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普陀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物质变化过程相伴随的能量转变的科学。化学合成新
型材料,让衣物透气、器具耐用;剖析物质结构,研发药物对抗疾病;调控反应规律,制造食品添加剂保
鲜美味,从日常用品到健康守护,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
(1)结合材料以及我们所学的相关化学知识,完成内容框图填写。
(2)下列工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剪窗花
B.酿米酒
C.晒海盐
D.织衣布
(3)钙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A.
B.
C.
D.
(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__。
A.纯天然食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化学能够制造出任意的新物质
C.化学研究对象只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
第 1 页,共 7 页
D.化学研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5)下列垃圾分类对应正确的是______。
A.香蕉皮——干垃圾
B.剩菜剩饭——可回收物
C.废旧电池——有害垃圾
D.湿纸巾——湿垃圾
(6)白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通常由甜菜或甘蔗等原料经提汁、净化、真空浓缩、结晶、分蜜而制
成。将白糖放入水中可以形成糖水,加热白糖可以使其熔化。上述对于白糖的叙述中不包括______。
A.白糖的化学变化
B.白糖的制法
C.白糖的用途
D.白糖的物理性质
(7)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对应的物质性质连线。
酒精用作燃料 能支持呼吸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导电性
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可燃性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用于烟花爆竹;也曾用于早期枪炮弹药,提供发射动力;还可作
为矿山、工程的简易爆破药剂,推动了早期工业和军事发展。黑火药由白色的硝石(主要成分硝酸钾
3)、淡黄色的硫粉( )和黑色的木炭粉( )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点燃鞭
炮火药引线,引线燃烧到鞭炮的内部,硝石受热会分解,同时引燃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了硫化钾和氮
气以及二氧化碳气体而发生猛烈爆炸。黑火药遇火源易剧烈燃烧爆炸,且易吸潮变质。依据以上内容,回
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黑火药爆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有新物质生成
B.属于化学变化
C.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
D.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2)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可以利用______来区分硫粉和木炭粉两种物质。
(3)硝酸钾易溶于水,硫粉和木炭粉难溶于水,利用上述性质,将硝酸钾从黑火药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第 2 页,共 7 页
可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条硝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5)点燃黑火药会发生爆炸,生成物为______。
(6)写出一条黑火药的用途:______。
(7)写出一条黑火药在保存时的注意事项:______。
3.某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为学校园艺社配制专用肥料营养液,他查阅了说明书中的配制说明。按该说明配制
溶液,请补充完善“化学实验规范操作评价表”。
(1)结合我们所学的相关化学知识,请补充完善“化学实验规范操作评价表”。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与评分标准 分值
将称量纸放置在电子天平的秤盘上,进行去皮;用 ______ (填写仪器名称)取少量
①称量固
粉末状的固体专用肥放在称量纸的中间,稳定后进行读数;多取用的固体专用肥应 2
体肥料
放入 ______ 。
向量筒中倾倒蒸馏水至接近50 刻度,将量筒平放于桌而,改用 ______ (填写仪
②量取蒸
器名称)向量筒中滴加蒸馏水,滴加时应 ______ 于量筒上方,读数时视线应与 4
馏水
______ 相平,读出液体体积。
③溶解固 将称量好的固体肥料倒入烧杯,再加入量取的蒸馏水,用 ______ 搅拌,直至固体
1
体肥料 完全溶解。
④转移营 溶解完成后,将营养液转移至 ______ 中进行保存(选填“广口瓶”或“细口
1
养液 瓶”)。
⑤实验整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用到的仪器,整理桌面 2

(2)给50 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陶土网⑥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⑤⑥
第 3 页,共 7 页
(3)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可用100 量筒精确量取85.6 的液体
B.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使用后不需要清洗就可放回
C.清洗试管前,需要将试管残留物倒入指定容器
D.酒精灯可以直接吹灭
4.现代盐田法制盐以海水或地下卤水为原料,核心是通过人工盐田的“结晶 蒸发”系统制盐。其流程主
要分三步;
1.纳潮,将原料引入盐田;
2.蒸发,利用日晒风吹浓缩卤水;
3.结晶,当卤水浓度达标时,盐分自然析出形成原盐,最后收集、加工成成品盐。
(1)氯化钠中氯元素的符号为______,属于______(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步骤Ⅲ的操作名称为过滤,过滤是分离______和液体的操作。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
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若过滤时速度很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在实验室进行蒸发操作时,通常需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5)步骤 中需先将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去除,最终得到的精盐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多选)
A.溶解时,加入少量的水,盐未全部溶解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过滤时,未待液体完全过滤就转移至蒸发操作
D.蒸发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
E.蒸发时,未待液体完全蒸干就停止加热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经历上百次实验,最终成功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化学式为 15 22 5)并用
于抵抗疟疾。她也因相关研究而获得“共和国勋章”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奖项。屠呦呦团队通过
“黄花蒿粉碎→乙醚浸泡溶解→过滤除残渣→蒸发乙醚”成功提取到了青蒿素。已知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
体,具有一定的毒性,溶于乙醚,难溶于水,熔点为156 157℃,受热易分解,若温度达到100℃,则会
第 4 页,共 7 页
快速且大量分解。青蒿素在水和乙醚中的提取率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青蒿素在水和乙醚中的提取率
溶剂 水 乙醚
沸点/℃ 100 34.5
青蒿素提取率 几乎为0 高
(1)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清洗黄花蒿
B.粉碎黄花蒿
C.青蒿素受热分解
D.乙醚挥发
(2)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能溶于乙醚
B.常温下为固体
C.无色针状晶体
D.受热易分解
(3)结合资料,你认为屠呦呦团队选择乙醚而不选择水来提取青蒿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多选)
A.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提取率高,而在水中的提取率几乎为0
B.青蒿素溶于乙醚,难溶于水
C.乙醚沸点低,蒸发时温度最低,可以保护青蒿素不受热分解
D.水的成本低,且容易获得
(4)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
(5)屠呦呦团队提取青蒿素时,用乙醚浸泡青蒿使青蒿素溶解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
变化”),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6)溶解后进行过滤操作,乙醚提取液存在悬浮细小杂质,常规滤纸孔径(孔径为10 )难以将所有杂质截
留,因此可以硅藻土(孔径为1 )作为助滤剂,铺垫在滤纸上增强截留效果,那么请你推测悬浮细小杂质
的孔径范围为______。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化学;物理。





2. ;
颜色;
溶解;过滤;蒸发;
受热易分解;可燃性;与硫或木炭反应;
硫化钾、二氧化碳、氮气;
用于烟花爆竹;也曾用于早期枪炮弹药;还可作为矿山、工程的简易爆破药
保存,干燥,远离火源(答案不唯一)
3.①药匙;指定容器;②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凹液面最低处;③玻璃棒;④细口瓶;


4. ;非金属元素;
难溶性固体(或不溶性杂质);漏斗;引流;
滤纸未紧贴漏斗或滤渣堵塞滤纸或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或滤纸规格过高(答案不唯一);滤纸破损或液
面高于滤纸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答案不唯一);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5. ;

第 6 页,共 7 页

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物理变化;搅拌,加速溶解;
1 <孔径≤ 10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