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第6课时 认识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A组 青海真题练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21·西宁)“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主要说明(C)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2.(2023·西宁)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A.凡适应环境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考点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2025·西宁)青海省拥有广袤的草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2对应图1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生物,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题中“[ ]”填序号) (1)若图1表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2)图2中的生物A对应图1中的生物蛇,它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图3中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②③④⑤⑥],请写出该图中含有的食物链 草→鼠→蛇→鹰。(4)随着青海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4.(2020·青海)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昆虫→蛙→蛇→猫头鹰。(2)如果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图中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猫头鹰。(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4)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它的光合作用又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考点4 生物圈5.(2024·西宁)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它,保护它。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定义及其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D)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生活的地方C.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B组 全国真题练1.(2025·龙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D)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2025·长沙)“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掉颚”,诗中影响果实品质的生态因素是(B)A.氧气 B.光照 C.水分 D.土壤3.(2025·湖南)梭梭的根系连成片可阻挡风沙,减缓沙丘的流动。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4.(2025·巴中)【跨学科·语文】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A)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5.(2025·齐齐哈尔)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B)A.其中含有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如上述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被农药DDT污染,则黄雀体内的DDT含量最高C.在生态系统中,蝉属于消费者,螳螂属于分解者D.黄雀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动物体(黄雀)6.(2024·无锡)【新课标·科学思维】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发兔的数量变化。下列曲线中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是(B)A B C D7.(2025·无锡)如图是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鱼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若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补充分解者即可D.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8.(2025·湖南)【新课标·跨学科实践】在制作生态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评价量表需考虑多个评价点。下列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关的评价点是(D)A.生态瓶整体美观,清洁B.生态系统模式图呈现完整、清晰、准确C.生态瓶放置位置、环境条件等有详细记录D.一段时间后动植物状态良好,种类不变,数量变化不大9.(2025·聊城)【新课标·科学思维】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如图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体内的农药相对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B.甲的生物数量最多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甲D.丁的细胞结构含有叶绿体10.(2025·成都)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①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碳由此途径进入生物体内B.②③是生物的呼吸作用,碳可经此途径返回无机环境C.④⑤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补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组成生物体的碳,能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11.(2025·宜宾)蜀南竹海风景秀丽、四季宜游,有着连天蔽日的山野竹林,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共同组成,其中楠竹和榕树属于生产者。(2)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若大山雀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猫头鹰数量会减少(填“增加”或“减少”)。(3)在生态系统中,随着动物的摄食过程,食物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4)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制造成有机物。由此可见,生物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5)为保护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在旅行中,我们应该怎么做?不乱扔垃圾(或爱护动、植物等)(答出一点即可)。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第6课时 认识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A组 青海真题练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21·西宁)“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主要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2.(2023·西宁)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凡适应环境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考点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2025·西宁)青海省拥有广袤的草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2对应图1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生物,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题中“[ ]”填序号) (1)若图1表示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部分是 。(2)图2中的生物A对应图1中的生物 ,它与鹰的关系是 。(3)图3中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 ],请写出该图中含有的食物链 。(4)随着青海省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 能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4.(2020·青海)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如果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图中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4)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 ;它的光合作用又维持了生物圈的 平衡。考点4 生物圈5.(2024·西宁)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它,保护它。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定义及其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生活的地方C.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B组 全国真题练1.(2025·龙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2025·长沙)“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掉颚”,诗中影响果实品质的生态因素是( )A.氧气 B.光照 C.水分 D.土壤3.(2025·湖南)梭梭的根系连成片可阻挡风沙,减缓沙丘的流动。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4.(2025·巴中)【跨学科·语文】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5.(2025·齐齐哈尔)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其中含有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如上述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被农药DDT污染,则黄雀体内的DDT含量最高C.在生态系统中,蝉属于消费者,螳螂属于分解者D.黄雀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动物体(黄雀)6.(2024·无锡)【新课标·科学思维】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发兔的数量变化。下列曲线中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是( )A B C D7.(2025·无锡)如图是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鱼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若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补充分解者即可D.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8.(2025·湖南)【新课标·跨学科实践】在制作生态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评价量表需考虑多个评价点。下列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关的评价点是( )A.生态瓶整体美观,清洁B.生态系统模式图呈现完整、清晰、准确C.生态瓶放置位置、环境条件等有详细记录D.一段时间后动植物状态良好,种类不变,数量变化不大9.(2025·聊城)【新课标·科学思维】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如图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体内的农药相对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B.甲的生物数量最多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甲D.丁的细胞结构含有叶绿体10.(2025·成都)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碳由此途径进入生物体内B.②③是生物的呼吸作用,碳可经此途径返回无机环境C.④⑤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补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组成生物体的碳,能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11.(2025·宜宾)蜀南竹海风景秀丽、四季宜游,有着连天蔽日的山野竹林,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 共同组成,其中楠竹和榕树属于 。(2)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若大山雀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猫头鹰数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3)在生态系统中,随着动物的摄食过程,食物中的能量沿着 流动。(4)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制造成有机物。由此可见,生物对于自然界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5)为保护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在旅行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出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 学生版.docx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