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32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对于任何一个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反应物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2.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c(OH-)=1.0×10-6mol·L-1的溶液 B.能够和盐酸反应的溶液
C.c(OH-)>c(H+)的溶液 D.滴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3.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C.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D.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熵增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 B.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固体溶解一定是熵减小的过程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5.在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MnO2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B.打开可乐瓶盖,有大量气泡产生
C.热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适当过量的氧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7.25℃、101kPa下,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热化学方程式 评价
A 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生成,放热260.6kJ 正确
B ,将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不正确;因为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
C 的燃烧热为 正确
D 120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935kJ 不正确;因为没有标注C(s,石墨)
8.在298K、101kPa时,已知:①


则与和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
C. D.
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s)+H2O(g)CO(g)+H2(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反应条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H2O(g),平衡正向移动,体系压强减小 B.加入少量C,正反应速率增大
C.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CO,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10.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压强无此作用
B.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
C.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氢气的利用率,可适当增加氢气浓度
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11.下列装置及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B.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2.汽车尾气中CO与NO转化的三段反应历程及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式为
B.反应①为决速步骤
C.转化过程中发生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D.采用对反应③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可以减少尾气中出现N2O
1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下列各项对示意图的解释与图像相符的是
A.①压强对反应的影响 B.②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③恒容平衡体系增加c(N2)对反应的影响 D.④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14.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增大,pH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向水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 mol/L NH4Cl溶液的 pH=5.2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1m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若25.0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在3.00mL处,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一定大于22.00mL
二、填空题(共55分)
16.(14分)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相关量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时,用X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3)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Z的体积分数为 。
(4)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增加X的物质的量 C.压缩体积至1L
D.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E.恒压下充入惰性气体
(5)下列能够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Z的浓度相等
C.体系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
(6)2021年12月09日,中国太空课堂介绍了空间站利用与的反应,将航天员呼出的转化为,然后通过电解得到,从而实现的再生。已知:① ;
② ;
③ 。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17.(13分)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 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3.0×10-8
已知: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当温度升高时,Ka(CH3COO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0.2mol·L-1CH3COOH溶液的H+浓度约为 。
(3)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填标号)。
a.+2CH3COOH=2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2HClO=CO2↑+H2O+2ClO- d.2ClO-+CO2+H2O=+2HCIO
(4) 用蒸馏水稀释醋酸溶液,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加入的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5) 现有下列物质:①熔融的NaCl②稀硫酸③液氯④冰醋酸⑤铜⑥BaSO4⑦NaHSO4
⑧液氨⑨SO2⑩Ca(OH)2固体
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填数字序号)。
(6) 写出H2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
(7) 某温度时,某水溶液中的,,中和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温度下,若盐酸中,则由水电离产生的 。
②该温度下,将的溶液与的溶液混合(忽略体积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且,,则 。
18.(13分))摩尔盐的化学式为((NH4)2SO4 FeSO4 6H2O),摩尔质量为392g/mol,常用来配制亚铁离子的标准溶液。实验室制备摩尔盐的流程如下:
已知不同温度下三种盐的溶解度((g/100gH2O)如下:
温度/℃ FeSO4 (NH4)2SO4 (NH4)2SO4 FeSO4 6H2O
10 20.0 73.0 17.2
20 26.5 75.4 21.6
30 32.9 78.0 28.1
请回答:
步骤Ⅳ系列操作包含蒸发浓缩、 。蒸发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用热的Na2CO3溶液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B.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浓硫酸代替3mol/L稀硫酸
C.步骤Ⅱ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并防止FeSO4析出
D.常温下,可用蒸馏水洗涤摩尔盐粗产品
(3)可用0.01000mol/L酸性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摩尔盐,操作顺序为:
③→________→________→④→⑤→________→________。(填入合理的操作步骤序号)
①用少量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②重复实验2次。
③检查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
④取2.500g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硫酸、磷酸,配制成250mL溶液。
⑤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数滴无色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⑥开始滴定,当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且30s不变色时,记录读数。
⑦用少量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下口放出。
⑧用少量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
⑨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标准溶液,排出气泡,调节液面至“0”刻度,记录读数。
(4)已知:6Fe2++ Cr2O72-+14H+=6Fe3++2Cr3+(绿色)+7H2O。
某同学按照正确操作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0.01000mol/L酸性K2Cr2O710.00mL(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Fe3+在该体系中以无色配离子形式存在)。
①样品中摩尔盐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②滴定终点由绿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
19.(15分)(1)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既能减少污染,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其常用的方法包括煤的气化、液化以及转化为有机产品等。利用反应C(s)+H2O(g) CO(g)+H2(g) H =+131 kJ·mol -1可将煤气化。该反应能在 (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自发。
(2) 利用反应CO2(g)+3H2 (g) CH3OH(g)+H2O(g)合成甲醇。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下,相同时间内测得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催化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 (填“I”、“Ⅱ”或“Ⅲ”)。
(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H2的混合气体)合成甲醇,反应为CO(g)+2H2 CH3OH 。
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 0(填“>”或“<”),P1、P2的大小关系是P1 P2(填“>”“<”或“=”)。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 。
(4)甲醇是一种潜在储氢材料。我国学者研究甲醇在钯基催化剂表而上分解制氢:CH3OH (g)CO(g)+ 2H2 (g),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总反应的焓变为 ;催化剂主要是降低反应 (填序号)的活化能;总反应经历5步反应中,最大能垒为 kJ·mol-1,写出该步反应式: 。
(5)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CO(g)和0.4molH2O (g),发生反应CO(g)+H2O (g) CO2(g)+H2(g),8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8min内,v(CO2)= mol·L-1·min-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5-2026学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A 2.C 3.D 4.A 5.B 6.A 7. C 8.D 9.D 10.B
11.B 12.A 13.C 14.C 15.D
二、填空题(共55分)
16.(14分)
(1)2X3Y+Z(2分) (2)(2分)
(3)33.3% (2分) 12.5% (2分) (4)BC (2分) (5)CE(2分)
(6) (2分)
17.(13分)
(1)增大(1分) (2)6×10-3.5mol·L-1(2分) (3)cd(2分) (4)b(1分) (5)④(1分)
(6)H2CO3H+ + HCO3-;(1分) HCO3-H+ + CO32-(1分)
(7) ①2×10﹣12 (2分) ②1:1(2分)
(13分)
(1) 冷却结晶 (2分) 蒸发皿 (1分) (2)AC(2分) (3)⑦;⑨;⑥;②(各1分,共4分)
(4) 94.08%(2分) 滴定终点时,指示剂被K2Cr2O7溶液氧化(2分)
(15分)
(1)高温 (1分) (2)Ⅰ (1分)
(3) ①< (1分) > (1分) ②=> (2分)
(4) ①+97.9 kJ·mol-1 (2分) ⑤(1分) 179.6 (1分) 2H*=H2(g) (1分)
(5) 0.006 (2分) 2.25或 (2分)
第 2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