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2026 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历史上册第1~16 课说明:1.满分80分,作答时间75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其他位置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古埃及许多法老都在神庙等大型纪念建筑上刻铭记功,戏剧化地夸大其个人才能和功绩。法老这一做法旨在A.强化王权 B.扩张领土C.发明文字 D.记录史实2.图1所示石刻印章出土于哈拉帕遗址,现藏于不列颠博物馆。该遗址位于A.古埃及B.印度河流域C.古希腊D.两河流域3.下面是辩论赛中关于某历史事件正反双方的辩词(部分)。其辩论的主题是正方:它拉开了希腊化时代的序幕,在客观上促进了希腊与近东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反方:东侵使许多城市被劫掠一空;成千上万的平民惨遭杀戮或被卖为奴隶A.罗马帝国的扩张 B.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C.文明交流的方式 D.亚历山大东征的功与过4.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共大道和20万千米的地方二级、三级道路系统,建立起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这满足了当时罗马A.宗教传播的需求 B.对外扩张的需求C.艺术交流的需要 D.法学发展的需要5.它如罗网一般,能把那个涣散的欧洲社会轻轻地维系着,它的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也不是国家与公民,而是领主与附庸。材料反映的制度A.体现了一定的契约关系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C.促进了中世纪城市兴起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6.图2所示漫画是某同学在搜集有关古代日本改革的相关内容时发现的,上面写着“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这反映出日本当时A.统一国家的赋税制度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实行封建土地国有制D.推翻了幕府统治7.12世纪晚期,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自此,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这反映出日本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废除了封建专制C.进入了幕府统治时代 D.强化了天皇权力8.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这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进军。这次“进军”A.完全继承了古希腊文化 B.建立了版图地跨三洲的拜占庭帝国C.实现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D.为整个半岛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9.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的是A.古埃及人 B.古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苏美尔人10.绘制历史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知识。图3中“ ”处应填入的是A.东西方文明相互排斥 B.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C.封建时代的亚洲文明 D.多元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1.14—15世纪,西欧的封建关系经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下面符合材料中的“最初形态”的是A.庄园经济的发展 B.手工工场的产生C.庄园法庭的设立 D.自治城市的出现12.根据下表可知,老约翰1489年英国老约翰的账本记录(部分)项目 收支租用河畔草场20英亩 年付租金30英镑雇用12名自由民耕种 支付日薪4便士利物浦的商人收购靛蓝所付定金 收入 50英镑A.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入 B.生产的产品自给自足C.与自由民之间是雇佣关系 D.与商人联姻来抬高身份13.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当时农村出现的新的阶级力量有A.商人 B.手工业者 C.庄园领主 D.富裕农民14.“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进入转型时期。”材料中的“转型”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早期殖民掠夺 D.封建庄园制度瓦解15.《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的活力。其创作者是A.苏格拉底 B.迪亚士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16.15世纪,一位意大利学者在演讲中指出,“人类有权利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任何人”“人类都是天使,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的后裔”。这反映出该学者A.追求现世享乐B.抨击教会贪婪腐败C.强调人的地位D.强调神权至高无上17.合理地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用于论证推动新航路开辟的A.技术因素B.经济因素C.军事因素D.观念因素18.“在这之前,□可是个穷国,唯一的财富是矿藏。然而,由于发现了美洲并垄断了美洲的黄金白银,它支配世界竟达一个世纪之久。”材料中的“□”指的是A.西班牙 B.法国 C.葡萄牙 D.英国19.某学者在评价新航路开辟时说:“这就像开启了一架高性能的引擎,将中南美洲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B.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C.实现了物种的全球交流 D.转移了欧洲的传统贸易中心20.从17世纪下半叶起,该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一系列战争,最终凭借强大实力获胜,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该国A.资助了哥伦布航海 B.被称为“海上马车夫”C.是最早的殖民国家 D.自诩为“日不落帝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8分)15——16世纪,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并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请从材料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要介绍他在新航路开辟中所作出的贡献。(4分)(2)综合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航海时代这些航海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4分)22.(10分)运用表格梳理知识是一种将历史知识条理化的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日本、《荷马史诗》、武士道、万神庙、佛教文化、太阳历、楔形文字(1)请从以上国家(或城邦)及文化中选择相对应的两组填入下表,并提炼一个主题。(6分)主题:国家(或城邦) 文化(2)针对提炼的主题,结合所选的国家(或城邦)及文化加以阐述或说明。(4分)(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思想健康)23.(10分)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见证了历史的厚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具有无上的权威。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字塔的历史价值。(2分)材料二在西方,从克里特岛的迈锡尼文明到发源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皆以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古希腊文明的兴盛、传播,使得石材建筑随着文明的扩张而在西方普及。 ————摘编自任伟、张贺君《从东西方历史建筑的差异看东西方文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特点。(4分)材料三丈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繁荣的城市工商业经济为文艺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威尼斯等城邦都建造了图书馆,并为学者提供学术研究所需的标准文献。 ————摘编自姚君喜《西方传播思想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佛罗伦萨兴起的原因。(4分)24.(12分)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转型】材料一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14世纪西欧农村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2分)并概括新的农业生产组织的特点。(2分)【思想解放】材料二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己本身所固有的潜能。————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分)【探寻新路】材料三它(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摘编自董小川《世界文化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新航路的开辟。(4分)【殖民罪恶】材料四 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人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2分)江西省2026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ǒ8历史>上册第1~16课说明:1.满分80分,作答时间75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其他位置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题号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铷答案1.古埃及许多法老都在神庙等大型纪念建筑上刻铭记功,戏剧化地夸大其个人才能和功绩。法邮老这一做法旨在A.强化王权B.扩张领土h0C.发明文字D.记录史实长2.图1所示石刻印章出土于哈拉帕遗址,现藏于不列颠博物馆。该遗址位于A.古埃及区B.印度河流域毁C.古希腊D.两河流域都3.下面是辩论赛中关于某历史事件正反双方的辩词(部分)。其辩论的主题是郝正方:它拉开了希腊化时代的序幕,在客观上促反方:东侵使许多城市被劫掠一空;成千上万的平进了希腊与近东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惨遭杀戮或被卖为奴隶A.罗马帝国的扩张B.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C.文明交流的方式和亚历山大东征的功与过4.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共大道和20万千米的地方二级、三级道路系统,建立起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这满足了当时罗马A.宗教传播的需求B.对外扩张的需求C.艺术交流的需要D.法学发展的需要5.它如罗网一般,能把那个涣散的欧洲社会轻轻地维系着,它的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也不是国家与公民,而是领主与附庸。材料反映的制度A.体现了一定的契约关系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C.促进了中世纪城市兴起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江西省2026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历史第1页(共6页)】【2LRJ6.图2所示漫画是某同学在搜集有关古代日本改革的相关由内容时发现的,上面写着“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国若受田不所亡,由国家收回”。这反映出日本当时买之A.统一国家的赋税制度回死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实行封建土地国有制图2D.推翻了幕府统治7.12世纪晚期,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自此,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这反映出日本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废除了封建专制C.进入了幕府统治时代D.强化了天皇权力8.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这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进军。这次“进军”A.完全继承了古希腊文化B.建立了版图地跨三洲的拜占庭帝国C.实现了东西方贸易往来D.为整个半岛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9.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的是A.古埃及人B.古希腊人C.阿拉伯人D.苏美尔人10.绘制历史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知识。图3中“?”处应填入的是制度创新法兰克王国建立封君封臣制法制建设《罗马民法大全》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文化传播拜占庭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图3A.东西方文明相互排斥B.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C.封建时代的亚洲文明D.多元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1.14一15世纪,西欧的封建关系经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下面符合材料中的“最初形态”的是A.庄园经济的发展B.手工工场的产生C.庄园法庭的设立D.自治城市的出现12.根据下表可知,老约翰1489年英国老约翰的账本记录(部分)项目收支租用河畔草场20英亩年付租金30英镑雇用12名自由民耕种支付日薪4便士利物浦的商人收购靛蓝所付定金收入50英镑A.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入B.生产的产品自给自足C.与自由民之间是雇佣关系D.与商人联姻来拾高身份13.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当时农村出现的新的阶级力量有A.商人B.手工业者C.庄园领主D.富裕农民【江西省2026届九年级期仲综合评估·历史第2页(共6页)】【2LR】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上饶市德胜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市德胜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