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上)初二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地 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共8页,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纸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空格内,直接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边境口岸是指位于国家边境或国境线上的关口,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陆地边境口岸众多,图1示意“中国部分边境口岸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四个边境口岸中,有“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美称的是
A.绥芬河 B.东兴口岸
C.满洲里 D.红其拉甫
2.红其拉甫口岸所在省级行政区
A.地形平坦,种植水稻为主
B.海风吹拂,气候终年炎热
C.人口密集,少数民族群居
D.降水较少,夏季光照强烈
3.造成红其拉甫口岸与绥芬河口岸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起伏 B.气候多样
C.跨纬度广 D.跨经度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省人口增长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表1为“2021—2023年江苏省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年份(年) 常住人口 (万) 出生率 (‰) 死亡率 (‰) 出生人口(万)
2021 8505.40 5.65 6.77 48.06
2022 8515.00 5.23 7.04 44.53
2023 8526.00 4.81 7.55 41.00
表1
4.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苏省
A.常住人口增加 B.出生率上升 C.死亡率下降 D.出生人口不变
5.江苏省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自然增长率上升 B.环境优美 C.气候适宜 D.外地人口迁入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杂食性害虫,最喜欢以玉米等植物的茎叶为食。我国非常重视防控该虫害,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图2为“草地贪夜蛾移动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在5~6月份,我国应重点防范该虫害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冀、鲁 B.鄂、甘
C.皖、藏 D.闽、赣
7.影响草地贪夜蛾移动线路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经度
D.纬度
8.我国非常重视防控该虫害,主要原因是我国
A.土地资源丰富
C.玉米种植广泛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世界屋脊,穿高山峡谷,汇百川入海,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图3为“黄河、长江干流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A.流经黄土高原
C.下游支流众多 10.与长江相比,黄河
A.结冰期短
11.为促进长江、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的措施是
①设立自然保护区,改善生态环境②上游疏浚河道,积极建设“黄金水道”
③黄土高原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④下游建设水利枢纽,开发水能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空中牧场”是通过光、热调控和水循环等设备的综合利用,使种子在水培7~8天后即可长成青草且四季均可生产。目前已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推广。图4为“空中牧场景观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 “空中牧场”与天然牧场相比,优势是
①降低饲养数量 ②节约土地资源 ③提高抗灾能力 ④降低能源消耗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④
13.内蒙古牧区草畜不平衡制约着当地的发展,推广“空中牧场”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畜群数量 B.促进乡村振兴 C.缓解草场压力 D.提高生产效率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颁布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图5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15.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开采技术 B.保护有限资源
C.降低市场价格 D.维护生态平衡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第 3 页 (共8 页)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图6示意我国海洋资源分布。据此完成16~18题。
16.长芦盐场濒临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7.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属于海洋资源的有
①海盐②海洋生物③沿海农田④海底油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 15°N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季节性休渔 B.大量采挖珊瑚
C.大规模填海造陆 D.污水直接排海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产铜基地。铜矿冶炼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该省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建设“风光水火”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其电力供应结构中水电占比约80%。图7为“云南省略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省发展铜矿冶炼得益于当地
①原料充足 ②水运便利 ③水能丰富 ④地势低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该省在开采铜矿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第 4 页 (共8 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式。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搜集资料,探究中国地形、地势对其他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图8为“中国地势阶梯及部分水电站分布图”、图9为“中国地形的类型”、图10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对气候、河流流向等影响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探究地形地势,感悟起伏之美】
(1)我国地形类型齐全, ▲ 面积占比最大。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举一例说明: ▲ 。我国地势 ▲ ,呈现三级阶梯状分布。
【探究地形影响,感悟联系之美】
(2)我国地势走向有利于来自东部太平洋上的 ▲ 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因此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由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 (递增/递减)的变化规律。
(3)受地形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 ,例如长江、黄河等,我国的河流流向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 ▲ , ▲ 资源丰富,我国开发建设了许多水电站。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发展耕作业,请你为山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 。(答一条即可)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第 5 页 (共8 页)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黄河,孕育出中华文明,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的河流之一。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黄河搬运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口改道的根本原因。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较大的改道有26次,形成了多条黄河故道。图11为“黄河历代河道图。”
(1)在历史上,黄河干流的数次改道会给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 。
材料二 小麦是一种喜光、喜温的作物,需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一般来说,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5℃~25℃,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图12为“黄河下游某一小麦产地的气候资料图”。
(2)简析黄河下游地区作为小麦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材料三 气候、地形、农业活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堤防建设等,都会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图13为“豫鲁两省境内黄河流域界线示意图”。
(3)黄河在豫鲁两省形成“地上河”导致该地流域面积 ▲ (减小/增大) 。
(4)结合黄河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水患特点,说出治理黄河下游可采取的措施。 ▲ 。
“” 第 6 页 (共 8 页)
23.甘肃省的地理环境独特,内部差异显著。图14是“甘肃省及民勤、陇南两地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注定了甘肃省多样的自然风光,这里能看见雪山、草原、森林、荒漠……因为这里地处第 ▲ 级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海拔相差悬殊。西部距 ▲ 遥远,降水少,东部为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多样。
(2)比较甘肃省民勤和陇南的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地 形 气 候 河 流
民 勤 北部邻①▲ 沙漠,东南邻腾格里沙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② ▲ (干旱/湿润) 水量较③ ▲ (多/少),自西南流向东北
陇 南 位于④▲ 山脉以南,以山地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白龙江流经陇南市,流速较⑤ ▲ (快/慢)
过去几十年里民勤绿洲面积持续缩小,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广泛种植沙生植物,修建固沙工程和输水工程,全力构筑生态安全绿洲屏障。陇南是陇上江南,享有“中国油橄榄之乡”“千年药乡”美誉。油橄榄和中药材种植是陇南的特色产业。
(4)近年来,民勤和陇南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据图画,任选一地,对当地的发展提出1条合理建议。
民勤: ▲ 。
陇南: ▲ 。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第 7 页 (共8 页)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蔬菜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农产品。小江和小苏同学绘制了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蔬菜产量和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空间分布图(图15),查阅了两广地区气候资料图 (图16),对我国蔬菜生产分布状况展开探究。
(1)小江通过读图,发现我国蔬菜产量分布存在区域差异, ▲ 线东部产量更高。其中,四川、河南、江苏等省的蔬菜年产量较高,他据此推测, ▲ 数量多的省区,需要较高的蔬菜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小苏发现,我国不同区域蔬菜生产存在季节差异。各地蔬菜上市季节不同,通过调运可以有效缓解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保障人民群众“菜篮子”的需求。他研究了我国部分蔬菜供应重点区域的生产状况(如下表)。
蔬菜产地 桂、粤两省南部
气候特点 冬春季节气候①▲
外销时间 12月~次年3月
保障供应的重要节日 元旦、②▲ 、元宵节等
主产蔬菜的习性 喜温型
调运方向 由南向③▲
(3)两位同学发现我国贵州省蔬菜年产量约3670万吨,除满足本省需要外,夏秋季节大量蔬菜运往东部沿海地区。该省的简称是 ▲ ,大部地区地处 ▲ 高原,有“南方天然凉棚”之称,适宜喜凉型蔬菜种植。
(4)两位同学研究发现,山东省的蔬菜产量全国最高,该省的蔬菜在温室大棚内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可自动适时加热、喷灌、夜间补光等,这表明 ▲ 在蔬菜增产提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 第 8 页 (共8 页)
2025~2026学年(上)初二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D A D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C B A B A B C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14分)
(1)山区/山地;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界线;西高东低 (每空2分,共6分)
(2)湿润气流(气流、水汽);递减(每空2分,共4分)
(3)自西向东;(很)大;水能(每空1分,共3分)
(4)山区可以发展采矿业/山区可以发展旅游业/山区可以发展畜牧业/山区可以开发水能资源等(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共1分)
22.(14分)
(1)海岸线变化/泛滥成灾/大面积泛滥区(任答一点得2分,共2分)
(2)温带;雨热;半湿润区;肥沃(每空2分,共8分)
(3)减小(2分)
(4)中游地区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合理规划,加强预警等(合理即可给分,2分)
23(14分)
(1)一;海(海洋) (每空1分,共2分)
(2)巴丹吉林;干旱;少 ;秦岭;快(每空2分,共10分)
(3)民勤:生态修复与节水农业/发展特色沙产业;陇南:深化特色农产品加工/发展生态旅游(合理即可给分,2分)
24.(8分)
(1)黑河—腾冲;人口(每空1分,共2分)
(2)温暖湿润;春节;北(每空1分,共3分)
(3)贵/黔;云贵(每空1分,共2分)
(4)科技(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