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岛39中(海大附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F-19 Al-27 K-39 Ca-40 Fe-56 Zn-65 Se-7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婴幼儿滴眼液中含微量硝酸银,银离子消炎属于化学变化
B. 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与石墨烯互为同位素
C. 抗原检测盒中提取管的材料聚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属于牺牲阳极保护法
2.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防冻液
C. 分解生成,浸泡过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D. 二氧化硅中存在光的全反射且有硬度和柔韧度,可作光导纤维
3. 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B. 金属钠或乙酸乙酯燃烧着火,迅速用灭火毯覆盖灭火
C. 倾洒的试剂可用处理,沉淀物集中收集后再处理
D. 划伤后应先用药棉清理干净伤口,然后用双氧水或碘伏擦洗,创可贴外敷
4. 为探究FeCl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FeCl3和Na2SO3溶液浓度均为0.1mol·L 1)。
实验 操作与现象



分析上述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A. 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Fe3+水解反应
B. 实验②说明Fe3+ 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C. 实验③说明Fe3+ 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
D. 实验①-③说明SO对Fe3+ 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
5.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有
①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②向酸性溶液中滴加适量溶液,原溶液紫色褪去:
③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④溶液中的水解:
⑤酸性条件下,用将氧化为:
⑥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 化合物M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其水溶液有缓冲作用。其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382。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Z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基态X、Y、W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均为1,X、Y为非金属元素,W、Z的单质可以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的化学式中、
B. 化合物M的水溶液显碱性,与碱不反应
C. 化合物中含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D. W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与二氧化碳反应
7. 化合物M是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
B. 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3个
C. 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可得到3种有机物
8. 某科研团队以溴苯与catB—Br的偶联反应构建C-B键,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Ni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B. L-Ni-Br为中间产物
C. catB·为催化剂
D. 理论上产生1mol 消耗Zn与溴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9.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丙烷和1mol,发生反应: 。测得体系中丙烷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
B. 曲线①②③对应的压强逐渐增大
C. 其他条件不变,选择高效催化剂,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均不变
D. 若丙烷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则反应达平衡
10. 某小组为探究与之间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棕黄色 ②变为白色悬浊液,最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①产生土黄色沉淀,溶液为蓝绿色 ②开始变为浅蓝色悬浊液,逐渐变为黄绿色悬浊液,然后变为黄色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已知:;为白色沉淀,可吸附;在溶液中不存在;呈无色,呈黄色。
下列结论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A. 与能发生反应:
B. 与反应的速率快于与反应的速率
C. 黄绿色悬浊液变为黄色溶液时,有、生成
D. 与生成配合物反应的限度小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硝酸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蒸馏水、68%浓硝酸
B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锥形瓶、分液漏斗、烧杯、量筒、注射器(玻璃)、胶头滴管、计时器(玻璃) 锌粒、硫酸
C 除去氨中的水蒸气 导管、干燥管、集气瓶 无水氯化钙
D 实验室制备乙炔气体 圆底烧瓶、试管、导管、集气瓶、胶头滴管 碳化钙、饱和食盐水、硫酸铜溶液
A. A B. B C. C D. D
12. 某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高能量和转化效率的二次电池,其放电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M的材料为多孔石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N上完成和 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电极 N作正极
B. 放电时,Cl 从电极 M向电极 N迁移
C. 充电时,导线中流过1mol e ,NaCl溶液的质量减小35.5g
D. 充、放电时,电极 N 上均为 T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3. 通过以下反应机理可以实现有机增环反应:
已知: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与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 d中含氧官能团为醚键和羰基
C. e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的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
D. 与经上述反应可生成
14. 以黄铁矿(主要含,还含有、、以及少量)为原料分离各种金属,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焙烧”后烧渣主要成分是、NiO、、和。
②常温,,,,,一般认为金属阳离子为沉淀完全。③氧化性:。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酸浸”时作还原剂,若用盐酸代替硫酸和效果更佳
B. “沉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试剂可选用HCl和
D. 当,,“调”范围是
15. 常温下,往足量草酸钙固体与水的混合体系中加盐酸或调节时,、、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③表示的变化情况
B. 的
C. 时,
D. 后,曲线①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部分转化为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第Ⅱ卷包括5小题,共6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同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和相同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质体蓝素是首个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测定的蓝铜蛋白,其结构如图。图中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已知具有与苯环类似的大键,则图中②号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试分析①号N原子比②号N原子更易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化合物X由和O三种元素组成,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氧化物超导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晶胞中每个原子处于最近的若干个O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的中心,则这若干个O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___;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晶胞密度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7. 利用工业烟尘(主要成分为、、、、等)制备和的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易形成胶体吸附含锗微粒。
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低酸还原”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___;酸浓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二段高酸氧压”过程中,存在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同时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沉锗”时,若溶液中,为提高锗的纯度,则常温下溶液pH的理论最大值为___________;“水解”的另一种产物用水吸收后可循环使用,利用该吸收液的操作单元为___________。
(4)“沉锌铁”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 环己酮可作为涂料和油漆的溶剂。在实验室中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备环己酮( )。已知:环己醇、环己酮、水和苯的部分物理性质(括号中的沸点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恒沸混合物的沸点)如下:
物质 沸点(℃,1) 密度(,20℃) 溶解性
环己醇 161.1(97.8) 0.96 能溶于水
环己酮 155.6(95) 0.94 微溶于水
水 100.0 0.998
苯 80.1(69) 0.88 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酸化时不能选用盐酸,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该制备反应很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为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55~60℃范围内,可采取的措施一是加热方式选用_______,二是在加入反应物时将_______(填化学式)缓慢滴加到另一份试剂中。
(3)制备反应完成后,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采用先加入适量水然后蒸馏而非直接蒸馏,原因是_______。
(4)环己酮的提纯过程为:
①在馏分中加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加的目的是_______。
②加入无水块状固体;目的是_______。
③_______(填操作名称)后进行蒸馏,收集151~156℃的馏分。
(5)合成环己酮缩乙二醇的原理为。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较小,实验室常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提高产物的产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管口A是冷凝水的出水口
B.苯可将反应产生的水及时带出
C.工作一段时间后,当苯即将流回烧瓶中时,必须将分水器中的水和苯放出
D.工作一段时间后,苯可在烧瓶与分水器中循环流动
19. 有机物Q是一种染料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有机物Q为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五元环,M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

③亚胺结构中键性质类似于羰基。
(1)B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由,可以直接合成H,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G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磺酸基()、___________(写名称),有机物Q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由合成的路线如下:
写出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满足发生银镜反应且为链状的共有___________种。
20. 对CO2的综合利用具有深远意义。由CO2、CO和H2制备甲醇涉及以下反应:
①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0kJ·mol-1
②CO(g)+2H2(g)CH3OH(g) ΔH2=-90.1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特定温度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叫做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下表为几种物质在298K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物质 CO(g) H2(g) CO2(g) H2O(g)
标准生成焓/(kJ·mol-1) -110.5 0 -393.5 x
则x=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①和反应②的的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①依据图像,可知时,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x3=___________。
②图中v逆(A)___________v正(B)(填“>”、“<”或“=”)。
(3)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H2,仅发生反应②:CO(g)+2H2(g)CH3OH(g)。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H2的分压p(H2)=5MPa,则平衡常数Kp2=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4molH2,在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仅发生反应①:CO2(g)+3H2(g)CH3OH(g)+H2O(g),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最小的是反应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
②在T3K温度下,b点存在的关系:Q(浓度商)___________K(平衡常数)(填“>”、“<”或“=”)。
③c点时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青岛39中(海大附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F-19 Al-27 K-39 Ca-40 Fe-56 Zn-65 Se-7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B
【15题答案】
【答案】C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第Ⅱ卷包括5小题,共6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4 ②. ③. ①号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未参与形成大键,电子云密度大,易给出孤电子对,②号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参与形成大键,使电子云密度降低,不易给出孤电子对
(3) ①. 正八面体形 ②. ③. () ④.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将还原为,防止胶体对锗的吸附 ③. 防止产生或,污染空气
(2) ①. ②. 氧化的浓度减小,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提高的浸出率
(3) ①. 6.5 ②. 氯化蒸馏
(4)
【18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水浴(加热) ③. ④. 使环己醇溶于水中,同时使环己酮与水形成恒沸混合物被蒸馏出来,减少能耗 ⑤. 增大水层的密度,便于分层 ⑥. 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水(或干燥) ⑦. 过滤 ⑧. BD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一氯乙酸 ②. ③. 取代反应
(2)防止生成副产物对硝基氯苯
(3) ①. 硝基 ②.
(4) ①. ②. 8
【20题答案】
【答案】(1)
(2) ①. 1 ②. >
(3)
(4) ①. Ⅰ ②. < 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