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霜冻的出现与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②环节的散失 B.增强了②的辐射量
C.增强了①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
下图为亚洲东部2020年12月29日11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由图可知( )
A.我国大多数地方正在或将要经历寒潮天气
B.我国大多数地方有大风、降温、风暴潮过程
C.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为1015百帕
D.受赤道低压影响,藏南和川西为低压天气系统控制
4.此次天气过程中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灾情较两广地区小,其主要原因是东北( )
A.降温幅度较小 B.农事活动几乎停止
C.农业规模较小 D.最低气温值较高
5.内蒙古为应对该天气的危害应当( )
①加强圈棚保温②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③加强草料储备④加强第五代通信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唐朝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常年处于"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状态。古籍记载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汩罗之水;水泛与洞庭为一,水涸则此湖先干,青草生焉",由此得名青草湖。此外,青草湖每年也都会出现"青草难觅"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唐初期洞庭湖及青草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唐朝初期,导致洞庭湖区"江不入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荆江径流量减小 B.洞庭湖区陆地沉降 C.荆江径流量增大 D.洞庭湖区泥沙淤积
7.青草湖每年出现"青草难觅"自然现象的季节最可能是( )
A.冬春季节 B.春夏季节 C.夏秋季节 D.秋冬季节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该小组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8.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B.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
C.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
D.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
9.图中(  )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
D.丁处河流左岸侵蚀明显
10.图中(  )
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
B.②处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
D.④处的物质来自地幔
浮游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是渔产潜力估算的重要指标之一。左图示意尼洋河,某科研小组在4个采样点同时调查了四个河段(上、中、下游和汇入口)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丰度(指单位体积游植物个体数量)等。右图为该流域浮游藻类的空间变化状况,研究表明其变化与水温和营养盐正相关,与水流速度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尼洋河中硅藻较绿藻和蓝藻丰度高,表明硅藻更适宜于( )
A.营养盐少的河流 B.河床较窄小的河流 C.水流湍急的河流 D.表层水温低的河流
12.与其它采样点相比,采样点Ⅲ藻类总丰度最高,主要是这一河段( )
A.水质好 B.河床深 C.水温高 D.水流缓
13.四个河段中,渔产潜力最大的是尼洋河的( )
A.上游段 B.中游段 C.下游段 D.汇入口
葫芦沟流域位于祁连山区,海拔2960-4800m,流域内景观类型多样,高山寒漠带地表多碎石。受全球变暖影响,葫芦沟流域冰川带退化严重。左图为“葫芦沟流域景观类型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流域内高山寒漠带某处碎石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流域内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体现的景观变化依次为( )
A.高山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积雪冰川
B.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山寒漠-积雪冰川
C.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山寒漠-积雪冰川
D.高寒草甸-高山寒漠-高寒草原-积雪冰川
15.高山寒漠带地表碎石的特征及主要来源为( )
A.分选性好 风力堆积物 B.分选性差 风力堆积物
C.分选性好 风化物、冰碛物 D.分选性差 风化物、冰碛物
16.葫芦沟流域冰川带退化,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 )
A.寒漠面积扩大 B.草甸积水严重 C.树木生长更好 D.河流流量增大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江是珠江水系上游支流之一,流经坪石盆地时形成了6级河流阶地,而在相距35km的乐昌溶洞中则形成了由醉仙洞、观音岩、古佛岩和金龙殿组成的4层水平溶洞,各层洞穴均保存了一些河流沉积物(下图)。研究表明,T2阶地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时期,该时期武江下切作用逐渐显著增强。专家根据T2阶地和观音岩洞穴的沉积物信息和相对位置,推测观音岩洞穴形成于11万年前。
(1)描述T3阶地上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差异,并据此推测形成时期武江流量、流速的变化特征。
(2)分析冰期向间冰期过渡期间,武江下切作用显著增强的原因。
(3)根据图中阶地T2和观音岩洞穴的沉积物年龄和相对位置,论证观音岩洞穴形成于11万年前。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
材料二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空间资源丰富,该经济区参与了联合国海洋科学可持续计划并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下图为海洋牧场示意图。
(1)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理位置优势。
(2)阐述北部湾海域发展海洋牧场的意义。
(3)说明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协作发展的方向。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因其绿色能源属性被称为“白色石油”。川西花岗岩型锂矿带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锂元素的富集程度与岩浆在岩石裂隙中的差异化结晶有很大关系。电池拉动锂矿需求,产业链为:开采锂矿→锂矿冶炼→锂电池利用。据统计,2020年世界71%锂矿集中于电池行业。
材料二:下表是2011、2020年我国锂储量、锂生产量、锂消费量及占全球比重。下图示意川西锂矿带区域分布。
类别 储量(万吨) 生产量(万吨) 消费量(万吨)
2011年数量 1863 2.20 3.68
2020年数量 718 7.45 20
2020年占全球比重 6.3% 17%
(1)解释川西锂矿带的演化过程。
(2)简析川西开发和利用锂矿,并发展相关产业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
(3)为确保中国锂矿资源的安全和稳定供给,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答案
【答案】1.C 2.A
【答案】3.A;4.B;5.B
【答案】6.D7.C
【答案】8.C 9.A 10.B
【答案】11.D;12.D;13.C
【答案】14.B 15.D 16.A
17.【答案】(1)自下而上由粗到细变化;下部砂砾层颗粒大,反映该时期河流流速快、流量大;上部黏土层颗粒小,反映该时期河流流速慢、流量小;砂砾层在下部先沉积,黏土层在上部后沉积,推测武江流速先快后慢、流量先大后小。
(2)降水增多,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增强;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少,加剧流水下蚀。
(3)观音岩洞穴与河流阶地T2海拔相当,推测为同时期形成;阶地T2最下层沉积物形成于距今10万年,说明阶地形成于10万年前;观音岩洞穴河流沉积物形成于距今11万年,表明洞穴的形成时间更早。
18.【答案】
(1)与东南亚陆海相邻;靠近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2)提高渔业产量和质量;促进海产品加工;带动休闲渔业发展;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海洋空间;保障食品供应安全;保护和修复海洋环境。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粤港澳辐射带动作用
19.【答案】
(1)高温的岩浆侵入岩石,岩浆中的锂元素差异化结晶、富集,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局部出露地表。
(2)采矿易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开采、冶炼易产生废渣、废水、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开采,易造成锂矿资源的枯竭。
(3)制定和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锂矿资源的勘探力度和勘探技术;循环再生利用锂电池;积极进行锂矿海外投资,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储备体系,抵御进口风险。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