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2025.1)
本试题分第豇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共4页,满分为50分;
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5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
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寻觅人类起源的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其中一项活动是
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陕西蓝田
C.湖北郧阳
D.北京周口店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可以印证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的是
A.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B.炭化的稻谷、稻秆等
C.遗址中的灰烬、烧骨等
D.钻木取火的远古传说
3.1973年发掘的某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干栏式建筑遗迹。据此可以判
断出该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陶寺古城遗址
4.图1所示考古资料可用于研究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
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彩
玉琮
结构示意图
绘龙纹陶盘
图1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中华文明的起源
D.青铜技术的成熟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可阵
5.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图2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双目面具,
其形象与蚕丛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C.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图2
6.《礼记·礼运》记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上述材料反映了
A.新石器代替旧石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取代内外服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7.《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北京房
山琉璃河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器,上有“太保墉燕”铭文,意思是召公到达燕地主持燕都营
建。这表明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C.西周的统治下内外矛盾激化
D.周天子失去国家的实际控制权
8.图3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处应填写
东周
西周
秦朝
西汉
战国
图3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东汉
9.某班同学们在一次成语故事会上讲述了三则故事,分别为“齐桓公与老马识图”“晋文公
与退避三舍”“越王勾践与卧薪尝胆”。由此可知,这次故事会的主题是
A.诸侯争霸
B.战国七雄
C.秦的统一
D.西汉建立
10.请观察图4中的两组图片,通过比较能够说明
石斧和骨耜
铁农具和牛尊
图4
A.
建筑技术的发展
B.手工业分工细致
C.战争武器的改进
D.生产力水平提高
11.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灭亡,我国历史开
始进入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年处于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7世纪
C.公元前8世纪
D.公元前9世纪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