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学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学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一历史
阶段检测练习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是()
A.专家推测
B.化石
C.神话传说D.文字记载
2.
“井”原指从地面往下挖成的能取水的坑洞。古人通过生活实践,既懂得挖井获
取水源,又认识到井水比江湖塘之水更为清洁卫生。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
居民中最早使用木结构水井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处我国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
聚落遗址,考古学者复原了聚落房屋(右图)。其代表性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炎黄部落
4.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清晰展示了从择洞
而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
共同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工具的改进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技术的进步
5.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
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三星塔拉遗址
陶寺遗址
齐家文化遗址
红山玉龙(内蒙古)
彩绘龙纹陶盘(山西)
凸堆龙纹红陶罐(甘肃)
A.一脉相承
B.多元一体
C.领先世界
D.独立发展
6.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
稻作农业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国
家如此重视良渚遗址,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
A.出现了最早的阶级分化
B.产生了非常发达的手工业
C.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
D.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7.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
于涿鹿之野,禽杀蚩尤”。材料中的主角是()
初一历史第1页(共8页)
2/8
A.黄帝
B.完
C.大禹
D.周公旦
8.“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都邑格局和作坊遗址,出土的万余件文物,确立了二里头
遗址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都城的历史地位,这一考古发现成为打开中华文明起源的钥匙。”
材料中的“第一个王朝”是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商废
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周平王迁都
B.“国人暴动”C.盘庚迁都
D.禹修建城池
10.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
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0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秦朝
11,右图为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利簋”。其腹内铭文记载了甲
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的文
献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A.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B.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C.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印证
D.有文字的文物才有价值
12.《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
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奴隶制王朝的兴替
C.华夏认同观念的大扩展
D.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
13.思维导图能够将信息和想法整理得更加清晰、有条理,使复杂的信息和概念更容
易被记住,从而提高历史的学习效率。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学习
的主题是(
农业
生产工具改进→
手工业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
王室衰微
政治动荡→
→出现民族交融,战争带来灾难
诸侯争霸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动荡的春秋时期
C.秦始皇巩固统一
D.早期国家的产生
14.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
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这表明
()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初一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