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通州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通州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2025年11月
考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 6 N a 2 3 C l 3 5 . 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5 0 分 )
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现代科技造就美好生活。下列科技产品和技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炼铁 节日燃放烟花 粮食酿酒 雕刻玉器
A B C D
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aO属于氧化物 B . KOH属于碱
C. NaHSO 属于酸 D. AgCl属于盐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Cl溶液 B.乙醇 C. Cu D. HNO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 H SO B. Fe(OH) 胶体 C. NaNO 溶液 D.蔗糖溶液
5.某胃药中含有碳酸镁(MgCO ),碳酸镁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θ.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NaCl溶液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颜色为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D.红色
高一化学试卷 第 1 页 ( 共 8 页)
7.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或方法不符合规范的是
振荡试管 加热液体 取用固体试剂 点燃酒精灯
A B C D
8.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黄绿色 B.无味
C.相对分子质量为35.5 D.无毒
B.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0.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氧化剂
D.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原反应
11.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石墨、C B. H O、H O C.冰、干冰 D.氯水、液氯
12.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或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
B.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干砂灭火
C.点燃氢气前,先验纯,确认氢气纯净后再点燃
D.闻气体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13.下列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常见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漂白液 烧碱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N a C l N a C l O N a O H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漂白剂、消毒剂 化工原料
高 一 化 学 试 卷 第 2 页 ( 共 8 页)
14.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B.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D.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15.分别向盛有2g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两支试管中滴入2 mL水,下列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及
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
B.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支试管中,木条都复燃
C.分别用pH试纸检验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都呈碱性
D.分别用手轻轻触摸两支试管外壁,都能感觉试管外壁发热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17.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18.下列关于金属 Na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 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B. Na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C. Na有很强的还原性 D.1个 Na原子的质量是 23 g
19.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CuCl B. FeCl C. HCl D. AlCl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
B.将铝片插入到硫酸锌溶液中:
C.向氢氧化铁中滴加盐酸:
D.将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21.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溶液
22.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
溶液、CuO固体、NaOH 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试剂 AgNO 溶液 CuO 固体 N a O H 溶 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 NaCl溶液 B.稀盐酸 C.稀硝酸 溶液
高 一 化 学 试 卷 第 3 页 ( 共 8 页)
23.某学习小组拟用手持技术对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检测,所得相关图如下表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氯水的 pH 随时间的 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 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 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
变化 时间的变化 的变化 数随时间的变化
24.高铁酸钠(Na FeO )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
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为 (未配
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 FeO 中 Fe元素的化合价为+6
B.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
C.由上述反应可知,ClO 的氧化性强于
D.生成m个 FeO 离子,转移的电子为3m个
25.现有含 NaCl、Na SO 和 N aNO 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 N a C l 和
,从而得到纯净的 NaNO 固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可用 代替
B.②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是
C.③中过量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
D.溶液3加适量稀硝酸后,经过蒸发、过滤、洗涤、干燥可获得纯) 固体
高一化学试卷 第4 页 ( 共 8 页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5 0 分 )
本部分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N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常从液态空气中分离获得。N 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
NH 不仅可用于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 HNO ;HNO 能溶解 Cu、Ag等金属,也
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N 与O 反 应 生 成 N O , N O 进 一 步 氧
化生成 NO 。大气中的NO 溶于水会形成含有硝酸的降水,而水体中过量的铵盐、硝酸盐也
是常见的污染物。在汽车催化转化器中,尾气中的 NO和 CO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
CO 和 N 。
(1)获得 N 的方法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组成上看,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物质类别中,不包括 (填“单质”“氧化物”“酸”
“碱”或“盐”)。
(3)请判断NO 溶于水形成硝酸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填“是”或“否”)。
(4)向含有硝酸的降水中加入石灰(主要成分为 CaO)可减弱其酸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5)写出汽车尾气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27.(12分)研究金属钠和氯化钠的性质及转化。
(1)将钠投入足量含有酚酞的水中,作了如下记录,将实验现象与匹配的实验结论连线。
(2)结合上述实验现象,书写金属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熔化的金属钠放置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4)下图a、b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
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 ”表示水分子,“ ”代表Na ,“( ”代表 Cl )。
高 一 化 学 试 卷 第 5 页 ( 共 8 页)
①由上图可知,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有 。
②图b中,X表示的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连接。
③干燥的 NaCl固体不导电,NaCl溶液却能导电。原因是 。
(5)下列两种条件下,能够制备金属钠的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水溶液通电 ②熔融氯化钠通电
28.(10分)制备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
①盛有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 。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A 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①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氯气与水反应有酸性物质生成”的结论,理由是 。
②制取纯净干燥 时,净化与收集( 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
③已知 HCl没有漂白性。对于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i. Cl 具有漂白性;ii . Cl 与水
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试剂任选,
补全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没有漂白性, 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
④写出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高 一 化 学 试 卷 第 6 页 ( 共 8 页)
29.(10分)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方案:如下图装置,向盛放在烧杯中一定体积的 Ba(OH) 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接
通电源,分别向该溶液中滴入 X 溶液。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溶液红色褪去,灯泡亮度没有明显
I 稀盐酸
变化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
Ⅱ 北
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

泡逐渐变暗
的电离方程式是 。
(2)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写离子方程式)。
(3)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其原因是溶液中依然存在大量的
(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灯泡逐渐变暗后,继续滴加 H SO 至 过 量 , 可 观 察 到

(5)下图中,可表示向一定体积 B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的过程中,混合溶液
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6)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 。
30.(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以( 和NaCl为原料的联合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
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并进一步探究 和
的性质。
(1)实验室里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设计实验制取并收集(
①选择的仪器是 (选填a—h)。
高 一 化 学 试 卷 第7 页 ( 共 8 页 )
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
反应一段时间,饱和食盐水中有固体析出,反应结束后,过滤出固体,对固体进行洗涤,干
燥后,在300 ℃下加热可制到纯碱。
①补全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干燥的固体在300 ℃下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分别向含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的粒子数)的
和 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图2所示,将图2 与图1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两者基本重合。
①图1中 a点的溶质为 N aC l和 。
②由上图可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的碱性比 溶液的
(填“强”或“弱”)。
(4)在实验室中,如何鉴别 和 溶液
(试剂任选,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高 一 化 学 试 卷 第 8 页 (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