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
本试卷共8页,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和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
A. 克隆羊、蜻蜓、钟乳石 B. 蘑菇、珊瑚、松鼠
C. 珊瑚虫、菊花、水草 D. 枯树枝、小鱼、杨树
2.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国森林资源每5年清查一次,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文献法
3. 下列生命现象与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大鱼吃小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惊起一滩鸥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岸上柳树发出嫩芽”——生物能够繁殖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生物具有变异特性
4.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 B. 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
C. 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D. 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
5. 对田野里的动物进行调查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把动物抓回实验室进行观察 B. 调查内容包括种类、数量、形态特征等
C. 调查目时挑喜欢的生物记录 D. 调查数量时可以捕杀后计数
6. 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
7. 海洋中的绿藻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
8. 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平均值 55.9% 63.7% 69.7%
A. 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湿度 B. 实验可以选择在池塘、河流周围
C. 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干湿表等 D. 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小于草坪
9. 生物与环境关系密切,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可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草地上所有的生物 B. 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C. 校园内全部的植物 D. 飞来湖湿地公园
10.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C. 蛇和猫头鹰只存捕食关系
D. 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11.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草原生态系统仍处于平衡状态,在较长时间内与鹿群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
A. B.
C. D.
1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A. 水稻和稗草 B. 猎豹和羚羊 C. 蜜蜂和油菜花 D. 跳蚤和猫
1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B. 生产者的能量不能流向分解者
C.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D. 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
14. 小明发现学校农场里有青菜、菜青虫、食虫鸟、蚯蚓等生物,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 蚯蚓 B. 菜青虫 C. 食虫鸟 D. 青菜
15. 保护生物圈,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物生存的环境
D. 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16. 在细胞中起类似“大脑”控制作用的结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17. 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各种时令水果,酸甜的汁液主要来自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 )
A. 液泡 B. 细胞质
C. 叶绿体 D. 细胞壁
18. 生物圈中制造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19.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呼伦贝尔大草原 B. 珠江 C. 青海湖 D. 热带雨林
20. 小红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选用下列四种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10×
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40×
21.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想要将视野中物像由甲转换为乙,则玻片的移动方向以及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
A. 左下方、变暗 B. 左上方、变暗 C. 右下方、变暗 D. 右下方、变亮
22. 植物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叶绿体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23. 下图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加盖盖玻片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4. 在大豆根和菠菜叶中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B. 线粒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 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
25. 画细胞结构图时,细胞中较暗的地方应该用什么表示( )
A. 直线涂黑 B. 斜线涂黑 C. 细密的小点 D. 随意涂黑
26. 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A. 用途 B. 形态结构 C. 生活环境 D. 生理功能
27. 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 甲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甲的③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甲、乙都具有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先用凉开水漱口后,再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然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请完成下面小题。
28. 在这个实验中,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在清水中,目的是( )
A. 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 保持细胞形态
C. 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 利用生理盐水黏住细胞
29. 在显微镜视野中,你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像是( )
A. B.
C. D.
30. 下列关于该实验中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取材前漱口的目的是清除口腔中的杂物
B. 实验前应先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C. 染色时需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上直接滴加稀碘液,再盖盖玻片
D. 制作临时装片一般操作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小华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苦草叶片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______染色。
(2)在显微镜下已经找到清晰的苦草表皮细胞,但是数量太多,个体太小。为了能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细胞的内部结构,应该转动______,换用高倍物镜,然后再调整[ ]______,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后,细胞各基本结构颜色深浅不同,其中______着色最深。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的结构是______。
(4)小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苦草叶片细胞中的______大多分布在四周,中间透明光亮的结构是______。小华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光线过暗,则应该选择大光圈和______(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32. 红树林是三大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之一。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省正全面加强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资料一: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它的范围包括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生物圈中有很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如北极有苔原生态系统,沙漠地区有荒漠生态系统等。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资料二:在每年的候鸟迁徙季节,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到红树林繁衍生息。候鸟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浮游植物为食,给红树林带来了勃勃生机。
请回答:
(1)在生物圈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使其内部的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整个生物圈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能。
(2)资料二中没有提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包括______。
(3)根据资料二写出一条红树林中的食物链:______。其他国家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也会影响到我国近海,说明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红树能在盐度较高的海滩淤泥中生存,是因为它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______环境的体现。近年由于人类的保护,红树林内的生产者数量有所上升,推测红树林内消费者的数量会相应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33. 生物学兴趣小组发现当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请回答:
(1)由鼠妇通常躲藏在花盆下,你推测影响鼠妇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鼠妇分布是否有影响。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这体现了______原则。
(3)实验中设置“黑纸板”和“玻璃板”的目的是形成______实验。该实验重复操作了多次,并最终计算出鼠妇数量的______。
(4)实验时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鼠妇,理由是______。分析图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明亮处的鼠妇数量比黑暗处的鼠妇数量较少。由此可得出结论:鼠妇适合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
(5)该小组为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的透明玻璃板换成______,一侧的湿土换成______。
34. 右玉县被称为“塞上绿洲”,地处晋西北,西邻毛乌素沙地。60余年来,几代右玉人持续不断地植树造林,让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满眼苍翠的“塞上绿洲”。如今除了一望无际的由“小老杨”、樟子松等构成的生态林外,还有漫山遍野的沙棘林……除了饲养牛、羊和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外,右玉人还大力发展林下苗圃和林下养鸡、养鸭等林下经济(如下图)。右玉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请回答:
(1)题目中提及的生态系统类型有______、______等。
(2)右玉人种植的牧草、沙棘、玉米、樟子松等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再通过食物链,将______和______传递给其他生物。因此可以说,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牛、羊、鸡等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是______。动物粪便和植物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经过______的分解作用可转变成无机物,后者又可被植物重新利用。
(4)根据以上资料可知,人与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______。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
本试卷共8页,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和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C
【26题答案】
【答案】A
【27题答案】
【答案】C
【28~30题答案】
【答案】28. B 29. D 30.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c→d→b→a ②. 稀碘液
(2) ①. 转换器 ②. 6细准焦螺旋
(3) ①. 细胞核 ②. 细胞膜
(4) ①. 叶绿体 ②. 液泡 ③. 凹面镜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湿地 ②. 自动调节 ③. 太阳
(2) ①. 分解者 ②. 非生物部分
(3) ①. 浮游植物→虾→鱼→候鸟 ②. 生物圈
(4) ①. 适应 ②. 上升
【33题答案】
【答案】(1)光##水分##湿度
(2) ①. 光##光照 ②. 单一变量
(3) ①. 对照 ②. 平均值
(4) ①. 排除偶然性,减小误差 ②. 阴暗
(5) ①. 黑纸板 ②. 干土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森林生态系统 ②. 草原生态系统(或农田生态系统)
(2) ①. 生产者 ②. 物质 ③. 能量
(3) ①. 消费者 ②. 促进物质循环 ③. 分解者
(4)人依赖环境、适应环境(或人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会影响、改变环境;或环境影响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