动。
(2)查阅资料可知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大于氧气分子质量,由图2可得出:分子质量与分子的运动速率成
______ (填“正比”或“反比”)。
(3)若将两烧瓶同时放入40℃热水中,发现相同时间内气体浓度比常温时变化更大,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
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_ 。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9分。
14.【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乙中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仪器 ,并在导管口
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第 4 页,共 7 页
【现象与结论】
(1)图甲中若管 中收集到5 气体,则管 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 。检验玻璃管 中得到的气
体的方法是______(写出具体操作)。
(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导管口 处有______色火焰,烧杯底部外壁上有
______。
(3)写出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4)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5)由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4分。
15.青少年儿童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
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 12 22 14 计算:
(1)葡萄糖酸锌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其中 12 22 14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3)一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含锌元素的质量是多少毫克。(写出计算过程)
(4)从保存方法看, 12 22 14 可能具有______的化学性质。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

2 ;

+4;
+5
2 5
10.4;
2 ; +;
7;得到
11.16.00;二;
16;非金属;
最外层电子数;
2;
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
12.烧杯;
②①⑤③④;
加速溶解;
18%;80
13.氧气浓度逐渐增加 反比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第 6 页,共 7 页
14.10;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 ,打开活塞,若木条复燃,说明管内气体是氧气;
淡蓝;小水珠;
;分解反应;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元素和氧元素;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5.455;72:11:112;
14.3%;
0.65;
见光易分解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